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网络的自发监督功能看组织的传播管理

2009-07-23甲鲁平成英玲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2期
关键词:网民传统媒体公众

甲鲁平 成英玲

网络在传播信息、提供游戏娱乐、搭建经济文化贸易平台的同时,其本身的信息监督功能越来越受人关注。

网络的信息自发监督功能是指针对传统媒体在民生等事件报道中的不真实或缺乏深度的状况,了解事件真相且有正义感的网民自发对信息真实性监督并纠正的功能。它是网民自发参与社会管理的责任意识以及互动、合作意识的体现。

网络传播自发监督功能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网络自发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提供事件真相纠正公众对事件的认识来监督环境。网络传播的公开透明和匿名性使一些因组织利益纠葛或管理部门形象等原因难于传播的信息纷纷出笼。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泄露了一些隐私,也存在某些网络暴力的不足,但在一些关系民生、民意,涉及绝大多数公众利益的问题上提供了一些事实真相,对事件解决处理有一定的帮助。网络成为一个类似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的存在。网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议事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可以较为自由地呈现某个热点事件的事件现场,从而使事件真相因为匿名性得到传播。二是借助网络交流互动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监督事件处理的速度、力度。“舆论是在某个时期大多数公众表现出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和意见”。在网络上,网民可以彼此交流对该事件的看法和认识,形成民意舆论场,并通过影响该话题在网上以及其他媒体上的排序位置,干预议程设置,加重关注程度,推动事件的澄清与解决。从对虐猫人的搜索查实到对郑州保罗国际理发店天价头事件的处理,从周久耕被曝光到对猥亵女童的深圳海事局官员的罢免,从对周老虎照片真伪的判断到对云南躲猫猫事件的处理与解决,网络传播越来越表现出为实际问题解决提供信息参照的独特作用。

匿名保护性、信息互动性和网络媒体把关人的多样复杂性、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成熟等特点是网络自发监督功能产生的内在原因,这为网民提供了进行内在、深层甚至真实信息的空间与可能。网络监督功能产生的外在原因,一是话题及报道对公众参与感、正义感的激发程度。话题的民生性,报道内容本身的戏剧性和超生活逻辑性以及媒体报道的过冷过慢性,都对公众智力、正义感、良知、经验进行着强烈刺激,激发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好奇心。二是相关事件当事组织的信息缺失。媒体因为把关造成的信息缺失与滞后,组织因为利益缘故不愿告知公众,这样就导致了熵的存在,传播学上“熵即是无规则,或者说情境中组织的缺乏。一个完全是熵的情境是无法预测的。熵引起某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信息就越多”。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一些网民才会自发主动参与该事件的信息挖掘、整理甚至传播工作。更深层的社会原因是社会改革带来的矛盾不断暴露和难以及时恰当消除,是民主公开意识、社会责任感加强和在现实中难以按理想状态实现,是民意表达和表达之后难处理之间深刻矛盾的体现。尽管网络监督功能的实现多少运用了备受争议的人肉搜索方法,但对上文所举事例的解决处理确实表现出了很强的正义感和很好的效果,显示出维护正义、关心民生的舆论倾向,对缺少社会责任感的网络狂欢进行了反驳,对极其猖狂的坏人坏事也有一定的惩罚和警告作用。“人肉搜索的题材从最初的戏谑、娱乐内容,迅速转换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秩序维护和构建为主”。

网络自发监督功能影响一般组织的传播管理

网络自发监督功能对一般组织传播管理产生影响。它要求组织在诚实守信、公众至上理念下先做好基本的生产、管理、服务工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过硬的质量、先进的技术、良好的服务等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为自身管理等原因被网民在网上曝光。在此基础上,做好以下三方面传播工作:

