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跑马山寨

2009-07-18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跑马火塘洋芋

诺尔乌萨

今年除夕的头一天,我与几个小姨妹的爱人们,驾乘一辆北京吉普,一直往南行。当人车在几分疲惫中,颠簸至凉山南部山区跑马山腰,来到距离亲戚寨不远的一段凹凸不平的山路时,冰凉的暮色从夕阳的背后,从跑马山头倾泻而下。此时的心境本就开始产生了一种黄昏下进入陌生地方的乡愁。恰在这时,已有些年辰的北京吉普突然抛锚,仿佛是一位老人重重摔倒在地上,或许它已经是伤筋动骨了。这下,本想第二天赶回家过新春佳节,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所有计划,也随之抛锚在此。

尽管开车的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打开引擎盖,在车头上跳下跳上,不停地查看,但我明显地感觉到,这车一时半会儿是动不了的。这时,暮色已把我们与陌生的山寨一同湮没。

在心灰意冷中,看见金沙江对岸的…头上,那些村落上空晚炊的炊烟象一抹柔漫的轻纱,使人不禁想起温馨的家,想起温暖的火塘,而且感到有些饥寒。前面是方言陌生的所地山寨,要购买损坏的汽车零件,还得到路途遥远的县城去,节日里很难找到修车人,估计两三天内是无法回家了。想起这些,内心里感到有些沮丧,甚至是有点绝望,心里充满了小时候在异地他乡有过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多想长一双翅膀,立刻飞回家啊!

眼看天越来越黑。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把不争气的老吉普弃置在原地,把车上的年货卸下后,背的背,提的提,抱的抱,直抄近路而上。

这是一条十分陡峭的山路。我们沿着山路,一会儿钻进荆棘丛中,一会儿在乱石丛中蜿蜒而上。没有爬好久我便感到自己的腿脚开始酸软,只好边爬边歇,但总是到不了目的地。

顺着陡峭的山路爬行,结果,让我明显感到因为平常运动太少,缺乏锻炼,感觉自己的体力越来越不行了,我想,这是对自己体能的一次考验,这也使我从内心里,对常年负重于跑马山上的这些亲人们,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同情与钦佩!而这一路,在四野一片漆黑中,唯一隐隐约约引领我们而上的光明,那是我们各自手机屏幕上发出的一点十分微弱的光亮。

最后,好不容易到了山凹上的亲戚寨,我们个个有气无力地瘫倒在屋里的沙发上,半天都喘不过气来。就在我们无力坐近火塘边和主人寒暄时,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在几个男人的前拉后推中,一只长角黑色大骟羊破门而人,在屋里微弱的灯光下,它显得十分高大,掩去了火塘下方的半个空间,一双绿眼,直瞪瞪地望着我们,神情十分木然。这一幕,点亮了我们这些来自城里的走亲人的目光,我们客气劝阻,但怎么也说服不了他们的执意。

显然,这是一只雪线以上的山羊,是一年四季敞放于高高的山野上,一生啃吃种类丰富的野草长大的那种山羊,比起我们城里城郊的那些圈养或在田边地角上牵放的羊,它的肉质该是多么地肥美脆香,汤鲜无比的吧,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而这样的接待,明知有点奢侈,但我们还是欣然地接受了,因为我们是稀客。

紧接着,我们打开啤酒。开酒瓶的声音“噼哩啪啦”响彻整个房屋,人手一瓶排放在火塘四周,叮叮当当的碰瓶声,摇荡着明亮的火光。火光里,张张面孔,洋溢着朴实无华的喜悦。尤其是当我们打开香烟,每人一包地分发时,由于应邀前来的人坐了个满屋,已打开两三条了,还险些发不够。他们接烟时,个个起个半身,弯着腰,双手越过火塘,那毕恭毕敬的样子,真让我永远难忘。就是这些啤酒,这些香烟,把现代都市气息,带进了古朴的山寨,带到了梦幻般的火塘边,也让这些山里人看到了都市的影子,感受了都市生活的一面。

