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词 引发新思路
2009-07-17方庆霞
方庆霞
全命题作文是中考、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传统形式。在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走过了几年后,全命题作文开始回归,近两年再度受到重视,在试卷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如果我们与全命题作文邂逅了,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先看如下两道作文题目:
真题回放
2008年云南省卷中考作文题:
题目:我爱我的家
要求:①不限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校名。
2008年江苏省泰州市卷中考作文题:
激情,一种强烈激动的情感。运动场上的声声呐喊,点燃了拼搏的激情;课堂上进发的点点浪花,点燃了梦想的激情;困难挫折,点燃了挑战自我的激情;“祥云”火炬,点燃了华夏儿女爱国的激情;雪灾地震,点燃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战胜灾难的激情……
请以“激情,在心中点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考题透视
从这两个全命题的作文题目来看,我们该如何审题应对呢?
一、要审清题目里的所有信息
对每一个字、词及短语结构都要看仔细,弄清楚它的表层意思和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尤其是不可错过富有启发性的信息、引申的信息,对关键词的理解、把握要准确到位,不可偏颇。
全命题作文不需要考生拟题,只要按照规定的题目去写就可以了。那么在立意、选材、文体、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就需要我们格外加以重视了。立意要鲜明,选材要新颖,体裁要恰当,语言要优美,感情要真挚。对待全命题作文切忌猜题押宝、抄袭或宿构。
二、要明确题目里的限制性信息
命题作文的题目也会包含限制性的信息,避开那些已经做了限制的信息,作文就不会跑题。如,2008年云南省中考试卷“我爱我的家”,其中的“我的”就是限制性信息。若把文题写成了“我爱家”,就有点偏题了;若写成“我爱自己的家”就可能狭隘了。再如,江苏省泰州市卷“激情,在我的心中点燃”,“点然”一词需要我们着重理解,可以说是在词义解释方面起了限制的作用。如果我们写成了“激情,在我的心中燃烧”,显然犯了对词义理解不当的错误,这样写出的作文也会偏离题旨;如果写成“激情,在我的心中荡漾”同样不够准确。只有紧扣题目,才能中心突出,符合文题。
三、要综合考察写作部分的要求
无论是直接给出一个全命题题目,还是加导入语再引出,一般都有要求分几条列出,如,体裁、字数、“不可出现校名、人名”等规定,对于这些都要充分给予重视。就拿我们最易忽视的字数来说吧!如题,上海卷要求写600字左右,泰州卷是不少于600字,看似相差无几,实则大相径庭,上海卷的要求是不可太多或太少于600,如果我们写到700字以上,大概就不符合要求了。而泰州卷只要求不少于600,上线没有封顶。由此可见,绝对不能忽视写作部分的相关要求。
技法点拨
在作全命题作文时,我们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呢?我大致为大家总结了一下。
全命题作文从命题形式来分析,一般分为两种:只有题目和要求,没有提示语的;有导入语或提示语的。如上,云南卷为“题目+要求”的形式;泰州卷则是“导入语+题目+要求”的形式。无论哪种形式,作文标题都是明确的,因此也可以称为“标题作文”命题形式。我们围绕着这个标题去理解、分析,抓住文章要点,防止偏题跑题,然后确定自己的立意。选材与构思,具体说来可以归总出以下几种方法:
采用析词法分析
“我爱我的家”这个标题,可以分成3个词语,给考生透露的信息如下:第一人称“我”,中心词“爱”,宾语“我的家”。
析词法适用于题目词语比较多、限制较严的题目。从题面的文字结构中,找出有关的“已知条件”(即题目中的限制因素)来确定“该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个题目写的是自己所爱的对象“我的家”,应以记事为主,抒发爱“我的家”的感情。
采用比较法分析
将类似的题目加以比较,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确定所要抒写的内容。这也是有利于写好全命题作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云南卷,我们可以用“我爱家”、“我爱你的家”、“我爱我的家”、“我爱我们的家”等来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同异之处,就明确了各个题目的写作对象、写作重点甚至写作主题是怎样的了。
通过比较,云南卷试题的难点在于思维定势的狭隘性,如,有的考生仅仅局限于实际的“家”,没有完全理解“家”的含义。在我们写由爸爸妈妈和自己组成的小家的温馨时,也可以写包括爷爷、奶奶、叔叔等长辈在内的大家庭的和睦,还可以写我们社会主义56个民族一家亲,和谐、文明、安乐的现代风貌,这样就把握了题目的要旨。
采用点睛法分析
“点睛”就是点明题目中的题眼。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往往是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的,因而称之为“题眼”。
以“激情,在心中点燃”这道文题为例,我们首先要对题目的关键字(词)进行推敲,找出题眼。“点燃”就是这个题目的题眼。它与“燃烧”有所区别,有“使……燃烧”。的意思。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使我心中的激情燃烧。这样分析,写作的范围、内容以及叙述的角度就都迎刃而解了。什么人、什么事应为写作的重点,采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作为对那个人、那件事叙述的最佳视角,最终通过这个人、这件事使“我”的激情被点燃。
采用提示法分析
一些全命题作文的题目前会有提示语(或称导入语)。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完整明确的作文题目,但是也不可以小看这些导入语的作用,它们可是启发思维、拓宽范围、降低审题难度的一剂良药,特别是隐含在内的若干内容提示或写作角度。如泰州卷的“运动场上的……战胜灾难的……”这些话语,无疑是对写作内容的拓展,有利于我们选出切题的材料,甚至可以供我们就地取材。但为了防止出现考卷千篇一律的现象,我们最好不去使用导语中现有的材料,要顺着提示语的思路,拓展思维,从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深切体验中选择材料,写出满含真情实感的佳作。如“父亲的一句呵斥,点燃了我心中道德良知的激情;大会上的一片掌声,点燃了我战胜挫折的激情……”只要我们像这样思考下去,就能打开思维的灵感,找到最佳的写作思路了。
拓展提升
全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如果对题中某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不准确,就会导致审题失误、作文跑题。请你结合下面的这个题目,思考如何抓住全命题作文的关键词,写出符合文题要求的作文。
1、题目:三人之间
审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夜,静悄悄
审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点拨
1、“三人之间”是一个揭示人物关系的1、“三人之间”是一个揭示人物关系的短语,关键词是“之间”,要写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三人”的“人”并没有限制性别、年龄、职业,因此可以写“三个同学”,写“祖孙三代”,或写“家庭之间”,选材的空间很大。体裁上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散文、小说、课本剧等。越是平常的题目,越要谨防落入俗套,力求写出新意。
2、“夜,静悄悄”题眼是“静”,抓住“静”,增加文章的艺术性。时问是“夜”,环境是“静悄悄”,如何选取材料来描写夜的静悄悄呢?可以直接选取夜里的静事来描写,也可以以动衬静,通过写人和事来反衬出夜的静。要求情景交融,突出主题。
责编:张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