APP下载

浅析我国教学管理的现状

2009-07-28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现状

解 琼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管理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阐述了目前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在新形式下,我国教学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教学管理 现状 教学改革

一、我国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

以前,我国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学校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也必然体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中国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概括为以下特点:

1.集权管理体制

所谓集权体制是指学校的大多数行为权力都集中在政府手中。政府包揽了学校的所有事宜,不仅要负责学校教育的政策、规划、拨款、督导,而且还要对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具体事务,包括组织人事、教学科研、基建维修、招生分配、财务预算等进行管理。这种集权体制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获得了新的存在依据并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尽管得到了很大改变,但根基并未动摇,集权管理体制的特点时时处处反映在学校的行为之中。

2.计划运行机制

所谓计划运行机制是指学校的行为、任务基本受政府计划的支配。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比如说,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等等,都是通过政府来完成,由政府决定各校设置的专业,招生人数,毕业生由政府统包统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的计划行为在缩小,如学生就业,原来被视为权力象征的计划分配,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政府已无法来计划,只能交给学校,交给社会。

3.行政管理模式

所谓行政管理模式是指政府在管理学校过程中,运用管理行政部门的方式管理学校。由于中国教学的集权管理体制,学校被视为政府的下属机构,是行政体系在教育系统的延伸,政府必然像对待下属部门一样来管理等学校行为,比如,用以上下级行政渠道为基础的“红头文件”来规范学校的行为,采用“一事一议”的行政审批方式来管理日常事务。

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组织的权力倾向严重

由于我国的集权管理体制,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常常表现为教学管理组织的权力倾向严重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教务处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制订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安排、实施学科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来编排、指挥教学人员从事各项教学活动场所,从而完成学校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基本上是在行政体制框架内运行。在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依然摆脱不了单向性和封闭性,差不多所有的教学活动安排都是自上而下的,是一种等级制的管理模式,过分强调了集中性和统一性。因此,决策者高度集权,往往根据上级的指示,根据权力意志作出决策,以管理者为本位,强调管理者的权威,管理者与教师、学生的地位不平等,教学支持服务不足等。在当今大众化教育下,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2.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在教学管理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管理者、教师、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教学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管理者与教学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教学管理部门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不了解真实需求,导致决策出现偏差,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民主参与程度不高

我国现行教学管理体制强调规则和程序,强调层级关系,忽视价值规制、民主参与和外部监督。在我国特殊的体制框架里,学生在学校里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行政权、学术权。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学生权力的存在、地位和价值。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教师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而存在,在教学管理和重大教学改革上,学生的发言权不大,也常常缺乏必要的途径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如学生有权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师信息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信息,但高校相关信息透明度不够;学生应有在教学计划框架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确定学业进程的权利,但即使是在缴费上学的今天,学生的选择余地仍然不大等。学校、教师被理解并认定为学生权力的天然承担者和代理人。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的存在,这些所谓的代理人又往往不完全反映委托人的意志和愿望。当前逃课严重,实际是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挑战。由于学生在教学管理方面参与度不够高,学校无法及时发现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和弊端,也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三、我国教学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理念的转变

大众化的教育趋势,受教育者的学习目标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复合型学习转变。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文化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在现代社会立足的基本技能,培养并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社会和就业的要求。因此,在教育大众化阶段,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看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是否得到了提高,衡量的标准是学生个体全面的发展。为满足众多受教育者的个人愿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使教育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形成个性特长的培养模式转变。

2.学生消费者地位的确立

学生缴纳学费,成为教育的消费者,学生角色和学习观念的变化导致学生的需求增多,对学校的管理、教学、服务等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法制观念与法律知识的普及促使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强化,学生比较关注自身的学习、发展机会,对自己的受教育权、参与权、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护有了迫切需求。这既是民主法制进步的反映,也是推动民主法制进步的动力,标志学生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不少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接受校方对自己的处置和安排,时常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抗议,甚至不惜诉诸法律与所在学校对簿公堂。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教学管理及其他管理决策与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学生不仅有能力,而且也应该享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3.信息化的特征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采用信息技术支持学校组织运行的应用系统正不断地研制开发出来,这将对学校行政组织结构的本质因素产生影响,并且使得学校行政组织结构呈现出三个特征:组织形态有扁平化趋势、组织内部权力有分权化趋势、组织人员的中层管理层本身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与时俱进,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罗煜.民办本科高校构建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初探.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01).

[2]刘国军.和谐校园建设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管理观察,2009,(02).

[3]高荣曾.对高校分校区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01).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现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