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小组化”备课模式初探

2009-07-18谢小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备课组教案集体

谢小峰

现阶段,集体备课已成广泛采用的形式。集体备课以文本为单位,以个人承包为原则,按文本序列进行纵向备课,它是建立在个体职业操守强和专业素养高基础之上的一种略带理想色彩的备课模式。在文本责任到人之后,由于个体专业水平不够或职业自觉性不高等原因。责任人很容易“在一己一方天空内跳舞”,只顾埋头备课不顾抬头参照单元主题。如此,容易造成教师编者身份缺失、单元目标落空、文本重点和难点把握失当、文本授课费时等现象。所以语文课上出现因时间不够部分文章不讲授就不足为怪了。而这一点,在我们年轻教师身上体现得更突出。虽说其中有备课组长统一把关,但备课组长的调控、限制作用难以奏效。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在上学期对集体备课这一传统模式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单元小组化”备课。下面,就此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不当之处,请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单元小组化”备课分“分组合作、研讨整合、示范辐射、二次备课”四个步骤。第一步分组合作,是按照“老、中、青”相搭配的原则兼顾“经验、钻研、精力”三位一体,将同组的十几位同事(除备课组长外)分成4小组,每小组3—4人,每人承包1篇文章,各小组承包一个专题。在研讨整合阶段,各合作小组一改集体备课的纵向按序备课的常规,而是四小组承包四个单元,横向并进。单元备课内容包括单元目标、单元重点与难点、单元课时、文本课时、课堂设计、专题研究活动设计方案以及教后感悟(一般是由年轻同志执笔,小组共同探讨,集体定稿)等。这一阶段就是要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经验丰富者整体把握,钻研能力强者立足钻研,精力足、干劲大的多做辅助、整理工作。在1—2周的时间内,各组基本完成本单元的备课、授课任务,然后将备课、上课材料装订成册,形成“第一教案”,接着转入第三阶段——示范辐射。示范辐射以借班上课为主要形式,按照小组推荐和组长确定的方式确定上课人选。在此,笔者以第一单元小组为例来示范操作程序。上学期从第三周开始,其他三组从第一单元开始上课,第一小组的成员借班授课,演绎本专题部分篇目的教学设计。而已学完第一单元的学生,此时在老师的组织下落实专题研究的活动设计方案或围绕专题进行户外实践活动。示范结束后,集体备课依然按照“定时、定点、定主讲人”的原则召开,主讲人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其他小组根据本班的学情和个人教学风格,结合第一单元小组的教学反思与感悟,再对教案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属于自己的“第二教案”。其他单元的教学依此推进。

自从推行了“单元小组化”备课模式之后,阅读教学的效果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我们认为,这一模式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操守的提升。“单元小组化”备课,比以前的集体备课责任更明确,减少以前互相推诿或交差事的现象发生,明确和强化备课的个体责任意识。在备课阶段,这种模式牵引教师重视编者角色,使之在单元意识的引领下,强调对文本的钻研和对教学的反思,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提高专业水平,响应全社会所提出的“科研导教斟研兴校”的教改风尚。尤其是在备课中,我们推行教学反思这一环节,引领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观照、检阅与反思,为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另外,实行借班上课,锻炼了教师的应变、调控、驾驭能力,积累借班上课的经验,快速地促进教师对新班级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二,有利于课堂精减时增实效。在“单元小组化”备课模式中,我们本着“单元一盘棋、一册一整体”原则,分解和落实单元目标,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在“有什么”与“教什么”上做好对接,减少以往对文本过度的阐释,养成精讲少讲的意识。较之以前,我们更注重对文本的研究,引领和加深教师对文本的自主解读,提高教师对学生探究思维、创新意识的训练质量。同时,以书面的形式,对语文课外探究活动或主题活动进行策划与设计,并予以组织和实施。多样的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学期,我们组织了“护圣火、反‘藏独”演讲比赛、“川之上、国之殇”抒情诗朗诵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理解之余,拓宽了阅读背景和宽度,加深了理解深度,砥砺了探究思维。

第三,有利于落实和推进学校“青蓝结对”工程。“单元小组化”备课模式按照“老、中、青”划分小组,以单元为承包区。这就为“青蓝结对”工程圈定培养对象和实验领域,老同志对年轻同志“传、帮、带”,走进课堂找问题,走出课堂谈得失,在教学中互相探讨,在形成本单元最优化教案中磋商与提高。教学感悟与反思的备课环节又为教师停下来思考、提高反思能力落到实处打好基础,增浓了学校的教研氛围。

当然,在落实和推进这一备课模式时,我们碰到了几点困惑。例如,复习课备课怎么转接这一模式。这种备课模式更多适用于新授课,对于复习课,尤其是以复习为主的初三教学怎么转轨,我们正在思考。再如,这样教学进度不统一。俗语有日:“早晏上床,一起天亮。”话虽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进度不统一,对考试命题内容的统一有一定的难度。

(责编雷艳)

猜你喜欢

备课组教案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备课组长的定位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