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听力策略探析

2009-07-23杜国荣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词汇量新闻报道听力

杜国荣

英语新闻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不仅反映世界的最新动态,而且还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收听收看英语新闻可以获得最大量、最地道、最真实的语言素材,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听力、了解时事、开阔视野,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说,新闻英语听力训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英语新闻的特点分析了新闻英语听力训练中的一些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听懂英语新闻的能力。

英语新闻特点分析

倒金字塔形式的语篇结构:英语新闻报道一般都采用新闻导语法(news lead),即用新闻报道的第一、第二句话点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正文(bodv)中按照事实的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材料。这种结构就好像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因此也被称为“倒金字塔结构”(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导语是新闻报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充分体现了新闻高度浓缩信息的特点。新闻报道一般包括五个W和一个H(When、Where、Who、What、Why和How),是描述新闻事件来龙去脉的六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在广播、电视每天播送的新闻中,大部分都是用“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这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少有人能把一条新闻从头到尾仔细听完。新闻报道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能更好地吸引听众收听最重要的新闻内容。

长而复杂的句型结构:英语新闻报道具有信息高度浓缩的特点,常常使用扩展句型和嵌入结构(embedding),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来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英语新闻句式中经常大量使用前置修饰语来代替后置的名词修饰语和从句,在基本句型SV(主语+谓语结构)或SVO(主语+谓语+宾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适度地展开其定语和状语的结构,这种不同于文学文体或日常会话的句式结构是新闻英语听力的另一大难点。

面广量大的词汇结构:新闻报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等社会各个方面,使用的词汇常常超出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据VOA的Voice杂志称,SpecialEnglish常用的词汇量是1500个左右,Standard English常用的词汇量则在4000个以上。此外还有大量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家、政党组织、传媒机构、宗教、武器装备等。另外,新闻用词大多比较简短,经常采用单音节或少音节的词。新闻撰稿人为求标新立异、生动形象、节省时间,有时还会使用一些通俗而富有表现力的新词和缩略词。要听懂这些短小音节的词需要大脑在听音的瞬间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判断。

1频繁使用缩略词:由于各种机构、组织、条约等的全称比较长,所以在英语新闻中经常使用缩略词。例如,UN指“the United Nations”,是“联合国”的缩写;IMF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缩写。还有OECD(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对于这些缩略词既要了解意思又要知道正确读音。

2大量使用换喻修辞格:换喻(metonymy)是一种修辞手段,指用相互间存在着某种现实关系的一种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另一种事物。汉语中一般把这种方式称为借代,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词义演变的方式。在新闻英语中,借用人名、地名、建筑物名称等专有名词的做法司空见惯。例如:借用人名,“Washington”指代美国政府;借用建筑物,如“Pentagon”指代美国的国防部;借用地点,如Downing StreetNo.10,指代英国政府或英国首相。

3灵活多样的语言形式:因为报道经常转述、援引新闻人物或其他人士的谈话,所以频频出现某人说的句子,为了充分体现说话者当时的浯气和所代表的立场,记者会选用一些“say”的近义词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declare”(声明、声称),“urge”(极力主张、强烈要求),“maintain”(主张、断言)等。灵活运用多种表达,不仅使文稿显得丰富多彩、不呆板,而且可以使听众从细微的用法中体会说话者的态度,了解弦外之音,从而更深地理解报道。

新闻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障碍

通过对英语新闻特点的分析和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可以得知在新闻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语言因素导致的障碍

语音障碍。正确的英语发音是听新闻英语的基础条件。掌握了正确的语音,即使是遇到生词,也不难根据上下文理解新闻的内容;反之,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语音,即使是自己会的单词也不一定能够听懂,更不用说真正碰到生词了。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语音问题,一方面是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语音训练,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对语音不够重视,觉得只要能读得出、看得懂就可以了。不少人记住的只是英语单词的拼写,没有语音印象;对于英语语音知识,如重音、连续、不完全爆破、意群、语调等,更是知之甚少,以至于一些一看就懂的句子,听起来却不懂。

词汇量障碍。在英语学习中,无论是读、写、说还是听,都要以一定数量的单词作基础,生词对“听”的干扰作用要比对其他几项英语技能的干扰作用更大。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听到—个不懂的词,就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这个词上,从而干扰了对整个听力材料的理解,无法听下去。

这方面的障碍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对词义理解单一,词组量少,特别是一些常用词所形成的词组。比如take,一般人知道take place是“发生”的意思,但是不知道“take refuge”是“避难”的意思。其二,词汇面狭窄。英语新闻中涉及的题材广泛,不同题材的新闻涉及不同类别的词汇。这些词往往是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是关键词,如果听不懂,就会影响对整个新闻内容的理解。其三,不了解具有新闻事件背景的词汇。有些词就其表面的词义而言,并不难理解,但是如果不知道它们在新闻报道中的特定含义,就会成为理解整条新闻的一个障碍。例如:water gate,表面意思是“水门”,但是这个词所具有的特定含义是指“水门事件”,指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任期内发生的窃听电话的丑闻。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出现政界丑闻时,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从此,gate一词在特定的环境下与scandal同义。再如,I-ran gate是指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换取国家人质,并将所得款

