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三十年

2009-07-23杨嘉嵋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2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焦点栏目

杨嘉嵋

摘要: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起步较晚,《观察与思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此类报道,在发挥监督功能的同时,节目形式内容的浅显和粗疏也有待改进和精炼。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应运而生,地方电视台也相继推出类似深度报道,对我国制度建设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经过思考探索的调整期,报道在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电视深度报道发展历程

新闻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定义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对涉及公共权力的不当运作和社会失范现象等有关公民权利的重大社会问题所做的公开监察和督促。近年来,电视深度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每一种新生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是身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里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

起步初期(1980年~1993年)

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兴起的背景。1968年,CBS推出《60分钟》,它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这是一档典型的深度报道,以揭露公共权力部门侵犯公民权益和诸多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是获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最多的节目之一。1999年,《60分钟》创下了1423家电视台同时在黄金时段转播其节目的纪录。《60分钟》的成功使它成为各国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的参照样板、模仿对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电视新闻进行了重大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中央一系列新的战略理论、命题的提出、国内国际各种矛盾的交织以及政治、经济、司法制度的不完善,电视新闻改革的重点转入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观念的解读和舆论引导。

《观察与思考》栏目成立。1980年7月,《观察与思考》栏目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栏目定位于“通过对具有普遍意义或群众关心的事件、问题或人物进行调查、介绍、分析和研究,说明某种道理,引起观众思考,起到影响和引导舆论的作用。”从1988年到1993年,每周播出一次,每次15~20分钟,节目以其真实、及时和权威性在全国拥有数以亿计的忠实观众。一些舆论监督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世纪80年代初期,《观察与思考》栏目基本上按照电视新闻的程式和规律进行操作,对所有材料数据作认真核实的实事求是新闻原则、主持人串联和观众直接参与的方式,较之于播音员出镜口播的方式,无疑是电视报道的一大进步,促成了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良好开端,具有新闻史上的重大意义。

发展时期(1994年-1998年)

伴随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变得日益错综复杂,《观察与思考》是周播栏目,宽松时可满足观众需求,“稍紧一点,就要挨板子,致使节目难以为继”。而且,原先较为单一、静态的信息传递渠道和简单粗浅的报道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重视传媒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舆论监督体制。”1993年中宣部明确提出贯彻中央领导意见的要求。央视由此开始筹建新的深度报道栏目。

《焦点访谈》的出现。1994年4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以下简称《焦点》)栏目正式开播。定位于“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侧重于监督公共权力部门不当行为和社会问题。《焦点》属解析类电视深度报道,主持人在节目末尾通常会做出对新闻事件或人物的评论,“辛辣”、“犀利”、立场鲜明是节目的主要特征。《焦点》极大地带动了全国其他“焦点类”栏目的开办,推动了我国电视深度报道事业的发展,它的出现与成功,成为我国此类报道进入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

从成立到1999年间,《焦点》选题多数着眼于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公共部门权力运作状况,出现了一批广受好评的“焦点”节目:如《“罚”要依法》、《逃不掉的罪责》、《揭秘高考替考》等。

《焦点》在采访、编辑、主持人等栏目要素中也多有新颖独特之处。在采访阶段,记者在无法得到正面回答的情况下善于设计和提出问题,成功获取信息。1994年《收购季节访棉区》里,记者调查湖北襄阳非法收购棉花现象时,工厂职工纷纷躲避。记者故意轻描淡写地问:“你们是来干吗的?”职工都回答:“来玩的。”近百个身上沾满棉花的人,大白天拥堵在肮脏的厂区的画面和记者的提问结合起来,该厂非法收购棉花的事实昭然若揭。记者的提问直指要害,令对方无法掩盖。

摄像画面清晰稳定、图像流畅生动;节目信息真实、量大、全面、清晰度高。据统计,《焦点》以揭示原因、背景和影响为主,其次是追踪事件演变过程和未来预测。信息立体周密、层次清晰,在展示事实信息的同时,促使受众思考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真正做到了成为思想媒体。

节目最突出的特色是“用事实说话”来构建内容的逻辑结构,强化事实论证和细节描写。通常是观点先行,然后是事实为观点立论。“深度在事实之中”是节目制作的宗旨,除其选题都是鲜活事实之外,调查、论证过程全由事实说话——画面、同期声、字幕是最有力的论据。