一天的山路,让我们十分的疲惫,夜里,我们无力与这些所地亲人叙至深夜,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早晨,当我们起床走出屋门,这是个晴朗的日子,外面已经是碧空如洗,整个跑马山寨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我感到一身清爽,心情十分愉快。在明媚的阳光下,在清新的山野气息里,金沙江对面的山上,火焰般的山岩,绿色的森林,白色的房群,一块块空闲的土地清晰可辨,一尘不染,使我们惺忪的目光为之一亮,我们带着愉快美妙的心情,沐浴着阳光,漫步于跑马山野中。

大山里的天气,真像是孩子的脾气,说变就变。午后,一片巨大无比的乌云,把明亮温暖的太阳掩去了,随之而来的是阴冷的天气,这是下雪前的征兆,我们只好回到屋里,回到温暖的火塘边。

我们还未落座主人家就用撮箕捡了些洋芋倒进火塘里,火塘上还吊着一个煮茶的黑铝壶。主人家用火钳在火炭中不停地翻烤着洋芋。很快,这些洋芋都变成了黑糊糊的,把烤糊l的皮层刮净后,又变成了一砣砣金黄时,一口洋芋,一口浓烈的茶水吃起来,尽管我们的嘴唇和手都被糊上了一层黑黑的洋芋皮,个个变得黑不溜秋,甚至有些滑稽,但在山寨,在这种情调下,这绝对是妙不可言的一种美餐。

进入黄昏时,外面的风雪已经彻底占据了整个跑马山上,由于海拔高,就连金沙江的河谷气候也爱莫能助。外面寒风呼啸,屋里的柴火烧了一堆又一堆。从门外抱进来的木柴中,我发现多半是树根,只要仔细观察,它们有的像牛角,有的像羊角,有些像公鹿的犄角,有的压根是已艺术化了的根雕,这些树根均来自密林深处,多美的树根啊!它们燃尽了自己,用生命把寒冷挡在门外,让我们在温暖如春的泥屋里,在它们生命的火光中,惬意地收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满屋子的所地亲人促膝拉家常。他们给我们摆这里的气候,家里的生活,孩子的读书;给我们摆山上的出产,喂养的牛羊。我们给他们摆一些山外的事,摆城里人的生活,摆城里人现在多半都有私车,出门便坐车,即便没有私车的,都要坐出租车;城里一只阉鸡要卖两百多元,一只羊要卖五六百元,一条稍大点的牛,要卖四五千元……这些,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感到十分新鲜。其间,还有美酒香烟和咝咝作响的烤肉添趣,真是其乐融融!在这远离尘世的山乡,在这宁寂的山寨雪夜,我们同样与普天同庆。

在滞留跑马山寨的几天里,我们顿顿都是煮猪肉煮羊肉,而且为了款待我们不知杀了多少只鸡,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除此之外,在彼此热烈的交谈中,我是第一次感受了来自同胞的方言障碍。开头,我们这几个来自什扎方言区的人不敢随便开口。怕一些什扎方言说出来变成所地方言中的忌讳语,伤害他们。权宜之计,只好用半彝半汉的表达方式,后来,我们索性学说当地的所地语,这使我们的表达力和理解力与日俱增。比如什扎语中的“倮苏(彝族)”、“喀果达拿(哪里来)”、“喀果波(哪里去)”、“吾舍瓦舍(猪鸡肉)”、“厄摩米(饿肚子)”……说成所地语是:“尼苏”、“哈果达拿”、“哈果依”、“吾享耶享”、“殴矮……”说习惯后,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距离一个地道的所地人不远。这样,刚到时的那种浓浓的乡愁被彻底溶化在我的跑马山寨后已荡然无存。把车修好了,要离开我的跑马山寨,离开我们那些所地亲人时,自己反倒有些舍不得了,因为整座跑马山寨都已深入我的内心,我已深深爱上了这里的一切。离别时我们彼此依依不舍!

猜你喜欢

跑马火塘洋芋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
火塘情思
炕洋芋
“跑马”跑出经济盛宴
“跑马”当心4种险情
德国小镇“跑马”过圣诞
吉祥火塘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