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运动的阳光滋养青少年的未来
2009-07-19李小伟孙波
李小伟 孙 波
阳光体育推进会专题
特约评论
2007年4月,神州大地生机盎然,从塞外到江南,从北国到南疆,全国几十个分会场,几十万所学校里,沐浴着初夏温暖和煦的阳光,亿万青少年学生在同一时间一起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激情舞动,欢乐徜徉,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2007年5月7号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号文件),更在全党全社会吹响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号角,预示着青少年健身热潮将在神州大地蓬勃开展。可以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阳光体育照进了千家万户,滋润着亿万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阳光体育促进了各方面的转变
要对仅仅开展两年多的阳光体育运动下结论未免过早,但两年多的实践。加上教育部两次召开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至少在以下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首先促进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当前,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形成共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开始得到广泛认同。
其次,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遍地开花。如果说。两年前,我们在一些地方看到的阳光体育运动,只是部分学校和学生的行动。那么两年多后的今天,我们看到阳光体育之花已经开遍全国,就连空气稀薄的西藏地区都开展起了阳光体育运动,让阳光体育运动的阳光温暖了各族儿女的心。在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过程中,教育部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方面把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要求和措施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另一方面,重视制度建设,努力建立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大多数省市都召开了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或制定了专门文件,在学校体育条件建设、经费保障、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校园里发生悄然变化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校园里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变化1——学校胖墩减少了,学生体质增强了
北京市密云县开展阳光体育两年多得到了丰厚的回报: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在北京市举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冠军。该县教委主任李钟勤不无骄傲地对记者说:“我县的学生经过阳光体育的锤炼,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变化;学校集会时见不到因眩晕而摔倒的学生了。运动会参加长跑的学生多了;学生的身板直了,站姿、走姿、跑姿美了,肥胖的学生体重下降了,体形变美了;快乐的笑容写在每一位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脸上。”
上海市嘉定区开展阳光体育以来,其健身效果显而易见。2007年,全区有229名中学生参加的推优生体育测试,仅长跑一项优秀率、良好率就达到了94.7%。2008年春季的初三体育升学毕业考试中,学生的优良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肥胖学生的合格率提高显著。
2008年全国近9万所学校的测试结果表明,及格及以上标准的学生达到了85.94%,总体情况好于2007年。
变化2——学生精神面貌一新,良好的校风校貌逐步形成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之后,胃口好了,个头也长高了,精神面貌更加朝气蓬勃了。而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也让青少年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结交到了很多朋友,使他们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育才学校80%的生源是外来务工子女,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孩子们的运动天赋得到充分展示,身心都得到发展。黄马福校长对记者说,“阳光体育让我们的学生克服了自卑、内向的毛病,变得自信,自强、自立了。”
为了把阳光体育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连续两年推出了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记者在不少学校看到,每当长跑活动时,学生们就会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呼着洪亮的口号、唱着军歌,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进行跑步和队列练习。山东省莱山一中副校长李瑞福认为:“这些活动展现了我们的学生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变化3——校园成“动感地带”,家长掏腰包助学校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两年多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绝大多数都能像长江初级中学一样普遍开展活动。尤其在中央7号文件的强力推动下,“每天锻炼一小时”已经在很多学校蔚然成风,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热爱体育、参加锻炼、崇尚运动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时尚。他们走到操场上、走进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让校园充满活力,成为了“动感地带”。
通过对多年亲身采访学校体育的对比后记者发现,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激发了热爱体育的青少年学生的热情,也让很多喜静不好动的学生走出了教室,实现了“要我锻炼”到“我要锻炼”的转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教师们也放下了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玩在一起;不少校长带头跑在长跑队伍的前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同时也转变了家长的观念,把孩子的健康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棠张中学的学生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就会为他们买上一个排球,让孩子带着去学校活动。因为家长们知道,棠张中学是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排球是少不了的器材。该校校长吴亮说:“正是由于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我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才能开展的丰富多彩、红红火火。”
阳光体育凸显教师缺乏之痛
我国有中小学校约60万所,简单地算一下,一所中小学校配一名体育教师都远远不够。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约为29万人,其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最多,约为24万人。
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对学校体育督导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的现象。广西自治区博白县一小学的王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说:“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每周一二年级4节,三至六年级3节体育课,我校一周应该有88节体育总课时。但目前只有两个专职体育教师,要让他们承担88个课时的教学任务,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广大农村地区,教师出现了整体超编、结构性缺编的现象。如语文、数学教师人满为患,音、体、美教师却相当匮乏。
不少地区体育教师一周上20余节体育课极为普遍,除此之外还要负责许多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少教师认为,体育教师超负荷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工作质量,带给学生的就不可能是好的教育。
一些学校在专职体育教师不足的情况下,聘请其他学科教师及班主任担任兼职体育教师。应当承认,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育教师不足的矛盾。但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在具体工作中,兼职体育教师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教师不负责任和不懂如何上体育课,于是出现了“放羊”现象;二是挤占课时,如将体育课“借”给语文、数学一类的课去上等。
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调查发现,一些学校体育教学形同虚设;只要不出事,学生们想怎么上体育课就怎么上。更有甚者,不少教师变着法的挤占体育课。
一位体育教研员告诉记者,很多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都会以各种借口挤占体育课,去为所谓的“差生”补课,这让原本喜爱体育课,厌恶学习的差生更加逆反,有些孩子甚至和教师产生了矛盾。
积极培养和培训教师,助力阳光体育持续发展
目前开展阳光体育存在诸多问题,但体育教师缺乏,代课和兼职教师众多无疑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关部门显然已经意识到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急迫感,正在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日前,“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在武汉体育学院举办,来自全国23所体育院(校)的师生参加了该项大赛。
据2007年的统计,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总计约509187人,而这50多万名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经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他们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中央7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这一要求其实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的,要充分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必须依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质量的加强。
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自1997年创办以来,共举办了五届,得到了全国相关学校的广泛认同。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举办大赛的基本宗旨就是要通过比赛这样一种形式和杠杆,进一步推动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优秀的准体育教师积极努力。
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只是有关部门开展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将会随着阳光体育的开展而不断深入,让我们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抓好这一个工作,助力阳光体育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