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互见法的移植
2009-07-20张斗和
张斗和
一什么是互见法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仅开创我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其思想意义是和司马迁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的。司马迁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某些事件不载或略载于本传,而载于或详载于他传,使有关各篇互相补充,前后照应。这就是他首刨的“互见法”。其运用之妙。“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如《高祖本记》中以顺应民心、知人善任为精神主线选择史料刻画传主刘邦,肯定了他统一天下创建汉朝的作用,而将其虚伪、狡诈、无赖和凶残的表现分散写入《顷羽本记》《留侯世家》《淮阴侯列传》等篇中。从而展示刘邦的真实面貌。
互见法科学地运用史料。突出主要人物,又避免过多重复,使传记紧凑、凝练,更富于艺术性。
二移植的依据
1,教材实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变单篇编排为单元编排。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单元编排的体例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以能力训练组元的,有以文章题材组元的,有以文章主题组元的,有以写作项目组元的,还有以方法指导组元的,以知识系统组元的等等。”但总的来说。主题组元和文体组元是多家实验教材的首选。临时组合成一个单元,相同或相似主题和文体的几篇文章,共性之中也存在不同的个性,为互见法的移植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教材“土壤”。
2,理论实际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它与传统的“教教材”不过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霄壤之别。当前,教学内容的重构是语文课改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语文课程内容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教师普遍缺少“课程”的概念,不知道怎样用教材教,不知道到底哪些内容该教哪些不该教,不知道用哪些材料来组织教学,不知道把相关材料加以编排重组,……一句话,不知道该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互见法的借鉴,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灵活驾驭、自由运用教材的思路。
同时,语文学科的属性也让互见法的移植成为可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肯定地说,语文教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纯技术的活动,应该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世界是相通的。如果借鉴互见法这一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我想,也一定会产生艺术的效果。
三移植的方法
语文教学借鉴互见法,主要是观照其艺术手法的精要之处,即其根据表现人物的需要变通史料、选用史料的巧妙方式。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实际、课文实际,把互见法的“史料”看成为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籍目、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知识点、思维点、训练点,做到大胆取舍,灵活驾驭,以凸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延伸性、比较性等特点,精简教学环节,增大教学容量,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实施过程
1,目标互见,突出一点
单元教学整体性要求:一要对单元内的几篇课文,先从客观上作整体把握,找出其共性和个性之处,再把每篇课文放回单元去分析;二要从整体出发,大胆取舍,突出教学重点,不追求面面俱到。
一个教学单元,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就如同史料有主次之分,单元的教学目标就应有大小之别,即应有一二个总目标,它可以分解成几个子目标。借鉴互见法,根据文本特点,有针对性地把子目标落实到单元内几篇文章中。
目标互见,突出的这一点。是教学总目标,也是教材的重点和要点。
举例说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有四篇小说:《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这四篇小说内容有古有今,篇幅有长有短,主题有浅有深。可以说是篇篇经典,课课耐读。
借鉴互见法,做到目标互见,教学中先结合单元提示和小说体裁的特征,确定单元教学总目标为:一是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二是分折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然后,根据四篇小说的特点分解为能落实这个总目标的几个子目标:1,了解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2,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了解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4,了解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作用。并把它相应依次落实到这四篇小说教学中,而相对淡化小说其他要素的教学。
互见法的进入,优势是很明显的:一是防止出现教学目标多元化,“面面俱到。篇篇夹生”的现象,教学重点放到一两个“点”上。注重一课一得。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二是避免凡小说便人物、情节、环境无一遗漏,大讲特讲,教学内容重复过多;三是使教学目标相互见,相补充,相结合,夯实了总目标的教学,突出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再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诗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几首诗词。内容迥异,风格各异,且写作年代不一。常规的教学显然比较零乱。在认真分析研究之后,巧借互见法,只取一点,不及其余,围绕一个“愁”字大做文章:1,整体感知,在朗读的基础上,以“愁”作为分类标准,将五首诗词进行归类;2,品读鉴赏,比较《望江南》和《武陵春》中两位古代女子的“愁”,比较《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中三位诗人的“愁”,比较这五首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愁”。
可以肯定。互见法的借鉴,深度开发了教材,促成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把散落的单篇教学连成了一个整体,避免了教学中的零敲碎打的痼疾,提高了教学效率。
2,内容互见,连成一片。
单元教学是将一组文章或某个语文能力训练的项目,按特定的要求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实际上,不同单元之间的内容有衔接,不同年级的教材之间也有关联。借鉴互见法,就能开拓重新组元的眼界和思路,使得教学范围不周于一个单元之内,换言之,可根据教学需要,把相关内容的文章重新组合成一个临时教学单元,来拓展单元教学空间,使学生知识和能力既有横向的扩展。又有纵向的延伸,从而构建牢固的结构体系。
内容互见,可以连成一片,为教学开拓出一个广阔的天地。
运用互见法,可以把相同体裁、相同风格的文章重新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我教学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把贾平凹的《我的小桃树》放在一起阅读。两篇文章均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散文。前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坚持民族解放战争的北方抗日军民,赞扬了正直、朴实、严肃、团结的品质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后篇则借小桃树来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在小桃树身上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两篇散文写法匠心独具,但同中存异,抒发情感笔法迥异——前者直接,后者含蓄;烘托手法方式不同——一个正衬,一个反衬。可谓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通过这样同中求异、异中辨同的比较阅读,可以加大思维训练的负荷,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实现有效迁移。
运用互见法,还能把同一作者的相关文章组合在一起阅读。
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较多,仅小说体裁的就有三篇:《社戏》《故乡》《孔乙己》。如果把这三篇小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就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小说的特色,领略鲁迅小说塑造人物的艺术高度。反映杜会生活的广度,抨击丑恶现实的力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于人。”我相信,语文教学中移植互见法,为我们一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方法;我更相信,互见法在语文实践中运用。一定能使我们的教学呈现出个性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