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传媒与政治发展

2009-07-23刘邦凡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2期
关键词:动员民众现代化

徐 水 刘邦凡 王 磊

摘要:现代传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同时,政治也不只是被动地受现代传媒影响的,它还通过对现代传媒的控制促进其政治目的的完成。在公众政治态度的形成方面,现代传媒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个人政治态度和行为选择的影响也是现代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力产生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现代传媒政治政治发展

从20世纪初开始,传媒就开始发挥其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独特的影响力。近20年来,在政治领域中,现代传媒尤其显得活跃,它几乎已经渗透到了全球政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阿尔蒙德与鲍威尔所著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对“政治发展”有经典的界定:“所谓政治发展是指特定的政治体系所在的大众文化随着教育和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化而出现的世俗化和科学化取向,政治体系本身的结构高度分化而出现了更加专门化和自主化的政治角色和相应的次级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新的互动关系”。而在派伊看来,政治发展主要包括十个主要的命题:“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政治发展意味着具有工业化社会的典型政治结构;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发展意味着单一民族国家的建构;政治发展即健全立法,完善行政;政治发展是社会流动和大众动员,参与政治生活;政治发展是民主政治的建立;政治发展是稳定有序的变迁过程;政治发展意味着提升政治领袖和政治结构对于民众的动员能力和政权效力;政治发展是多维度社会变迁进程的一个方面。”尽管以上界定还存在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政治的发展与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化有着紧密的关系。现代传媒的快速进步与普及,无疑对政治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具体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传媒对公众政治情绪的影响

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得民众接受政治信息时获得了以往从报纸杂志上难以得到的更为直接、更为快捷、更为感性的信息。在以往以报纸为主的印刷现代传媒上,人们往往只是通过对字面的理解去联想当时的具体场景,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既空洞又抽象,即使是本应对民众影响巨大的政治事件,由于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使人丧失继续关注和参与的热情。而电视和现代的通信技术改变了这一切,通过电视人们似乎亲历了特定的政治事件,使得民众对于与自己有着某种联系的事件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以致产生了参与的冲动。现代传媒正是利用民众的这一冲动,带动起公众的政治情绪来影响政府当局。美国历史学家Richard Ward认为,如果美国的原子弹试验向日本人作了实况转播,日本会投降得更早。现代传媒,其中尤以电视为主,对公众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激发公众的情绪,这在一国面临外交事务时显得更为突出。比如,在中国民众看到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的报道时,无不义愤填膺,在看到电视台对烈士家属的报道及烈士们的生前事迹时,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怒斥美国的野蛮行径。

现代传媒是社会动员的主要手段

社会动员是指以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某个政党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发起的一场旨在获得广大民众支持的社会运动。社会动员借助的媒介手段包括了演讲、报纸宣传、电视广播等多种现代传媒,它所针对的对象一般是本国的大众或某一特定的精英团体,但是在涉及国际重大事务时也可以是针对世界上的友好国家或政治同盟国。比如,在美国决定对阿富汗动武时,它通过西方的主流现代传媒向全世界尤其是对采取轰炸行动持保留意见的国家着力宣传“恐怖主义”对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危害,并通过公布对“9·11”遇难家属的追踪采访,成功获得了广大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反恐”行动的支持,成功地完成了通过现代传媒进行社会动员的目的。在进行社会动员时,现代传媒通常在发布动员后,继续采取密集报道的方法,不断强化动员的效果,而对与社会动员联系不大或者会干预到动员效果的事件则会加以控制。判断社会动员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现代传媒对公众是否进行了成功的说服及动员,是否把公众的视线转向了它所期待的方向及事件上。比如,美国现代传媒在对中美撞机事件进行社会动员中,就完全转移了公众的关注视线,只字不提撞机事件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大量报道美军人员被扣,中方试图窃取美方高端军事机密等。这虽是一个负面的案例,但却明确地表明了社会动员的手段和目的。

现代传媒是意识形态冲突的重要工具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有社会关系的自觉反映。它是特定社会或阶级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藏向的思想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已基本告别了发动战争的方式,转而以和平演变的方式进行着,其中,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侵蚀。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是通过利用自身掌握的传媒,一方面抵制西方现代传媒的和平演变,另一方面向本国民众宣传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制度,借以保护和维持社会制度。

两大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斗争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以资本主义制度意识形态的重大胜利而告一段落,但资本主义的胜利并不是决定性的,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依然坚持共产主义信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西方主流现代传媒大量涌入中国,带有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广播、电视、电影等现代传媒也为广大中国民众所接受,我们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的抵制,应该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应该一走到底。

