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爱”加油

2009-07-24

学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孔乙己实践性语文课

朱 华

复杂的讲解,老套的教学,枯燥的课本,诸多的因素让我们的学生越来越疏远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课走到这般境地不能不令众多的语文工作者为之尴尬。而事实上,语文是一门特具人文性、情趣性的课程。它不仅有着五光十色的外衣,更兼具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何让课本上的华文丽章焕发新的活力,让学生不再对语文课望而生厌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让语文课锁住学生的目光,其实并不难。这需要我们多管齐下,方能奏响“爱”的旋律。

一、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

中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较强的阶段,厌倦枯燥的理论知识,喜爱生动有趣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利用他们好奇心强、喜爱听故事的特点,结合课文的需要添加一些小故事、谜语、野史、趣闻之类的素材,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初中语文课本上《论“基本属实”》是篇较为抽象的议论文。为了不让学生一看到抽象的题目就望而却步,笔者精心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此文。我说:生活中有一类人爱说“基本上”、“差不多”,我把这类人称之为“基本上先生”。有一次,“基本上先生”的老婆半夜旧病复发,打发儿子找大夫,可一条街上只有一家兽医店灯还亮着,儿子把情况告诉了老爸。“基本上先生”说:“兽医、人医基本上一样,叫来看看。”大夫来了说针头忘了消毒,他说:“消毒的和没消毒的基本上一样,打吧。”过了一阵儿,老伴鼻子里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儿子哭了。他却说:“哭啥哩,进的气和出的气基本上一样。”老伴死了,大家猜想“基本上先生”会说什么呢?学生笑着说:“活着和死了基本上一样!”由此,我总结:看来生活中“基本上”思想要不得,既害人,又害己。学习或做学问,它就是大敌。不信,我们就读读《论“基本属实”》这篇文章吧。生动的故事让学生的兴趣大增,饶有兴致地阅读起这篇看似抽象却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除了内容,形式上的翻新也能有效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它能全面地、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是传统教学做不到的。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形式到内容,双管齐下,为语文添色加彩,让学生不爱也难。

二、增强语文课的实践性

传统教学中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知识是吸收得不少,但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而厌倦课堂、厌倦学习。如何让学生重新爱上语文课,增强语文课的实践性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语文学习离不开实践性活动,而事实上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非常爱动、爱表现的。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学生通过自主赏析、自我评改、辩论、表演等活动,有效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不知不觉中爱上这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例如,课堂表演,它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在教《孔乙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感知孔乙己的形象,我请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表演。学生跃跃欲试,踊跃参加。事实证明,学生的表演鲜活而有感染力。比如,文中有一处描写: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学生在表演这部分时,不仅把文中提到的语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来,还给人物添加了鲜活的表情,让文中的孔乙己形象呼之欲出,也让看表演的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孔乙己诚实而迂腐的性格。通过诸多切合文本的表演,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增强了真切体验,提高了学语文的兴趣。由此不难看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亲自实践,亲自感悟。

三、增强语文课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营造自由宽松的阅读、感悟、写作的氛围。教者对学习者不要过多干预、约束。和谐民主的课堂是学生更乐于接受的。越俎代庖的讲解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即使教者讲清了,学生也未必听得清、记得住;即使会用,未必有用处。既然无用又何必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研究学习呢?与其如此,还不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会更喜爱的。

俗话说,勤快婆婆懒媳妇,这话不无道理。教者什么事都做了,学生便无事可做。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地提供学生展示风采的空间。教师会听、会说、会写,不足为奇;学生会听、会说、会写才真正值得骄傲。

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成功事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教了两个班的语文,并且一年有很长时间在外讲学,给学生上课改作业的时间很少,但他的学生历次考试在本地区都名列前茅。这不是运气,也不是学生先天聪明,而是因为他为学生营造了更多的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再加上周密的计划安排,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力,才达到了这种“不教之境”。更何况语文中的“美”,往往容不得我们条分缕析。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在科学安排的基础上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品味,去一显身手。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他们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会爱上这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语文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是我们每一位语文工作者共同的心愿。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爱”加油,运用我们的智慧把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有利因素渗透进语文课堂。在课堂上荡起阵阵春风,将知识与智慧化作春雨静静地播到学生渴求滋养的心灵。

猜你喜欢

孔乙己实践性语文课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孔乙己(下)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