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09-07-24陆华山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担子母爱长大

陆华山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唯有高扬主体之魂,调动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得以升腾;唯有吮吸言语之汁,发展学生的言语素养,才能得以升格;唯有浸润情感之泉,直抵学生的心灵,才能得以升华。

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感悟母爱的无私和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激发对母亲的崇敬、爱戴之情。

一、选准切入点——启情

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有太多太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正是这些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组成了我们真实的生活。这意料之外呀,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没想到”这三个字,课文中就有几处“没想到”,同学们去读一读课文,如果找到了这几处“没想到”,就划下来。(板书:没想到)‘

设计意图:“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没想到”这三个极富召唤情味的字眼,吸引着学生,约请着学生,走进那感人肺腑的“母爱”之中,走进那烫灼着心灵的“文本语言”之中。

二、夯实训练点——悟情

1交流后出示三句话:

(1)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2)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3)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①从这三个“没想到”,你揣摩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母亲这么轻,儿子与她共同生活了几十年;怎么没想到呢?

板书:力大无穷

2能具体说一说是怎样的力大无穷吗2出示: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堕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1)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心头有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告诉大家,这段文字中蕴藏着一道加法算式。用心去读一读,你一定能发现。

(3)交流:我+妹妹+100多斤的担子+生活的坎坷+……=80多斤的身体

(4)将等式左右两边,各用一个字来概括。

(5)透过这——“重”——“轻”你最想说些什么?

(6)一天如此吗?一个月如此吗?一年如此吗?这就是“年复二年”

(7)是呀,日日如此,年复一年!再去读一读这段文字,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幅幅让你感动的画面,将自己最受感动的那一幅画面描述给我们听听。

(8)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道看似不可能相等的算式画上了等号,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么轻的身体挑起这么重的担子?母亲真的是力大无穷吗?

(9)再读一读这段话中的“没想到”,你一定能体会到作者心头的复杂滋味!

(10)是呀,愧疚、难过、感激一起涌上我们的心头。同学们,用你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去读一读这段话,读出你心头的滋味!

设计意图: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状态,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悟解、领会、关照、深思状态,是一种高度澄明的心灵境界。当明澈的情感援动了体验之弦,心灵便会震撼与鼓荡。那“比山高,比海深”的母爱藏在一道让人心酸的加法算式之中,藏在催人泪下的一“重”一“轻”之中,更藏在令儿子悔恨交加的“没想到”之中,怎不让人为之动容?一次又一次的心灵体验之中,一回又二回的矛盾冲突之中,一遍又一遍的叩问之中,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触动的是爱,激荡的是爱,浸润的还是爱。那份因爱而激荡的感动,绵延在学生的每一个细胞之中。

3读一读第35自然段,课文中还有一些让你“没想到”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如果有想说的话,就在旁边写下来。读完之后交流讨论。

(1)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①改成陈述句:引导学生辨析、体会母爱的无私,不求回报。

②作为子女,那些事要不要提?不但要提,还要永远刻在心中,再读: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①我小时候,母亲是无数次抱我,可是我是第一次抱母亲,从这“第—次——无数次”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这两行泪水中,有____

③作为子女,那些事要不要提?不但要提,还要永远刻在心中,再读: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太无穷,设想到她是用B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中。对意义的探问即沟通了当下与过去的隔离,直接指向生命关怀、自我超越与实现的境域,体现了语文教学之于生命个性、情感与精神的抚慰、滋养。你听,“作为子女,都些事要不要提?不但要提,还要永远刻在心中!”此时的“生”已不再是“生”了:“师”已不再是“师”了,这里只有感动人心的子女,只有泪流满面的子女,“我”已被伟大的母爱所淹没。

三、激活迁移点——生情

1每一个母亲都是一首诗,一首朴实而秀丽的诗;一首歌,一首催人泪下的歌。作为子女。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一腔诚挚的情,去聆听,去歌唱。(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2现在,你的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妈妈表达,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教师用富有生命气息的话言、音乐,进一步渲染“感动”的情感磁场,进一步唤醒、激活学生的生命状态,用最真切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去讴歌最质朴却又最最神圣的母爱。一颗颗感动之心、感恩之心,在这一刻,被深度唤醒!

第一次抱母亲

力大无穷?

我+妹妹+100多斤的担子+生活的坎坷+……=80多斤的身体

没想到!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担子母爱长大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嘿哟嘿哟挑担子
阅读母爱这本书
母爱的另一面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母爱
挑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