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对贫困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思考
2009-07-23苗苏莉
苗苏莉
摘 要: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而言,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他们在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并因学业的受损而影响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及人格发展,已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和谐校园 全面发展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所谓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的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目前在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人数约24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特困生人数约16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10%。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五种地区和家庭:一是经济不发达,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以及经济发展缓慢地区;二是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包括烈士子女和离异子女,缺少劳动力,经济来源少的家庭;三是由于天灾人祸或发生意外事故,而导致家人重病、致残、伤亡等,负债累累的家庭;四是农村多子女,生活困难家庭;五是城市下岗或工薪少的职工家庭。[1]
贫困大学生通常较早地独立,不轻易向困难低头,学习勤奋刻苦,生活勤俭朴素,积极主动争取奖学金、助学贷款,愿意从事勤工助学等临时工作,渴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救助,但同时,他们也把自己的生活定格在一个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他们不能融入正常的集体生活,造成人际关系不良,再加上在思想方面负担过重,往往导致失眠、自卑、敏感、孤僻、内心封闭等现象,因此,他们的性格逐渐变得内向,相当一部分贫困
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障碍和精神负担。
二、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困难分析
(一)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学业发展上的弱势。
这是贫困大学生通常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中学阶段,贫困大学生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有了差距,比如对电脑知之甚少,外语学习方面缺少听读设备,口语能力差。进入大学后,这样的差距继续拉大。首先,在大学里有许多学习是要付费的,如上网、选修课、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修双学位等。由于正常的学费都难以交足,经济困难的学生对这些想要学习的内容更是望洋兴叹。其次,许多贫困大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精力分散,学习势必受到影响。最后,一些专业(如音、体、美等)有特殊要求,如许多学习用具都要自备,学习要求条件特殊,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会受到更大影响。
(二)经济上的弱势导致身体健康上的弱势。
这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另一困难,受家庭条件制约,加上过去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养成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的在中学时即留下病患。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的压力和学习上的竞争,他们中的一些人身体垮了下来,经济上的弱势最终导致了身体上的弱势。
(三)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心理健康上的弱势。
这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是需要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由于家庭无法提供充分的物质资助,多数贫困大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学费、生活费等各种开销。这种生活状况使他们不但要尽量减少开支,而且要在学习之余勤工俭学,事事都不得不先考虑经济因素,这便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学生写道:“家庭困难,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我无能为力,贫困使我在学业和挣钱之间挣扎。”有的学生反映因为经济上有困难,情绪经常很低沉,常常感到无可奈何。
(四)经济上的弱势导致价值取向上的弱势。
面对家庭的贫穷和经济的拮据,贫困大学生往往比来自城市的学生更注重实效,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多地趋向现实主义。他们关心的不仅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更多地转向现实需要方面,讲求实惠,追求物质利益。他们在专业的选择上一般会选择“好就业、很实用”的专业;就连在选择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时,他们也往往只参加他们认为是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有实效的活动;在毕业选择单位时,他们首先考虑的往往不是自己的专业能否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到国家最需要的边远地区去,而是将工作环境的好坏、工资的高低放在了第一位。这无疑是他们社会责任感减弱,价值观向个人利益倾斜的一种表现。
(五)经济上的弱势导致交往能力上的弱势。
一些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流行的交往方式中缺乏机会。交际中,他们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中,独来独往,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接受。他们寡言少语,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常常怀疑甚至否定;办事缺乏主见,喜欢随波逐流;面临需要自己处理的问题时,若无他人帮助,常常退缩、逃避或放弃。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逐步丧失,这非常不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六)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就业选择上的弱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趋激烈,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一方面,他们急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尽早为家庭减轻负担,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拮据,他们无法到全国各地参加人才招聘会,从而失去了
很多就业机会,这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最无奈的问题。
三、和谐校园目标下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其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进行教育;关注学生切身利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只靠空洞无力的说服教育形象,创新思想工作方法,帮助指导贫困大学生逐步摆脱弱势状况。我们应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其中,自立自强教育应该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立志进取;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自立意识和成人意识,提高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千方百计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和岗位。在对贫困大学生自力更生和自强不息观念培养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竞争,学会在竞争面前保持平常心态,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诚信教育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积极的教育方式是对诚信行为的鼓励,在高校建立一系列的诚信评价体系,对诚信评价好的学生给予参评校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资格,对诚信评价比较好的学生给予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参加校党校学习的资格,这有利于贫困学生自觉地养成诚信品质。
(二)加强自我激励教育,挖掘贫困大学生的内在潜能。
所谓自我激励教育,就是要求贫困生克服“等、靠、要”和“自卑、消沉”的思想,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激活自身内部的动力机制,进行自我教育。首先,要求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贫困大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从自己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借助实践活动成果来认识和评价自我,让其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开发潜能,激发自信。其次,要求贫困大学生学会调控自我期望值。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分阶段把自我期望调整到符合实际的水平,并帮助他们确立对应阶段的自我参照目标。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自我调适。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2]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一般学生来说差,相对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任何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都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动摇,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或调试,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点,根据其心理活动及发展规律,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启发、心理咨询等实践活动,在思想根源上找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把他们的思想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及科研攻关活动;通过校园网站介绍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为他们提供一个宣泄与交流内心情绪的场所与平台;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正视贫困,学会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应对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四)优化大学校园环境,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我们应营造和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使每个贫困大学生都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感觉到平等的待遇和人格的尊严,从而激发起自己内心奋发学习、努力成长的欲望;通过生活上互助、学习上互帮、思想上互动等形式,让贫困大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帮助和关怀,形成一个人人都关注贫困大学生、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课堂、广播、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倡导学生平等相助、团结互助;通过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工会、学生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爱心活动、帮困助学活动,让贫困大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无私的爱,体会到社会的关怀,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倡导贫困大学生在受到社会、他人资助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用爱心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让他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情感,提高素质,体验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健全校园保障体系,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多年来,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形式的校内经济资助体系。[3]拓宽对贫困大学生资助渠道,有利于减轻他们巨大的压力和顾虑;增多奖学金的种类,提高奖学金的额度,有利于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设立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贫困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假期做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使资助与自助结合起来,能增强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针对不同类别的贫困大学生,建立详细的跟踪档案,这样有利于掌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性质、现状、原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全面把握实际问题和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准确定位,科学判断,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此外,还应建立预警防范制度,密切关注贫困大学生,准确、真实掌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在不良行为初露端倪时采取必要的预警措施,把各种问题的负面效应和后果降到最小程度。
(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实质就是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我们应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学习生活目标,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刻苦钻研的思想;介绍本行业本专业就业现状,帮助贫困大学生选择选修课,填补个人能力的缺陷和不足;讲授就业前的学习准备、能力准备、心理准备,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等等,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强就业自信心;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更新就业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贫困大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战胜自我,改变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对于高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学校要对他们的就业给以更多的关怀,重点开展就业形势教育、求职技巧辅导和就业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他们了解人才市场,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余,胡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2,(2).
[2]夏国新.实用管理心理学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
[3]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J].青年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