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策略初探
2016-03-10屈惠芳
屈惠芳
[摘 要]针对我校的基本情况,积极尝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创设情境、丰富活动、影视活动等策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策略 情境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6-083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动员和鼓舞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一面旗帜,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途径。现在是和平时代,祖国正在日益强盛起来,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大处着眼,让学生领会爱国的真正含义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特别是了解和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设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的精神,我们对教室、教学楼的走廊、校园等教学设施进行统一布置,张贴彪炳千古、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画像。通过这些画像,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同时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向学生介绍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与熏陶。开展全校性爱国文艺作品赏析活动,如“读百部爱国故事书”“唱百首革命歌曲”“赏百首爱国诗词”等,借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文字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我县夹心滩红西路军烈士纪念塔,为我们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和史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让学生了解红西路军战士为了争取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爱国行为。
二、小处着手,让爱国种子生根发芽
我校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少先队德育活动的主线。我校每年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为主线,运用多种教育载体,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从细节入手,注意引导学生,在点滴小事上激发学生积极的、爱国的一面,将爱国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让庄严的爱国主义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我校及时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爱心捐款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全校师生共捐得一万多元。而在特殊党费捐款活动中,在职党员捐了一千元,为全校师生作出了榜样。我校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活动,提高了教育实效。
三、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堂教学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渠道。各科任课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实爱国主义的内容,使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颐和园》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并提问:“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这样的提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与自豪,从而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丰富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我校结合实际,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和文化活动为载体,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在清明时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扫墓活动,让他们自己制作小白花,向先烈庄重地表达上思念与敬意,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又如,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光辉节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出一期以“庆国庆”为主题的黑板报,诠释对祖国的热爱;召开“颂祖国、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班会,赞美祖国;开展“唱红新中国,班班有歌声”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四大主旋律;等等。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感情,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影视活动,拓宽爱国教育途径
我校把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影视活动引入课外活动之中,让学生欣赏爱国主义影片,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贯彻党中央的宣传方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情怀,我校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学生看完了该节目,脑海里浮现屏幕上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前辈们和老师们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言在耳畔回响。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影视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明白了一个国家唯有自强,才能不被欺负,进而激励学生做一个自强不息的新时代少年。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作为小学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教育契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