节目评论鲜明、公正、客观、冷静。记者调查部分通常只有新闻事实及对原因、影响的剖析,对事件进行价值判断的任务放在了主持人的结尾评点里。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焦点》的主持人与公众熟悉的播音员有了重大区别,几乎都具有鲜明的个人标识,白岩松、敬一丹干练沉稳、目光敏锐、口才犀利是栏目的要素之一。他们集编、导、主持于一身,很快成为观众喜爱的电视明星。

《焦点》开播后多次揭露权力滥用的恶果——跟踪运城水利渗灌工程弄虚作假、暗访国道收费者野蛮执法等,得到高层和公众的一致认可。栏目曾获三任总理赠言,朱镕基总理更是表示:“我不仅喜欢《焦点访谈》,更喜欢焦点访谈现象。”在公众领域,“有问题找焦青天”已经成为民间的流行话语。

《新闻调查》开播。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日益关注深度报道,一个13分钟的栏目容量难以及时关照我国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热点事件,13分钟对于挖掘复杂事件盘根错节的关系来说也相对较短;除了解析性深度报道外,还应该开播调查性深度报道。

在上述情况下,1996年5月17日,时长45分钟的《新闻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正式开播。栏目的定位是:“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

放弃主题性调查和新闻主战场事件性调查后,《新闻调查》提出“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调查由媒体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突出对新闻事件背后内幕的调查。《调查》属调查类深度报道,并不是拉长了的《焦点》。栏目有自身

独到的特色:

节目形式不同于《焦点》“演播室抛出观点”、“记者论证”、“演播室评论”的三段式,首先,演播室记者(即主持人)提出悬念。其次采取讲故事的手法将内容分成四五个小板块,每个板块之间用“片花(隔断)”串联起来,最后,记者在现场作简短评论。

节目叙事逻辑不同于《焦点》的“观点先行、记者论证”的述评方式,而是在一个迷雾重重的悬疑问题引导下,(如《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以记者调查的方式一层层地呈现事件真相。与调查法平行的深度报道方法有分析、评论、总结、归纳等,《焦点》常用蒙太奇和特技手法,《调查》主要采用的却是因果式线性调查法——强调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揭示未曾揭示的事实真相。

《调查》总体感觉更贴近现场,是货真价实的“现场报道”,摄像镜头始终关注新闻现场,从头到尾都在做“侦探”的工作。

在报道立场和情感倾向上,《调查》与《焦点》鲜明、辛辣的风格不同,比较冷峻、客观,其节目立场蕴涵在叙事艺术上——《调查》主要传播事实信息,《焦点》着重传播意见信息。

《焦点》和《调查》分别是电视深度报道中的主、客观报道两个类型的典型代表,在国内分别拥有一大批模仿者与拥护者。如上海的《新闻透视》、河北的《新闻广角》、成都的《时事20分》等,都受到受众的关注和好评。

调整时期(1999年~2002年)

新闻舆论监督节目的新鲜感过去之后,由于媒介、新闻人和新闻体制存在的种种缺陷,节目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节目的新闻性弱化:关键时刻“缺位”。从2000年开始,《焦点》收视率有了下滑趋势。央视内部刊物《空谈》认为:“2001年9月9日至15日,收视率最高为20.86%,最低为15.27%,平均收视率为18.89%,这样的收视率有谁能乐观起来呢?”2002年第一季度栏目评价体系中,一直位居CCTV排名第二的《焦点》降至第五。0大学以上学历观众较大幅度减少,意味着高学历群体对节目的关注度在下降。

2001年9月11日,当焦急的公众等候在电视机前准备收看“9·11”实况解读时,《焦点》播出的内容是关于农村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此外,“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罗辑谈到,中国新闻机构很少利用新闻的特点直接去调查、揭露贪污受贿问题,见诸报端的总是已成定局的案例。”《贪官胡长清》、《反腐败行动在哈尔滨》都是拖延了较长时间的事后调查。

