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拓展教学的误区
2009-07-20易均
易 均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教学”,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延伸、超越或超前于课本知识进行学习,以拓宽视野,吸收更多的知识信息的教学。
拓展教学立足于课堂教学,辐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如果在教学中能恰当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教学内容,扩张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拓展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误区一:匆忙实施,没有坚固的基石
拓展教学的实施,离不开一个基石,即文本的把握和领悟。在阅读教学中,课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之根、之“本”,是语文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焦点;而拓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仅仅是课堂教学之“末”。因此,语文拓展教学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应该是围绕课文的时空。教师在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而不能为求开放和拓展漠视、抛开甚至异化文本,牵强附会地无度延伸。
我们时常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带着学生匆匆忙忙、囫囵吞枣地肢解完课文,就立即忙于所谓的拓展,有时别说完全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甚至让学生完整地读一遍课文都成了奢望。有位教师在教《再别康桥》时,仅仅花了不到半小时,就将课文几大块的内容梳理完毕,接下来的15分钟就由课内转向课外,由“必修”的《再别康桥》转向“读本”上的《我眼中的康桥》。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思路是不错的,而且两者确实存在关联,但问题是,作为诗歌教学,我们着重的应该首先是带领学生去品味诗歌语言,领悟诗歌的内涵和语言本身丰富的表现力。拓展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是在研读课文后的自然延伸,是课文本身生长出来的花朵,而不是旁枝蔓叶,更不是另起炉灶。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文内外的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文外延伸。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三峡》,执教老师为求容量大,教法新颖,课堂精彩,在没有好好梳理词句理清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就匆匆忙忙地进行拓展,又是比赛积累有关三峡的诗词,又是想象山峡大坝建成后的景象,又是链接《三峡之秋》进行比较阅读,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如坠雾中,恰如于漪先生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说,只有在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链接,拓展,延伸才能有实效;那种课文教学蜻蜓点水,而把主要精力花在拓展上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在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管如何拓展。它的根始终在课文。
误区二:忽视语文特性,思维训练不够
语文课的拓展教学,基于语文也回归于语文。背离了这一点,那些所谓的拓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流于形式,充其量也只是表面的“作秀”和“表演”,根本说不上是拓展教学。
有些老师在设计拓展教学这一环节时,完全把“语文的”这一理念置之不理,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地理课、伦理课、政治哲学课,或者别的什么课,没有进行语文的基本训练而大谈人文精神。以大量的跨学科的整合渗透代替对文本价值的重视,而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对文本价值的研讨、对语言的品味与鉴赏,教师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就是束之高阁。如这样一组拓展训练题:(1)《鸿门宴》,“分析刘邦走向成功、项羽走向失败的诸多原因”。(2)《陈情表》。“认真思考一下,忠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启发?”(3)《祝福》,“样林嫂的死是一个悲剧,如果从现行法律的角度来看,谁是凶手?谁会被判刑?”(4)《羚羊木雕》,“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跟家长发生过矛盾?你采取何种方法解决的?”
有一位教师在讲授《垓下之战》时,在一节课中利用多媒体介绍了作者,展示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邮票、书法作品,欣赏了他人制作的该课的课件,观赏了与此课有关的动漫、电视片断,教师还制作了一个网页、装订了一本书……整个45分钟可谓花样迭出,四通八达的资源链接让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样的课没有语文应该有的特质,抛弃了语文拓展教学的终极目标:一是围绕所学内容,达到扩展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二是扩张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如果仅仅注重了内容的扩展和延伸的表象,而忽视了思维训练的内核,使学生的思维训练仍然处于同一的、较低的层面,那至多是“形式迁移”。这里的思维,必须是“语文的”思维。
误区三:偏离教材重心,没有找到最佳拓展点
拓展一定要立足教材。从不同角度选取向外延伸的“点”。拓展的时机、拓展内容的宽度和深度、拓展的形式……都要围绕教材来展开。立足教材的拓展,是教材解读的延伸和补充。课文作为汉语言的典范,其本身可供学习的地方很多,课堂教学的拓展点也无处不在。标题、结构、语言甚至一句话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拓展的触发点,但是这个触发点的选择要符合教材这个系统,任何一篇课文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只是系统中的一分子,是有机构成之一。那么拓展教学的实施也应根据教学意图,形成一个知识和能力的体系。
如有教师在教《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整体拓展到高一读本上梁实秋先生的《雅舍》,然后具体分析了《雅舍》一文所写的内容。这样的拓展,就疏于设计,等于是教学了两篇课文而已。如果能够从《我的空中楼阁》中精心选择一个“点” (如对同样事物的写作角度等)拓展到《雅舍》。那就很有必要了。
再如《滕王阁序》这篇千古美文,字字珠矶,拓展的角度和形式非常多。但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拓展:滕王阁,由于唐朝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楼”、“精神楼”。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包括岳阳楼在内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一些概况。同学们知道四大名楼指的是哪几个?可以列举出有关四大名楼的诗歌吗?学生们纷纷回答,然后一起讨论那些诗歌的思想内容,课堂时间用去了大半。这样的拓展,确实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积累,但联系文本不紧。只从文本的一个枝节人手,而对文本中俯首皆是的美点视而不见,那是对文本资源最大的浪费。
语文教学尤其是课文教学,其主题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任何教学活动都不能冲淡这个主题;冲淡教学主题那不是有“信度”的拓展。因此,拓展是依据课文这个“点”向外延伸或辐射,这个“点”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触发点。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合理拓展,把握切入的时机和切入口,追求一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效果。
误区四:设计目的不明。内容过宽过泛
任何一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本课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是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开展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保持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以取得最佳的综合效应。因此,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应该符合最有助于实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这个原则。确定目标,是语文拓展教学的前提。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会成为无的之矢。
一位老师在进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时,布置了四个拓展题:(1)请你根据小石潭的风景图片,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句旅游景点的广告语,对小石潭的景色作简要概括。(2)借鉴本文的写法,写写家乡的小河,语言要优美生动。300字左右。(3)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4)阅读文言文《龙湫》,与《小石潭记》比较异同。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并不是粗制滥造的,但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杂”。没有突出重点。第一题结合课文,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内容;第二题着重于本文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表现手法和行文特点;第三题赏析描写山水的名句,与本篇课文关系不大;第四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二是“多”,以上第一、二、四题,容量都比较大,在有限的时间里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取舍。
拓展教学要先设计好目标。无目标的拓展不是拓展,是胡教乱学;无目标的拓展式教学不是教学,是课堂游戏。在拓展目标的选择和制定上,可由教师来完成,也可由学生自主完成,还可由师生共同讨论,互相商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