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因素

2009-07-23张迎松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深度受众

张迎松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重点探索人文情感、专业知识、思辩能力三因素在体育深度报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人文情感、专业知识、思辨能力等因素在体育新闻深度报道中的有机运用能力,使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展现出更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体育深度报道专业知识人文情感思辨能力

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

体育新闻的产生和发展。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物质财富和休闲时间在不同程度地增长,这种增长的幅度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如何善度余暇,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健身、娱乐、健康、向上、大众化、普及化等积极因素,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先后出现了在闲暇时间首选体育活动的热潮。现任国际健身大众体育协会主席帕姆教授认为:近30年来体育情景发生了突出变化,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快速增多,特别是发达国家体育人口迅速增长,是近代体育史上任何时期无法相比的。随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了解和参与,关心体育、观看体育竞赛,也随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重大国际体育竞赛期间,全世界关心体育的热情可以说是“举世倾城话体育,一分牵动亿万心”。如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全世界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转播奥运实况;2004年有39亿人次观看了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观众达到了钾亿人次。

正因为关心体育的人多了,观看体育的多了,对有关体育的各种报道也越发关注,体育新闻由此产生,进而孕育了专业的体育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体育新闻的需求越发强烈。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仅报道比赛情景和结果的体育新闻,还想充分了解赛况背后的各种新闻,以及记者客观、专业的评论分析,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事实和见解,于是,探讨体育领域种种现象的深度报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及意义。深度报道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从体育报道的时效上看,客观报道讲究的是打新闻的“第一落点”,是一种先发制人式的时效竞争;体育深度报道则是在不失时效的大前提下讲究打新闻的“第二落点”,是一种后发制人式的质量竞争。对于深度报道的发展颇多建树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发行人亨利·r·卢斯曾把客观报道称作“快新闻”,而把深度报道称作“慢新闻”。他认为,“快新闻”是一种对于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迅即而简要的报道,而“慢新闻”则是一种需要在新闻里面发现问题的报道,这种报道一般需要相对多的时间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做深入的调查,以便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分析它的前因后果,预测它的可能发展和社会影响。即“以今天的事态,核对昨天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用来解释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交代与它有关的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受众吏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把握事态发展的基本走向。

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影响因素

影响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的因素有选题、视角、受众定位等多方面。笔者认为,要使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展现无穷魅力,更应关注人文情感、专业知识、思辨能力三个因素在提升体育深度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人文情感在体育新闻深度报道中的作用。在西方新闻价值的排列上,常将人文情感放在首位,而我们则把显著性和重要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事实上,体育新闻深度报道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传受过程中穿插一些富有人情味的内容,不仅可以使受众在心理上接近新闻事件,舒缓紧张的神经,而且使受众潜移默化地理解体育运动的本质意义与精神。

转换视角,以“情”动人。近年来,我国体育新闻出现了视角窄化的现象,一些体育项目报道偏离体育运动的基本目的和精神,视角单一,呈无聊庸俗的病态式。这类报道往往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猜测赛场下的黑幕交易,过度关注运动员的私生活,将体育新闻推向娱乐化、情绪化。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各种新闻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报道视角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注意反映竞技体育激烈竞争中的人情味。这使我们感受到体育新闻深度报道逐渐回归其本质,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奥运故事会》聚焦于赛事之后的鲜为人知的事情,其中一期节目讲述了一个坚强母亲的故事:33岁的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的儿子3年前患了白血病,她为了挣钱给儿子治病而忘我地训练、比赛。在北京奥运会上,她获得女子跳马项目的银牌。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只要有爱,一切都有可能。她的感染力胜过千言万语,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传播学认为,传播活动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打动”说服对象。一种是“诉诸理性”,即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引起受众思考,从而使他们认同自己要传播的观点或信息。另一种是“诉诸感性”,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并说服对方,得到受众的共鸣和认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节目的传播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短时间内打动受众,得到受众的认知,“以情感人”的传播方式是其最好的选择。以“人情”为出发点的体育报道能更加突出新闻报道“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关怀人性的同时给受众带来超出赛事新闻范畴的精神食粮。

捕捉人性化的细节,增强感染力。体育新闻深度报道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细节表现手法,应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北京奥运会中,较为成功地挖掘了赛场内外的感人瞬间。譬如: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爆发战争,代表队差一点退出奥运会。但在女子10米气步枪的颁奖仪式上,获得第三名的格鲁吉亚运动员妮诺·萨卢克瓦泽拢了拢秀发,走到获得第二名的俄罗斯运动员帕杰琳娜面前,两人相视一笑,轻轻相互一吻,并热情地拥在一起。这一吻,超越了国界,超越了分歧,奥林匹克和平友谊的精神在这一瞬间光芒四射。

