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题目新解
2009-07-17苏美珠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它为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一直以来它也被当作写景抒情诗来解读,说诗人如何对康桥母校难舍难分,说康桥风光如何旖旎可人,种种这些,在该诗之中也都可以找到几句明确的诗句以应证,但笔者以为,在诗句表象的深处,该诗另有一番风味。的确,《再别康桥》是以景物描写为中介,来驾驭诗人思想情感,但严格地说“景物描写”是散文术语,对诗而言,是不够恰当的,在诗里应以“意象”相称,会更到位。而“景物”一旦进入“意象”领域,它的内涵往往具有充沛的张力,在语意所指方面,多具有丰富的弹性,甚至是“蝶变”效应以及会产生涟渏一般的加乘效果。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之 “峥嵘”、之“稠”,峥嵘原指山势险峻,这里却发生质变,喻指不平凡,峥嵘岁月即不平常的岁月;而“稠”与整句诗联系,产生了:人生历程中的不平凡时光多得、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浑然“意境”,个中之沧桑,个中之感悟,烙印般直穿读者心灵。可以说“稠”在此诗句中它所产生的艺术渗透力是令人惊叹的。一般地说,追求诗句意蕴的丰富与多彩是诗歌艺术与其它文体作品的本质区别之一,因为对文字的择取与选择,提炼与斟酌,可以说诗歌是最突出的。既然如此,笔者以为解读诗歌就应当首先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而透过文本表象,深入挖掘蕴藉其中的丰富内涵。因为诗歌文本既是解读该诗所必要的平台,也是起点。而顺着文本这条道路,重新解读《再别康桥》,笔者发现“再别康桥”的寓意另有一番风味。
一、作为文本的“再别康桥”
关于《再别康桥》写作时间及缘起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20年诗人在英国留学期间的某一天,漫步于康桥,流连忘返而写的;另一种是诗人于1928年访问英国后在归国途中的海上而写下的。[1]两种说法各有道理,笔者无意做个公断,于“文本”而言,更重要的是从诗歌《再别康桥》文本本身寻找答案。
首先,“再别康桥”之“再”,即第二次,或者是“又一次”,它意味着:1.诗人之前曾经来过,并且告别过;2.康桥告别过后,又再回来,而回来了,此番“又 ”将离别,所以才有“再别”。如此,笔者以为说此诗写于1928年访英之后,应更合情理。因为若是1920年,则诗人既然都居住在伦敦,又何别之有?即便一别,又可以随时返回,又因何感伤?显然,这种观点有问题。
其次,来了,走;走了,又来;来了又走。如此往返,如此折回,去去来来之间,几番轮回,透过诗句的表象,足见诗人内心深处对“康桥”缠绵悱恻,难言难分,依依不舍之情。“康桥”在诗人心中的极不寻常之地位可窥一斑!
第三,为什么“康桥”令诗人如此迷恋?目前,通说是从诗中所呈现的美丽“景色”出发,认为是康桥风景之美丽异常所至。[2]笔者以为这很值得商榷。
既然透过题目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康桥”对诗人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那么这个意义难道仅仅是那地方的一草一木,云彩星光?美丽的景色天下何处没有?喜欢一个地点,本属人之常情,但眷恋一处地点,一定是有很特殊的原因,这原因绝非是什么水呀、云呀、草呀所能做到。换句话,此“康桥”已非康桥,它对于诗人来讲,已不仅仅是地理意义的康桥,已然己跃升为“生命意义”的“康桥”,在时间和空间上,它代表着诗人人生历程中的极其特殊的一个点,在这个意象的深处,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生命和情感符号。遗憾的是,目前的诗评者多只把《再别康桥》当作一首写景诗对待。
二、“康桥”的背后
那么“康桥”究竟喻示着什么?
