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蒙养正《弟子规》,教你做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

2009-07-17冮大林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09年1期
关键词:孝顺父母父母亲弟子规

冮大林

编辑导语

古人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看来,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读书,最重要的事就是教育好子女。我们不禁要问,读什么书好呢?读书就要读经典,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经过历史、时间的考验和洗礼,成为每个时代的人们不得不思考,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启迪,并且遵循的原则。经典能帮助我们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令我们成为一个睿智明理之人。

对于广大初中生来讲,可能初读《弟子规》时会觉得好多语言幼稚可笑,甚至与当前的时代脱节。但是,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古文著作,需由简入深。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我们必须先学做人,再学作文,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

你该知道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成五个部分加以表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所谓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只有初为人者,学好此人生准则,才能为君子,方可人见而敬之,乐与之。

古语

《弟子规》精华解读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文: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自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子女)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的。

(一般人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子女才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译文: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忽不做,而行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为之。看见他人行罪恶之事,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自己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要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至于衣服和饮食不如人时,却不用郁闷。听到别人说你的过错就生气,称赞自己就高兴,这样久了,不好的朋友会越来越多,真诚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接近了。如果听到别人称赞自己,要先自我反省,生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空担了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你的过错时,心里要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会越来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这段说的就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

余力学文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译文:

读书的方法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时要规范,读一本书或学一门功课,还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弟子规》这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名师解读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因此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中国传统文化,说白了,其实就是古圣先贤对我们的教育。这个教,不是宗教,而是教育。宗教这个名词是从外国引进的,中国自己本身没有。中国人讲的是圣人用言和行来教化众生。“儒”——孔子是圣人,传孔子之道的是孟子,后世称为“孔孟之道”,并且把这两位分别称为“圣人”和“亚圣”。我们向圣人学什么?学做人!人生在世,什么是最大的问题?做人!孔子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才是做事的根本。《三字经》中说“性相近,习相远”,也正如古人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可以在细细品读《弟子规》时,习得做人之根本,不断感悟,方能成就良好品行。

古圣先贤的教育就是要我们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做人就要讲求孝顺父母、和睦友兄;谨慎处世、细心治学;诚信做人,谦虚自省;关爱他人,与人为善;读书品悟,追求卓越。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无论什么时代,社会怎样发展,做人都要讲求有修养、有素质。那么,修养和素质体现在何处呢?那就要体现在你的为人处世、学识涵养上。所以,我们从小就多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体会中国式的“为人之道”,这就是要求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首先做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

责编:胡蕊

猜你喜欢

孝顺父母父母亲弟子规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弟子规
弟子规
陆绩怀橘
弟子规
偶尔
清明祭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
做父母不当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