现代传媒推动政治观念的现代化

政治发展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政治上发生的变化,狭义地讲,政治发展特指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我们在研究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现代传媒的作用与力量。因为它的确在推动政治发展中不可或缺。

众所周知,现代传媒对人们政治观念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虽说物质决定意识,人们政治观念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进步。但在这一过程中,拥有一定技术、物质条件的大众现代传媒无疑对民众政治观念的发展拥有更直接、更明了的影响。因为,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他都不会也不太可能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因为现代传媒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政治现代化的追求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最合理程度的民主,即民主的现代化,而实现民主的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民众政治观念的现代化,只有用现代化观念武装起来的头脑才能对民主和人权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但是,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现代化的政治观念并不能在引进现代化技术和人才的同时武装人民的

头脑。政治观念的现代化需要一种媒介加以引导和改进,而大众现代传媒恰恰可以在转变民众落后的政治观念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首先,现代传媒是民众现代化政治观念形成的重要来源。正因为现代传媒能够用最高效的途径向人们传达政治信息,所以它的这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大众现代传媒对现代化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使之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发展。再次,在很多时候。现代传媒对人们政治观念的影响是间接的、潜在的,对人们政治观念的发展方向起引导作用。

现代传媒为公众提供政治表达途径

政治表达指的是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介来表达对政府当局政治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还包括公民个人对国际政治局势的态度以及政治倾向的表达。政治表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同时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最常见的、最易行的方式之一。政治表达的途径主要包括言论、集会、游行、上访等途径。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公民政治表达的途径日益多元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原有政治表达渠道的畅通。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人们对国内国际的政治事件有了更迅速、更翔实的了解,而他们的反馈也就是政治表达所要传递的信息也通过大众传媒向政治行为的实施者加以传达。至此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政治表达过程,使政治行为的双方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完成这一过程的关键正是作为它们的中介体而存在的大众现代传媒。

现代传媒对政治矛盾、政治冲突的缓解作用

虽说在当今社会中,随着政治表达途径的多元化,公民的参政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但是两者之间往往会由于各种可知或不可知的问题的存在而产生矛盾或冲突。矛盾产生后,就需要一个缓解或解决这种矛盾的媒介来调和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在现实社会中,大众传媒往往充当的正是这一角色。具体来讲:(1)缓解民众政治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与相应参与渠道不足之间的矛盾。现代传媒通常是通过不断报道新情况、新要求来影响政府,改善参与渠道,从而达到加大双方的沟通与交流的目的。(2)减轻政治体系所承受的压力。如果政府提供的政治表达的渠道不畅,民众往往会转而寻求其他的表达渠道从而增加对政治体系的外部压力,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这种情况的发生是政治不稳定的前兆,政府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这一压力。

大众现代传媒所提供给广大民众的广阔的表达空间恰恰能缓解这一压力,从而缓解了政治不稳定的程度。因此可以说,现代传媒充当了政府与大众关系的润滑剂的角色。

现代传媒与政治监督

监督就是一种约束权力的手段。政治监督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对政治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它是由政府专门机构和利益团体以及公民个人对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进行监控、调整的行为,主要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由此可见,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大众现代传媒在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政治监督是政治生活系统对国家公共政治权力运用及其运行过程所作的各种监察和督促,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根本上平衡和制约权力,使其避免走向滥用和腐败。

在政治监督模式与体制的组成部分中,以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监督可以从社会的角度体现民主的本质,即人民当家作主。而舆论监督又是以现代传播媒介作为重要的渠道和方式。所以现代传媒和政治监督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厘清二者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对于我们健全和完善政治监督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和民主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现代传媒体现在政治权利制约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的重要贡献是在提高政治行为和活动的透明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弥补了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可能存在的不足,形成了真正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以大众现代传媒为载体而形成的新闻舆论监督,通过制造舆论、传播舆论等手段对政治体系施加影响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督的权力最后只能走向专制,因此,作为政治民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舆论对政治的监督作用从来都不能被忽视。

“现代传媒就是信息”,已故当代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这句话充分揭示了现代传媒的内涵。几十年来的经验也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处在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的美国,还是处于高速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传媒的触角已经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生活。可以说,现代传媒强化了人类的眼睛和大脑,它使人们能够看得更远、想得更多更好。当然,我们还应注意到现代传媒带来的负面作用而加以抵制。希望通过对现代传媒和政治关系的研究能够为我们在解读和思考国内、国际政治事件时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动员民众现代化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边疆治理现代化
国防动员歌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国防动员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回顾与思考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