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研究

2009-07-16邵伟德周晓明

体育教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能动性体育教师身体

邵伟德 周晓明

一、体育课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含义与要求

在目前体育选项课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教师、教法、集体等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但让学生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目前的体育选项课程教学改革也基本停留在此阶段,从而导致学生选择了自己主动选择的运动项目之后,上课照样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或更有自由散漫、放任自流之甚者,自以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就应该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欢做什么就什么,最好是把体育课变成自由活动,这些都是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误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全面、不到位、不完整,而仅把观念停留于让学生有主动选择课程、运动项目上。因此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学生的能动性”。

根据哲学上的理解,笔者认为要在体育课程中贯彻“学生的能动性”,还需要关注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并在此特点基础上提出对学生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确并主动适应“班级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活动与其它活动不同,首先是活动对象不同,中小学生的判断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如成人,因此许多事情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指导下完成,其次,课程教学往往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制度决定了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必然受到其他人或集体的制约,会产生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因此学生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行动必然有其一定的约束性,需要遵守体育课堂常规的一些基本要求。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纪律等,有班集体的意识、尊敬老师、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热爱同学,不轻视弱势群体,宽容同学,与同学和睦相处等,实际上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除此之外,学生还要遵循室外体育活动的一些行为规范,遵守体育竞赛道德风尚等,只有这样,学生的集体体育活动才会有序、才能和谐。

学生需要遵守班级教学的一些规章制度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学生的表现是主动还是被动、是积极还是消极则体现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同程度。

2使学生明确并主动适应体育课程教学的一些要求

在班级教学的基础上,体育课程还有一些与其它课程教学不同之处,更需求学生努力做到。

1)身体练习的要求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运动技术的学习、改进、巩固是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中心,与其它室内的课程学习不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在身体上作好各种准备并付出一定的体力,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也就是说,体育课程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中既努力付出脑力也要付出体力,积极参与各种身体练习,才能学有所成。因此可以认为身体练习是一个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必备基础要求,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求做到的。但有的学生并非如此,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自然愿意付出脑力与体力,但对于具有一定规范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有的学生则是很不愿意,他们对于教师安排的体育活动马虎应付,不愿积极参与或参与了也不认真,表现出自由散漫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目前常说的一句话“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句话正应验了一个事实:在一个群体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自由散漫。从而表现出“喜欢自由活动,而不喜欢有组织的体育课”,当然造成这样的局面,体育教师也是有一定责任的,但一味地追究体育教师的责任也是不客观的,难道“以学生为中心”就应该让学生放任自由吗?!

2)承受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的要求

在体育学习中大量身体练习的同时,学生在机体上必然产生一定的变化,有些项目对学生有机体变化可能轻微一些,如徒手操、基本体操、技巧运动等,但也有很多项目对学生有机体产生的变化是巨大的,如1500米跑、足球运动等,它对学生的机体可能会产生生理极点,这个生理极点对学生可能会产生难以忍受的感觉,如果坚持下去,就会克服这种极点现象,但如果意志力不坚强,则会半途而费。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负荷,如上午第四节体育课,由于学生临近中餐,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或冒出急于下课的心态、或产生马马虎虎心不在焉完成动作等心情;又如在炎热的天气上体育课,学生一方面要承受比较大的生理负荷,还要承担灼热天气的压力,这时学生若没有一定的意志控制,则容易产生各种意外事件,因此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还应主动承受由于身体练习而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上的负荷,当然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对于需要承受的运动负荷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他们不愿做负荷较大的运动与练习,而且时常抱怨老师,怕出汗、怕脏、怕累、怕苦,这些可能与目前独生子女的承受力、意志力较差等因素有关。

3)体育竞争方面的要求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产生身体与身体之间的接触与交流,这种接触与交流有时可能是合理的,有时也可能是过分的,这就需要裁判进行公正的裁决,因此一方面体育老师要对学生提出一定要求,在与同学之间相互竞赛时采用公平的竞争方式、合理的身体接触方法进行竞技与交流。另一方面,在发挥个人特点的基础上,应遵守裁判的公正的裁决,遵守体育竞赛道德作风;并正确对待体育比赛中的得失,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和心态,具有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这个方面的内容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关,但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忽略这个方面要求,只对竞赛的结果负责,认为竞赛后学生的感受是教学之外的工作,并非体育老师需要做的,其实赛后学生的心理调节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比赛中获胜的一方自然兴高采烈、情绪激动,但也容易造成骄傲自满、气势凌人的不好习气,因此需要老师积极地引导和教育;而失败的一方,很可能产生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的感受,更需要老师的关怀。

4)小组合作练习要求

其它课程的学习也有一些小组合作的形式,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是“身体练习”的小组合作,需要更大的活动范围与空间,有时还需要学生通过身体动作的相互帮助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如一些双人、三人、多人合作的练习,需要小组同学劲往一处使,力朝一处用,共同齐心协力去完成多组练习,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过程中体育教师会对小组成员提出一定的要求,即小组成员需要暂时忘却平时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纠纷,努力进入相应的教学情景,并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与协作配合的精神。这种场景的不断出现可以锻炼学生的宽容意识与忍让态度,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

5)室外教学的要求

室外环境比较复杂,虽然有比较好的阳光与空气,但也有一些课程教学的不利影响因素存在,如教师的控制力度减弱会导致学生行为自由度增加,教室里不时传来的读书声音、空中飞机声音、马路汽车声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农村校园外的牧畜的叫声等等都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干扰并对学生的上课状态产生影响,面对这些外界的干扰因素,学生也需要一定的抵抗意识与能力,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正确对待能力范围之内与之外的教学任务

若学习的任务,目标、要求在学生自身能力之内,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就应主动适应课程各种需要,形成积极合作、认真学习、努力上进的思想,并在行动中主动参与,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种事情,培养良好的心境。

若学习的任务、目标、要求在学生自身能力之外,即外部有一定困难而学生又没有能力去完成的事情,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就要求学生有恒心,决心、毅力,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特点,克服自己的薄弱环节和缺点,主动创造各种条件与能力,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如要顺利完成跳远的技术动作,而某一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达不到,这位同学就不能自动放弃,而是主动去适应这种挑战,除了课堂认真学习与锻炼之外,在课余时间里则可定时加强某项身体素质的锻炼,以配合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结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体育课程中“学生的能动性”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在思想上乐于配合体育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在行为上主动适应体育课程、班级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积极参与身体练习,积极完成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努力创造条件完成有一定困难的教学任务。

三、体育课程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情况举例(表1)

猜你喜欢

能动性体育教师身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我de身体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