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09-07-20黄立侠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黄立侠

[摘 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依据学科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利用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杰出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在教学中逐步渗透。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严谨求实 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素材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素质构成大体可分为基础层次、智力层次和伦理道德层次,其中伦理道德层次是人才素质的最高层次,对个人来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的出发点。”可见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数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数学家,但数学教学却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推行德育义不容辞。

那么,数学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依据学科特点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还要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好基础。比如,在解决某一个数学问题时,我们总是要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把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它对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指导性帮助。微积分学中的定积分概念,由分割、作和、取极限这几个过程,形象地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规律和事物变化的过程;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它们虽然有所不同,但又是辩证统一的。以数轴来为例,“数轴”本是一条直线,属于“形”,自从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以后,就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这就联系到了“数”,同时又可以发现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相应的点来表示,最终实现了“点”与“数”的对应,完成了“数”与“形”的结合。因此,数学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渗透这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就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时还要及时纠正教材中那些形而上学的观点,比如,教材中讲生产总是增产的,讲成本总是下降的,讲用电、用媒总是节约的,这都是一厢情愿、片面的,是对社会的错觉,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的。数学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仪表特征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尤其是严谨求实的表率作用更是让学生受益匪浅。比如,数学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运用完整、精练的数学语言叙述;对于公式所起的作用,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有条有理,推理步步有据;书写规范,避免“圆”和“园”、“连接”和“连结”混用等,都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另外,数学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对于不合格的作业,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小数点也要强调更正,并且严肃指出。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点滴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必须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三、充分利用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翻开数学史册就可以发现,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引进正负数的概念,最早发现数学方程的解法,最早提出证明了勾股定理,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最先求出球体的体积公式……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同时,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杰出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树立崇高理想。例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的学历是“初中毕业”,可他深钻细研,成为了当代国内外闻名的伟大数学家;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著名德国数学家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为了坚持这一发现而被抛尸大海……

四、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

例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是与自己的后天努力密切相关的。因此,有必要告诫学生,在中学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关键阶段,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并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学习。

在学习了正弦函数的图象是波浪线后,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历史的进程就是在波浪中前进,在螺旋中上升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的。因此,我们应顺应历史的潮流,而不可逆潮流而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折线、有的是波浪线、有的是抛物线等,可以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所以应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还在于它体现了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的、对称的、和谐的、按统一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一样,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可以启迪学生,你们每个人都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那些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就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于学生的心田。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教材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就一定能够挖掘到德育素材。另外,当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德育时还必须注意在方法上要注重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而切忌生搬硬套。总之,要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实现和谐统一。

如果数学教师能够从以上四个方面着手,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科学而艺术地“输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去学习,就一定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思想性,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数学领域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桂华.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融入德育教育[C].//邢改萍.基础教育科研成果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4:40-41.

[2]洪淑波.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C].//邢改萍.基础教育科研成果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4:41-42.

[3]俞玲.德育与数学课堂[C].//邢改萍.基础教育科研成果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4:54.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
探究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策略
新时期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反思
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对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及途径
简论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课”教学中的国家形象教育探析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