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构成
2009-07-22李文强
李文强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新形?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实施迫切需要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本文从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造性的人格素养、厚积薄发的知识素养、科研型的教学能力、信息素养、具有参与时代的意识和能力五个方面就创新型历史教师的素质构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创新;中学历史教师;素质构成
On the quality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constitute
Li wenqiang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further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hap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innovation and talent is the most precious resource. And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a pressing need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teaching force. In this paper, the mental health quality and quality of creative personality, knowledge Thick plot Thin hairknowledge,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bil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participatory era of awareness and ability in five areas of teachers on the innovative quality of history constitute an analysis.
【Key words】Innovation;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er; Quality constitutes
今天,素质教育已汇成时代的潮流。历史学科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使历史教学对促进人材成长,素质形成起更大的作用,现就历史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紧密相关的问题,即历史教师自身应俱备的素质谈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1.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造性的人格素养
所谓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造性人格素养,主要是指历史教师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坚定的为师信念、乐观进取的工作生活态度、终身学习的意识、科学求实的态度、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等。主要表现在:(1)心理开放。即:能够宽容地对待、正确地理解和接受外部信息。尤其是能够有分析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经验,既不盲从迷信,也不一意孤行。(2)意识创新。这是创新型人格的核心特征。表现在:能够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精神,树立创新型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教育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昌明和民族强盛的坚强基石。在对待学生上,具备全新的教育教学观。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因时因地而易;善于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察身边的教育现象;能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对待自身发展上,具备促进发展的职业意识和能力。能够以超前意识为基础,及时吸收最新教育成果信息;能够恰当地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主动发展,形成获取、处理、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向着更完善的目标前进。(3)主体性强。它包括教师人格的独立性强、敢于冒险、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热情洋溢、情绪饱满、富于想象等人格素质。这样,教师通过自己健全的人格特征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个体心理背景,从而创设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提高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厚积薄发的知识素养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以后,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知识的“科学性、渗透性、开放性、时代性、实践性”,这就要求中学历史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丰厚的专业知识,真正具备专深与广博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三要素。专业基础知识是为从事本学科教学打基础的知识;专业主体知识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功;专业前沿知识是指对所教学科的发展前景分析和了解、学科的改革动态及新兴的学科知识。还应了解并掌握诸如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是教师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开展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活动所必需的。上述三个层面的知识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是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础。在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相融合,从而打破传统学科教学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我封闭状态,做到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迁移和综合,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例如,讲《人类科技的发展》一节内容时,有位教师将教学素材拓宽到生命科学的前沿阵地——克隆技术。对待克隆人问题,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与社会、与科技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如果教师不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只能是纸上谈兵。
3.科研型的教学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用学科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给广大教师提出了一项十分严峻的课题,即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应当具有用创造性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以现代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去设计、实施、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能力,并具有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形成、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的能力。这样,教师的劳动才能真正成为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如在教法方面,培养自己研究教材和设计课型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课后评价能力;在学法方面,能够正确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研究,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研究。
4.信息素养
“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可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可以创造教师在教室里的新形象,可以突破如学时、课程、专业以及年级的限制。”因此,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成为历史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组成。第一,内核层。这是教师个体信息品质层面的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觉悟、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等,它是其它层面素质的基础。第二,中间层。这是教师个体信息知识层面的素质,主要是指教师个体的知识面及拥有信息的总量与质量的素质状况。第三,外表层。这是教师个体信息能力层面的素质。从信息资源的角度看,主要包括教师个体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最佳筛选和利用信息以及创新信息等能力。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是构成创新型历史教师能力的一种基本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创造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它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新课程中的运用,将会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观念,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21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5.具有参与时代的意识和能力
从课程改革后的中学历史课课程标准来看,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看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对人类、对社会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看学生是否能从中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把培养学生是否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具有民主、平等竞争和求实创新的意识,开拓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不畏困难挫折和勇于挑战的顽强意志作为重要使命。为此,历史教师要真正做到面向未来,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在所教的学科和学生之上,而应该把眼光放在时代的前列,能够以时代的眼光来审视教育的现实,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改革的建议,并付诸实践。这样,教师才能成为适应和促进时代变革的支柱。
历史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有较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语言文学、历史地理、历史美学、历史心理学、历史统计学等等,以便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武升:《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2] 彭坤明:《创新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3] 王真东:《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特征研究》,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创新教育》第二期。
[4] 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5] 中国文化教育网
[6] 曾超洪; 21世纪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 [J];职业时空; 2006年15期; 50
收稿日期:20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