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方法新探
2009-07-22张自敏
张自敏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觉得之所以称它为艺术,就在于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果方法僵化,那我们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师,至多是个教书匠。《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这本书,限定于教学领域,重点集中于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说,这本书对我们一线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下面就我在学习中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1.教学形式的转变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运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组织课堂的教学形式。根据目前的现状,教育部指出,必须在教学中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大力提倡探索型学习方式。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开设,就是想通过强制手段使教学方式方法有突破性的改变。
2.如何转变教学方法
2.1利用书本上的插图,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下的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在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教材中图画的作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比如:我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老师可以问:图上画的是一些什么呀?学生通过看图后,肯定会说,有老爷爷、有房屋、还有小树。老师紧接着问:老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这一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学生必须仔细读课文后才知道。
2.2通过听录音和教师范读,让学生们整体感知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听”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课文之前总是要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比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在配乐范读后,让学生们想象桂林山的奇、险、秀。以及桂林水的静、清、绿。并要求学生把在生活中见到的山水联系起来比较。然后再回过头来读一读课文,这样不但对课文有了整体印象,而且能和日常熟悉的山水比较着来学。这样可以从书本拓展到日常生活。这也是语文教学观的体现。
2.3利用画一画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整体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拓展孩子的思维。新教材的明显特点,就是图画有情境,课文有情节,故事有情趣,给孩子们提供表演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科整合的具体体现。比如:我在教学《画风》一课时,就让学生先说一说课文中的3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你打算怎样画风?并说明其理由。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好的画风的方法用彩色笔画出来。就这样既深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绘画技能,更是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
收稿日期: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