项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组织的丑闻。

语法障碍:初听英语新闻的时候,我们会对其中的语法现象和习惯用法不理解或不习惯,尤其是对新闻英语中的高度扩展句型理解困难。新闻报道往往采用结构严谨、句型简单、高度扩展的句型,常常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来扩展简单句,有时还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为新闻提供背景材料或对新闻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由于句子结构松散且插入成分较多,所以在听新闻英语的时候,就会出现理解困难。

2文化因素(知识背景)产生的障碍

语言不是真空的,它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文化中,反映该社会的全部信仰和情感。英语新闻的撰稿人熟悉西方的风俗习惯和各种文化、历史背景,在写文章的时候,为了简练,对于一些他们认为是人人皆知的背景知识就不会再费笔墨了。此类隐含在新闻里的背景知识,对于不熟悉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人来说,听到后就不一定理解。就像外国人突然听到中文里的“说曹操,曹操到”一样,一定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另外,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也是有差别的。习惯采用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人听讲英语国家的人说话,就会遇到思维方式的困难。

3心理因素所造成的障碍

心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是指自信心的阔题。缺乏自信心往往会在辨音时产生紧张情绪,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大打折扣。缺乏自信心还会产生沮丧情绪,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新闻材料上去。这种挫折感的普遍存在使学生在听新闻英语的时候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够主动地去听新闻内容。

克服英语新闻听力障碍的对策

提高英语新闻的听力水平,全面透彻地了解新闻内容,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对策。

培养良好的听力技巧:首先,要严把语音关,熟悉连读、弱读、同化、爆破等语音现象及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区别。在听新闻英语的同时可以模仿发音,加深一些特定的发音现象在大脑中的印象,以帮助培养对语音的辨识能力和敏感度。其次,记录新闻要点。要求学生学会筛选关键词,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主要内容。可以用一两个词记下一句话的意思,用一两个字母代表一个词。利用听力材料中间隔、停顿的时间迅速巩固之前的短期记忆内容。提高记笔记的速度,探索一些速记方法。

多管齐下,扩大词汇量: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很多。读书、看报、听新闻、看电影等都可以增加词汇量。尽管新闻报道所使用的词汇量很大,但是语言的基本词汇是稳定的。一些单词的重复率在报道中是很高的,如cease-fire,presidential election等政治性词汇,unemployment,economy growth等经济词汇,以及space shume,robot等科技词汇。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总结各行各业的重要词汇。例如,一些新闻报道的专有名词、动词(如:summit,peace-keeping force,terrorism)以及常见的地名(如:Iraq,Kosovo,Mecca),各国主要首脑及主要头衔(如:the Prime Minis-ter,Ambassador,Secretary of State),各国主要行政机构(如:CPPCC,House of Rep-resentafives),国际组织(如UNESCO,NA—TO,UN,OPEC)等一系列专用名称。

密切注意国内外形势,积累文化背景知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听懂新闻的重要因素,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阅读了解西方的文化和相关背景知识;另一方面,要经常看报纸、看新闻,密切注意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并有意识地阅读一些自己不了解甚至不大感兴趣的科普、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章,扩大知识面,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语感,提高听力水平。

尽快锁定新闻的大致内容:新闻报道中,往往都有一定的暗示;通过这些暗示,就可以迅速地判断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样的内容。听英语新闻时,主播经常会在报某条新闻前,采用这样的话来引出主要内容,比如:You ale listening to VOA news from……(你现在收听的是“美国之音”来自……的消息),And now in sports……(现在进入体育新闻),或Turn-ing to the Middle East……(转向中东地区……)或In U.S.eleefion news……(有关美国选举新闻……)等。通过这些句子和新闻中的一些关键词,就可以判断出新闻的大致内容,听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

充满信心,突破心理障碍:英语中有句话是We are our own worst enemy,(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要永远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好、听懂。要突破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心理障碍,不要害怕听不懂。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想它,继续听下面的内容,不能丧失信心。要记住:Practicemake perfect。

当然,完全听懂英语新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掌握以上方法外,我们还需要遵循、掌握循序渐进、从慢到快的原则,需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多听、多记、多看,做到精听与泛听结合,从而提高听懂英语新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侯维瑞:《英语语体Varieties of Eng-lis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夏日光:《新闻听力中的背景知识联想与语篇构建》,《外语电化教学》,2004(1)。

猜你喜欢

词汇量新闻报道听力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