其次,节目监督力度减弱。《焦点》与网友对话时,网友普遍认为节目批评的官员级别太低,“真钉子你们拔得不多,大多是乡镇以下的。”郭镇之等学者在本世纪初作出的调查也显示:在政府机关机构中,县级、农村基层是媒体监督的主要指向,合计占总量的73.8%。因此,有人称《焦点》是“只打苍蝇,难碰老虎”,也出现了“收视率历史最低,观众期望值历史最低”的情况。

再次,“依靠领导关心解决”的人治模式可能会误导社会公众。节目模式通常为:长期积压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媒体曝光——上级领导重视——督促有关部门办理——问题很快解决(如孙惠刚案)。既没有探讨制度失效的根本原因,也没探讨失效时,公众可以通过哪些其他渠道及时得到救济,这样有可能误导受众:如果有不公正现象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高层领导出面解决。有学者甚至尖锐地指出,节目降解了法律的权威。

另外,新闻的公正程度也受到质疑。针对《焦点》播出的《“历史园”荒六年》,当时在《焦点》实习的浙江大学研究生余华通过实地走访义乌,得出和片子截然不同的结论:片中认为农民土地被强占,实际上却是农民不愿耕种将被工程开发进而迅速升值的土地;画面中哭诉的村民则是在利益方的煽动、利诱之下,对记者演的一出戏。在虚假出资问题上,记者的采访对象竟然是一个派出所所长,其实对公司的所持资金有资格审查的只有两个地方:工商局和银行。但记者没有去这两个地方,却去了金华江南分区的派出所。而接受采访的人又是举报人找来的托儿。

即使是为《调查》赢得诸多溢美之词的《与神话较量的人》,节目也只对刘姝威进行了专访,对立方蓝田总公司总裁瞿兆玉没有出现在屏幕上。观众没有看到这个被调查的头号人物对“惊天神话破碎”的自我申辩,哪怕他的申辩是荒谬的、无力的、漏洞百出的。观众要看的是当事人自己的神情、语言和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节目最后的评论有时会出现过于软化、表层化、是非不明的情况。《村官的价格》评论:“虽然村民们从这次选举中每人得到了近2000元的收入,但是靠这些钱他们并不能摆脱贫困生活,老窑头村1000多口人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真心实意带领全村致富的好干部,而这样的当家人原本是应该通过村民手中的权利民主选举产生的。”

报道的重点不在于“应该通过村民手中的权利民主选举产生”,而是要说明为什么民主选举的法则被扭曲、利用了?电视深度报道不仅仅只找出问题的浅层原因,更在于深层的理性思考。

最后,节目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如采访名人、科学家、高级官员时,有的年轻记者一直抱着双肩,有的记者又一直随意乱点头;采访弱势群体时,有的记者居高临下、咄咄逼人、提问粗鲁、缺乏起码的尊重等。

成熟时期、(2003年至今)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开设了《焦点》督察情况反馈机制,就中央领导每次对《焦点》作出的批示及批示后的督察情况进行跟踪反馈。2003年,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焦点》加大监督力度,要实现创纪录的“50%”。敬二一丹说:“《焦点》是让社会保持痛感,我们的社会不能麻木到连痛感都没有了。”2004年中央颁布《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确立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尝试、锻炼,我国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开始走向成熟。

更多的电视舆论监督栏目开播。随着新闻体制的改革和新闻理念的更新,《焦点》和《调查》不再一枝独秀,地方同类节目遍地开花、枝繁叶茂。近年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开播、定位在“热点”、“监督”的电视栏目约为60个:这支浩浩荡荡的监督队伍基本上都属于解析性或调查性深度报道,及时曝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推动了当地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完善。

回归焦点的监督:加大舆论监督力度。首先,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介入。记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冲入现场。“非典”期间,《焦点》及时报道抗击非典的各界人士,使受众明晓非典特点、提供防治措施、坚定了必胜的信心。《调查》在45天内播出10期抗击非典节目。主持人柴静不惧非典疫情,勇敢地走进北京佑安医院。她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与非典患

