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担子
1962-08-16胡平
胡平
从上海来的医生刘翔兄妹,肩上扛着行李,手里提着皮箱,累得气喘呼吁;眼看乌云又涌上天空正在这时,一个挑着沉重药箱的人从大路上走了过来。当挑担人知道他们的来历后,就笑嘻嘻地放下担子,帮他们搬行李。刘翔还以为是专来接他的,就把两件大行李一起塞进担子。这时,站在旁边的妹妹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而刘翔却十分坦然,一点不脸红。
这是影片《枯木逢春》的一个镜头。
这个挑担子的镜头是很耐人寻味的。从这付行李担子,使我想到了工作的担子、生活的担子。
毛主席说,有的同志“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你看那帮刘翔兄妹挑行李的罗舜德不就是这样么?当他挑着行李到血防站后,一见社员们去抢收水稻,放下担子就随着人群跑向田野,他又挑起抢收的担子;当刘翔认为苦妹子无法挽救时,是他坚定地告诉方妈妈:“咱们血防站一定给她想办法。”挑起了挽救病人的担子;当苦妹子命在旦夕,而刘翔又忘记带回药时,是他冒着大雨从县上赶回来。我们看见写着“切勿受潮”的药箱,干干净净,滴水不沾,而他呢,从脸上头发梢上都滴着串串的水珠,水淋淋的衬衫紧贴着肉。又是他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挑起了抢救生命的担子。
他肩上那付担子在整部影片中仿佛哪里都可见到,而且越来越重,但他却总是那么乐观。他把挑重担子看成是自己的天职,看成是最大的乐趣。
同样是这付担子,而“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已拣轻的挑”。刘翔不就是这样么?你看他,在大路上把全部行李压在已经挑着沉重担子的罗舜德的肩上。自己却空着手。当全县人民和血防站其他工作人员都在日以继夜地抢救病人时,他却在专心搞个人的实验,他愿挑的是个人的担子。当数百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时,他为了急于在国外杂志发表个人的实验结果,参加高教授的报告会,竟把病人的存亡置于脑后,而当罗舜德问他:“你走了怎么办?他干脆回答:“你不是在家吗?”在千钧一发的关头,他却卸下了医生的担子。在艰苦的血防前哨上,他劝妹妹:“你还是回去吧,医学院条件多好。试验室、图书馆、专家、教授,哪一样不比这几好?”艰苦工作的重担,自己不想挑,题劝别人也不要挑……。
一付担子,两种挑法;同是双肩挑担,挑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货物:一是集体的重担,一是个人的私货。
由此,我想到我们周围的同志,想到了许多毕业同学。“把最重的担子交给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声音是那样高亢、雄壮,是那样的铿锵响亮。但也有像刘翔那样的人,在重担面前,紧锁双眉,尽量逃避;哪里轻松想往那里去。而且像刘翔那样,自己这样做时是那么坦然,一点都不脸红。因为在他们的脑子里,只想到一个自己。
罗舜德和刘翔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