俯视该诗文本,的确有非常细腻,生动的景物令人流连忘返。像“云彩”“金柳”“水草”“潭水”“星辉”等景物,绚烂多彩,醉人心目。但这些是否就是“康桥”的全部?笔者以为不然。“再别康桥”绝非只是风景的“康桥”。
康桥的意义与诗人在康桥的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康桥成为诗人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个点,一定是与诗人认为所最值得珍惜的经历有关!这经历是留学吗?诗人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说:“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混了半年,正感到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狄更生先生……”[3]“混”一词可见可以排除“留学”选项。是康桥之风景吗?我们说天下何处无“芳草”?好风景天下多的是,说诗人独爱康桥风景,似乎也不近情理,且众所周知康桥即今日的英国“剑桥”,它是以人文学术而非风景见长,更不因景而闻名于世。
笔者斗胆以为令诗人对康桥魂牵梦挂、刻骨铭心之原因:是情!即与有“中国第一才女”之称的林徽因有过的一段恋情。
徐恋林,林爱徐,近百年来徐林之恋在文坛上总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风浪,但焦点都在林对徐的感情性质及二人感情发展的程度方面,对于徐恋林这一点,却无一丝分歧。写过《徐志摩传》的韩石山如此总结林对于徐的生命意义:“徐志摩人生途中遇到的几个女人中,最漂亮的是林徽因,最高雅的也是林徽因,爱得最含蓄的是林徽因,爱得最伤感的也是林徽因。”[5]据他考证:1920年底,徐便认识了林,并狂热地展开爱情攻势,其攻势之猛有林徽因父亲之信为证“足下用情这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在这康桥之恋其间,徐志摩与妻子离婚,但他与林徽因之间几番波折,最终还是以遗憾而告终。
笔者以为诗人的康桥既然与他在康桥的经历密切相关,而诗人在康桥最刻骨铭心的便是与林徽因的恋情,那么透过《再别康桥》的康桥表象,所呈现的应当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情感的回味与态度。换而言之,与其说与“康桥”告别,宁勿说是与“康桥”符号所代表的美好情感往事告别。
三、诗人的“告别”
在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这意味着诗人与林徽因的恋情彻底终结。如何看待自己的曾经感情?诗人不容回避。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起首这四句,许多人都很熟悉,从文本上看“轻轻的”连续三次出现,道尽了诗人内心缠绵与依恋,而在一去一来之间,舒展其情感上的细腻与纤柔。这种细腻与纤柔,如果用一个词“爱”与“离开”来替换“来”和“去”,则顿显清晰,不过诗人处理得含蓄与委婉。但向“云彩”招手告别,又折射出其洒脱一面。“云彩”之意象,决非单纯“云彩”本身,若以写景诗视角来看,那仅“云彩”而己,但意象之“云彩 ”,喻指着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当然,这种美丽究竟是否是诗人内心所盛的“恋情”也许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诗人面对“美好”“美丽”时的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心态。
这种洒脱的心态在束尾一节更加突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的”与首节诗的“轻轻的”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带走一片云彩”足见诗人面对所爱之人另有归宿时的不是“葡萄酸”,或者寻死觅恨的心境,而是一种超然与超我状态。对于爱情,诗人曾说:吾将于茫茫人海之中求寻我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笔者想,这可以做诗人“康桥”的注脚。
总之,《再别康桥》不是单纯的一首风景诗,更不是因风景而风景的“难舍之情”,蕴藏在《再别康桥》美丽风光背后的是诗人浓浓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一种洒脱心境。结合诗人的情感经历,它暗示诗人对过去恋情依恋与不舍以及与之告别的决心与洒脱。
注释:
[1][2]“人教版”中学语文室.教师教学用书《高中语文(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徐志摩.落叶[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4][5]韩石山.也说林徽因与徐志摩[EB/OL].中国语文网.作家史料http://www.chinese001.com/wxsj/zgwx/xdwx/zjda/xuzhimo/00084.jsp
附: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苏美珠 福建省永安市职业中专学校3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