者直接对话的场面成为电视新闻的经典镜头。节目从一所专业医院应对疫情的角度反思了如何建立应急机制这一复杂而重大的问题,在所有的媒体报道中,独树一帜。

四川特大地震时期,《焦点》从“5·12”便开始播出系列报道,其中《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汶川大地震为何破坏巨大》、《20小时大营救》反响强烈,节目的及时传播消除了人们心中对于地震预报的疑团和指责,把注意力集中到营救伤员上来,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天灾人祸。《调查》播出《汶川,重建的选择》,就“汶川是否异地重建”热点为中心,采访了意见对立的两位资深专家和相关人群,从科学的角度理清了“人的生命价值优先、改良人居环境”的人本理念,引起公众的强烈共鸣。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焦点》、《调查》常选取多个典型事迹与案例,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侧面作多次、连续报道,呈现出系列报道的特征,既深化了主题,又体现了报道的广度。

其次,在平时社会热点方面,报道也不再缺位。针对2006年5月22日假药亮菌甲素造成多人死亡的事件线索,《焦点》记者独家进入已查封的厂区,采访关键当事人,了解到假药是如何从一个曾经是正规合格的大企业里出笼的。5月27日,《齐二假药事件调查》播出。其后,中央调查组奔赴黑龙江,给予制假售假责任人、相关失职渎职的监管人员以相应的处罚。据统计,2006年1~10月,《焦点》平均播发的监督节目数量为35.7%,虽然没有达到1998年的47%,但相比2002年的17%翻了一番还多。

随着《调查》不断改革栏目管理和运作机制,近8年历史的老栏目释放出新的活力,2003年优秀作品达到16期;在2004年新浪网观众最喜爱栏目年度评选中,《调查》在全国所有栏目中排名第二,在新闻类栏目里高居榜首。

节目内容制作更加精彩

首先,更多更生动的叙事方式。1悬念的设计。《南丹矿难》的开篇就是一组极具震撼力的画面:水中模糊不清的矿工尸体、高速运动的阴影中的矿车、狭窄巷道里晃动的人影、遇难者家属的哭泣等,吸引着观众怀揣极大的解谜心态牢牢跟住现场记者。

2纪实对比。《山阴的枪声》中,李志堂到底是不是被刘洪胜故意开枪伤害?公安局对事件的调查和受害者姐姐李淑莲的说法完全相反。记者花了很大工夫寻找当地相关证人澄清事实真相。叙事着力表现双方互相指责的场面,直至所有证据都显示:李淑莲的证言就是事实真相。

3打造完整的证据链。针对前述出现的证据单一、诸多假象、结论错误等情况,报道采用打造完整证据链的方式严谨论证,得出合理结论。《涂岭的拆迁》中,记者来到村、镇、区三级政府一一核实,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开发商看中地皮——政府没经公示等必要程序下发拆迁通知——省市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拆迁开始——钉子户出现——谈判未果——开发商自行与拆迁户商谈补偿款——冲突致人死亡。

其次,记者遵循新闻公正原则,注意给予对立双方平等的话语权。《调查》今年播出的《以求是之名》,围绕“贺海波是否剽窃数据”和“李连达院士应负什么责任”等悬念,柴静就每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采访了各执一词的对立双方,不挑、不激、不搅和矛盾,在冷静的层层盘问下弄清每一个细节,最后得出剽窃属实、院士放任自流的结论。

这种调查方式犹如法庭辩论,双方的精彩博弈显露于公众领域,使节目最后得出的结论极具说服力。

再次,更多更鲜活的细节展现。《选举现场的枪击案》中,血迹斑斑的举报材料、村里唯一一张被撕掉一角的村务公开的账目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语”的系列细节铺陈,令人痛感农村在走向真正的民主选举过程中步履艰难的现状。

最后,评论更加鲜明犀利。《焦点》事件性选题占80%以上,记者全部采取正面批评方式。在2007年的郑筱萸案中,主持人评论道:“郑筱萸收受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649万余元,但其玩忽职守造成药品监管秩序混乱,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失不能用金钱来估量。所以渎职侵权被人们称为‘不揣腰包的腐败,其危害程度远比那些把钱揣入自己腰包的腐败危害更大。”不仅清楚地说明了郑筱萸的行为“玩忽职守”、“严重损害公信力和切身利益”,且提醒公众,这种渎职行为的危害程度比看得见的权钱交易严重得多,体现出公正、客观、冷静的特点。评论以有揭露有评议的贬斥性批评为主,是非分明,态度明朗,令人印象深刻。

我国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愿它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焦点栏目
焦点
关于栏目的要求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栏目主持人语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