理性的情感表达,健康向上的新闻导向。奥运会期间,中国传媒突出了体育新闻报道的“人文情怀”,更加关注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师徒情、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恋人之间的爱情、运动员之间的友情、运动员的爱国情等,打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奥运形象。

对于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意外和失误,媒体多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来分析评价。人民网《刘翔有权受伤》一文这样说:“请尊重刘翔,尽管他背负着13亿人的期望,但是他有权保护自己健康的底线,他有权受伤,让刘翔好好养伤,他还年轻。”这种

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文章对发展中国体育事业非常有益。如比赛中常常看到参赛者胜利后,激动与眼泪交织在一起,在运动场上狂喜地奔跑和跳跃;也常常看到参赛者失败后,抱成一团悲痛地哭泣。对这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活动进行报道的体育新闻,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情感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

第二,专业知识在体育新闻深度报道中的作用。随着人们休闲时间增多,从事体育运动和收看体育节目成为重要的休闲项目,也产生了对体育新闻的广泛需求。对于传媒而言,这些现象意味着一个体育新闻分众化时代的到来。分众化时代需要用专业化来建构自己的影响力。

中国媒体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深度报道结构上进行专业化的调整。大量专业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媒体应运而生,如电视的体育频道、综合报纸的体育专刊及专业体育报刊、专业体育网站。它们中的很多已经颇具影响力,比如央视体育频道、新浪网的体育频道。但是,体育报道的专业化进程不能仅仅停留在媒体结构的专业化上,报道内容的专业化是体育新闻报道建构影响力的最关键因素,尤其是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和特别报道需要更多的分析评论,这种调查性、全面性、分析性、专业性的报道不是一般的记者可以胜任的。优秀的体育新闻人才不仅要具有反思精神、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素养,还要有多方面的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体育新闻的报道对象是体育运动及其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对运动专项本身和赛事的深度报道,更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而体育比赛项目繁多,规则千变万化,相关人物众多。只有具备扎实的体育根底,熟悉基本的体育理论、体育学科自身特点和规律、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以及基本的技战术,并对某一项目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运动经历、社会经历、技术特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成绩和发展空间等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对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驾轻就熟,作出令受众折服的分析评论。否则,就会导致报道失误或闹出笑话。

第三,思辨能力在体育新闻深度报道中的作用。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说到底与文学创作一样,也得遵循一般规律,诸如得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得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得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得有对事物起码的判断能力。

对于思辨能力而言,首先,从报道的起因上看,客观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关注一个个具体的、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并以报道“事件”为本。因此,一个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体育新闻事件的发生是客观报道赖以产生的前提。而深度体育报道则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以解析与人们普遍相关的现实“问题”为本。因此,一个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体育新闻问题的发生是深度报道赖以产生的前提。尽管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常常由一个突出的新闻事件做“引子”来展开自己的报道,但这并不是必须的。事实上,只要关乎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即使是无法单独作为体育新闻来报的事件,有时也能组合成为一篇很好的、为社会普遍欢迎的体育深度报道。

从报道所关注的重心上看,客观报道所关注的是某个体育新闻事件“点”的本身,是一种“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则关注的是某个体育事件的“点”的延伸与联系,是一种讲求展示体育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结构的报道。因此,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报道模式,它要求对体育新闻事实进行跨越时空、由表及里、从内到外的综合反映。比如,对于“何时”,客观体育报道关注的是“现在”,而体育深度报道关注的则是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的联结;对于“何地”,客观报道的视野仅仅停留在现场,而体育深度报道则不仅关注现场,而且还关注由现场延伸或波及的其他地方;对“何人”,客观体育报道一般仅止于采访当事人,而体育深度报道则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而且要采访其他有关人员;对“何事”,客观报道至多是对主要新闻事实的情况和细节尽可能详尽地掌握,而体育深度报道则同时强调对其他相关的事实的必要搜索和掌握;最为重要的是,客观报道往往置体育新闻事件的原因和为什么于不顾,而体育深度报道却要求新闻工作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原因和为什么的探究上。

结语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讲:“在奥运会上,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数字奥运上,也就是中国能获得多少枚金牌、银牌、铜牌的时候,你会忽略掉很多快乐。”体育比赛不仅展示了人类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竞技水平,也包含了人类社会最为宝贵的和平、真情与友谊。正是这传承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拼搏进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繁衍与发展。而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只有将人文情感、专业知识、思辨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它的无穷魅力。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深度受众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深度观察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