首先,通过主动输出组织信息进行传播管理。尽管一般社会组织在运营过程中会因为利益原因对公众保留某些经营秘密和管理禁忌,但也有一些经营信息主动传递给公众,会起到增进了解的作用。特别是有危及公众切身利益的事件发生时,组织更应主动输出信息。因为如果组织仍刻意隐匿真相,就会唤起公众注意的热情和广泛行动。尤其是“目前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已达3亿人”的情况下,一个不利于组织的信息一经曝光,就会在短时间内置组织于不利位置,甚至退出市场。组织应该掌握关于自己信息传播的主动权,透明公开真实地发布信息,杜绝窥伺,还要长期不断地进行传播。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组织“信息沟通的路线不能中断”。美国学者G·格伯纳在他的社会培养理论中强调,“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该理论为大众传媒长期不断地对组织进行(正面的)信息传播、可以培养社会公众形成对于组织的(正向的)认知与形象提供了理论依据。组织主动透明、长期的信息传播工作就是在进行传播管理,并通过传播管理进行形象等管理。

其次,通过加强对各类媒体报道的监控进行传播管理。注意搜集媒体上关于本组织的信息,特别要甄别、追踪不良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主动、透明输出加以纠正,尽快解除熵情,杜绝流言满天飞,防止产生对组织生存发展不利的社会舆论。

最后,通过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进行传播管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激烈、民主意识增强,公众的信息知情权、话语表达权越来越不能忽视,建立公众与组织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与反馈机制有助于加强二者的沟通了解,及时针对公众意见建议调整工作内容与方法,满足其合理要求,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一般来说,不利于舆论的形成都不会无端而起,都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和一定时间的积累,信息交流渠道不通畅和不尊重公众知情权、话语权是最突出的矛盾。因此,通过畅通的交流进行传播管理,就是在管理好组织的公众关系的同时管理组织。

网络自发监督功能影响传统媒体的传播管理

网络监督功能在及时和一定程度的真实性方面对各类传统媒体形成冲击和挑战,迫使传统媒体相应作出一些调整:

首先,用传统媒体的鲜明立场、严格把关进行公信力方面的传播管理。传统媒体的立场、导向都十分鲜明,这是社会责任、使命感的表现。有了这种责任感,把关更加严格理智,信息更具真实、准确性,公信力比较高。而网络作为一个多媒体,因为本身的开放状态,可以不断补充和参与人员的广泛性、互动性,特别是人肉搜索功能的存在,使得信息没有经过太多的把关和审查,有不实甚至低俗、随意、不理智、泄露隐私、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发生。生活中的受众对网络信息一般持怀疑态度,但一经见报或经电视新闻播报,便是一个真实、准确、可信的标志。

其次,利用独特视角进行深度、追踪报道时应加强专业深度方面的传播管理。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在信息报道方面的经验,具备对一个题材进行深度报道的必需的条件;网络媒体则存在专业人员较少,把关不严、相对松散、不集中、表达不严谨等缺陷。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只要深入挖掘公众需求,就一些公众关心的热点民生话题延伸调查、追踪,更全面、更理智地分析问题,将会赢得受众的喜爱。

最后,从加强人文关怀角度提升传播管理水平。传播存在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的信息需要,哪个媒体为受众提供的信息越多、质量越高、越贴近他的需要,哪个媒体就将获得受众的认可与选择。传统媒体在话题的选择与报道中,更多一些对普通人的生存状况等民生主题的关注以及互动反馈、深度分析,既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的体现,更是人文关怀思想的体现。这样才能在媒体竞争中仍然保有自己的市场和受众。

网络的自发监督功能在参与社会管理、彰显社会责任、推动民主化进程中已经并正在体现出正向独特的作用。尽管如此,人肉搜索等网络信息监督方法的使用和网络技术目前的局限性,使得人们无法对人肉搜索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只能依靠网民的道德约束力。当道德素质不高时,网络监督暴露出揭露隐私,伤及善良无辜之人,被人利用,甚至形成网络暴力等负面影响。总之,网络监督功能在目前兼有正反两种作用.要在社会中扮演更加富有责任的角色,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起到净化网络文化的作用,需要一个长期、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民主作风的加强和信息渠道的畅通,网络传播法规的健全与丰富,网民素质与道德水平的提高,媒体监督能力的增强与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坚守,甚至对网络监督的监督都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力,让网络侵权更少,公众利益受到保护,通过管理好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和谐美好。

猜你喜欢

网民传统媒体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