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预习的着力点
2009-07-23邵海平
邵海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
方法;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A)—0045—01
当前,初中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来自于教师。有的教师忽略了预习环节,或笼统要求学生,或预习作业的布置不切实际,盲目贪多,且不落实检查。其次在于学生。有些学生缺乏主动性,其预习盲目无序,不细致系统,没有效果。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须找准着力点,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课前预习
教师对预习作业的布置要讲究科学,追求质量,切忌随意盲目,贪大求多。有位教师教学《曹刿论战》,课前,他给学生布置了三道题。一是背诵课文中的疑难字、词解释,如“孚”、“辙” “靡”等;二是翻译文中特殊的句式,如“何以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三是口译古文为现代文。这项作业难度太大,是教师不重视课前预习的典型表现。笔者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注重抑扬顿挫;尝试口述故事内容,理清层次。这样的安排贴近实际,学生乐于接受,有利于预习任务的完成。
二、传授预习方法
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预习方法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有重要意义。这些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 明确单元要点。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构筑学生的知识系统的。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在把握了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还需明确单元的要点:“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学生了解了学习重点,这必然有利于课前预习。
2. 重视文章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师通过对题目的揣摩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作进一步探求。有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如《亲爱的爸爸妈妈》《故宫博物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文章的题目;有的直抒感情,如《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文章的题目。
3. 了解课前提示。在义教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它们是帮助学生预习课文的“钥匙”。阅读提示一般会提供文章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结构安排、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等信息。学生带着这些信息去阅读课文,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预习的目的。
4. 学会朗读课文。学生一定要通读课文,而且要有感情地朗读。读的时候,学生要把文中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句圈点勾画出来,通过字典、词典解决问题,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特别要勾画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以便与教师、同学交流。
5. 尝试理清思路。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研读课文,主要是为了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以掌握文章的美之所在。比如讲解《孙权劝学》这篇课文,笔者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发现,多数学生能够理出文章的思路,即“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6. 培养质疑精神。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体现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本意。通过质疑,学生能探知文章的主旨,反馈预习的效果,提出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
三、提高预习能力
叶圣陶曾说过,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要教。预习的过程关键在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以便进行更有效的课前预习。只要教师找准课前预习的着力点,面对新课文时,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用自己掌握的预习方法阅读文章。与此同时,教师应结合各年级的教学要求,通过检查,促使学生预习,以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作为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对课堂教学起到重要的导向、辅助作用。当然,预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思考,要带着问题去预习,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