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研究
2009-07-28罗志勇
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企业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高职教育中嵌入现代企业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还有助于高职学生了解现代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023-02
据近年来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表明:在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一方面仍有相当数量的高职毕业生并不能很快适应岗位的要求,甚至对用人单位产生种种抱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管理者反映高职毕业生对现代企业文化知之甚少,难以很快融入新的企业环境。[1]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磨合阵痛与供需矛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高职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与认同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让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融入现代企业文化之中,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完成从“高职学生”到“企业员
工”的角色转换,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强化高职院校学生企业文化教育,提升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
一、高职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的关系。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
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人文素养,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调了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企业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高职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是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
现代企业文化包含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思维方式、奋斗精神等。作为现代企业的软实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高职在校生对现代企业文化普遍缺乏了解。如在校生有63%对什么是企业没有清晰的认识,有85%对胜任工作所需具备的素质“不清楚”或“不很清楚”,有36%平时对企业各方面的情况毫不关心,有62%希望工作初期就在管理部门或技术研发部门,而希望在生产、经营、服务一线工作的则只有38%。同时,调查也表明,有91%的高职毕业生以及100%的企业认为,增强在校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将有助于就业。[3]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要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充分适应企业文化的“预熏陶”,强化学生在进入企业前的“企业文化意识”。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中要将学生最终的价值及行为取向引导到今后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要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具有组织群体意识、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成为企业员工后能够很快融入和建设创造性的、积极性的、极富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
其次,高职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企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作用,它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加强高职学生企业文化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的精神、理念、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产品形象等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可以了解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内涵,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工作质量。同时,它有利于增强高职毕业生对任职企业的文化认同感,完成由青年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和对企业文化建设作贡献。此外,学习企业文化,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现代企业精神,适时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学生通过对现代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感受并认识蕴含在企业文化中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总之,实施企业文化教育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有积极作用。
再次,高职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着较大差异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上突出职业性的特色。企业是高职学校教育“产品”的消费市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市场密切相关,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要使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高职院校就必须集中精力研究现代企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企业文化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人文素质的联系,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只有了解学生的就业市场,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才会明确,培养的过程才会有的放矢。近年来,由于高职学校教育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之间存在着偏差,导致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当学生踏上岗位融入企业文化时,往往出现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胜任,而对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管理制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却不易适应。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在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将竞争、合作、奉献、创新的现代企业精神传递给学生,通过
企业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增强学校在办学中的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摆脱“从学校到学校”的封闭的传统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去,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才能符合实际,企业文化教育才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才能对毕业生的就业、职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企业文化教育: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员工的价值认同,展现高职院校对外形象及精神风貌;有利于发挥高职院校的行为导向,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宿感和共同体意识。这一点和现代优秀企业文化的功能是相契合的,具有共性。因此,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与融合,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校企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开展高职学生企业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并加强企业与校园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地增加在校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亲近感,减小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顺利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按照企业对高职人才素质的要求,着重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或关键能力,使毕业生不仅能更快地融入企业文化,而且具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素质与能力,成为推动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校园里,通过团委、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等各种组织,积极搭建校园文化交流平台,如创建校企文化交流互动平台、网络论坛、墙报、黑板报、展板等形式,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企业的行为文化,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勤工俭学、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适应企业管理制度,适应企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忍耐性,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和勇于取胜的自信心,通过普及宣传企业文化,营造浓浓的校企文化氛围,让高职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具备立足社会,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人文素养。
2.强化校企合作,依托实训基地,建立企业文化模拟系统,加强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体验与熏陶。结合专业实习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的又一条基本途径。通过专业实习这个渠道,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入到企业及其生产实践中,亲身感受、认识实习企业的文化,使专业学习和企业文化学习合二为一,形成统一的整体,实现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高职学生对职业岗位群的适应能力。与专业实习相结合开展企业文化教育,要求师生在实习中彻底转换角色,使自己成为企业中的一员,和企业员工融为一体。在实习中师生要认真学习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要求,参加企业召开的生产、管理会议和举办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经常与企业管理者、员工座谈,严格按照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了能长期对所有在校高职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有必要在校内建立企业文化仿真模拟系统,即通过该系统在校园内再现某个或某类具体企业文化的原貌,依托当前各高职院校自身的校园实训工厂,建设企业文化仿真模拟系统,让学生不出校园就可以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与演练。
3.重视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现代企业文化及职业伦理教育的新模式。教师在加强学生企业文化教育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将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课、法律基础课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融入企业文化的典型实例,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勤奋踏实、创新奉献的现代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活动,灌输名企业的文化体系,使高职学生感受和体会现代企业中合乎发展潮流和时代特征的企业形象。成功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高职院校可以邀请知名企业家及有丰富从业经历的企业管理人员给职业院校的高年级学生讲授企业文化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现身说法激发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愿望和热情,还可通过组织报告会,读书竞赛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深层次的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为学生择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开展企业文化专项调研,创建企业文化案例库,搭建校企文化信息交流平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组织师生适时对高职学生拟就业企业或拟就业地区、行业相关企业的文化状况展开跟踪调研,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对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做出调整和完善。开展企业文化调研要结合企业文化教育,突出职业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办学和专业特色,可以组织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与企业合作编写优秀企业文化案例普及读物和教学参考资料,建立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案例库,供广大师生阅读参考。
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其发展方兴未艾。高职教育承担着为我国新时期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高职课程改革力度,密切高职院校与现代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形式,培养既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又具有现代企业人文素养的高职学生是今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马昀,杨林.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06,(1).
[2]曲东华,张健.谈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职业教育研究,2004.
[3]袁吉林,胡耀华.当代职业教育大趋势[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罗志勇(1974- ),男,江西吉安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现代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