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促进发展

2009-07-16蔡晓勤

体育教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学科体育

蔡晓勤

南通中学作为一所百年的老校,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体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近年来。在教学方面2人被评为学科带头人,2人被评为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教坛新秀,一位老师在省教学比武中获省比赛一等奖,5位老师在市级教学基本功比武中获一等奖。

在体育教学方面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与南通中学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以人为本、以实为要、以导为主、以活见长”通中教学特色密不可分的。体育学科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和内化学校教学特色,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体育学科的教学特色。

一教学内容,以人为本

谈到教学内容的问题,对于规定好教学内容学科而言无需殚精竭虑,而在体育教学实际过程中何为教材,如何选教材却是时常困惑着我们的问题。我们在很多情况下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份教材而不教另一份教材,面对一份我们一直教过来的、学生不太喜欢的,相比较其他教材又没有足够优势的教材的取舍时,又常左右为难。为此在多方面努力探究下,我们最终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以下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1明确“教会学生什么”

在充分认清学科意义和学科目标的基础上。将“教会学生什么”加以明确。在边缘学科教学中易被忽视或教不好的内含的与体育教学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体育学科固有的、以及与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内容,我们通过一种“教程系列”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取舍、整合与排序,严格按照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某种能力的“最佳发展期”,将这部分内容有序、科学地安排在各个学段各个年级里。此项工作难度很大,因为体育学科的内容难以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递进性”和“顺序性”,不过最终我们克服了困难,自主分层分序研制了校本教材,明确了“教会学生什么”。

2研究“用什么教学生”

“用什么教学生”是教材作为媒介、载体的一面,“教会学生什么”则是教材内容的另一面,“用什么教”是素材的选择和加工,而“教什么”则是对教材意义的认识和处理。例如:“纵箱分腿腾越”教学,关键是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要通过对这个比较典型的体操动作的教学,发展学生支撑跳跃的能力,促使学生获得时空感受、培养勇敢意志、发展灵敏素质,体验跨越障碍成功感,初步认识体操运动及学会与运用体操运动的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换句话说,我们是用分腿腾越作为“媒介”和“范例”来传授学生内含于其中的生理、心理、技能、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这就是教材的二重性,这一点在我们的体育教材中尤为明显。

在清楚了“教会学生什么”和“用什么教学生”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素材的筛选,找出最能体现教学内容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运动项目,安排在初高中体育课堂之中,这个工作也是很难的,因为体育素材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要选出适合的好内容,既要求我们认真地分析各项运动的特性与其中的内涵,更要求我们把握实施教材的条件和学生的个体要求,建立一个合理的教材选优程序,把那些最典型、文化含量最大,又最符合特定时期实际的优秀素材引进体育课堂。

二、施教之功,责在引导

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新动作之初,我们对所教授的内容和动作要领进行讲解,但不再使用传统的“一二三”讲解,而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讲解,这不仅使学生有所知,而且有所思,启发学生去钻研问题,发现规律。争取做到“指着走”,不要“领着走”,反对“抱着走”。例如,在弯道跑中为什么要2—3步吸一口气,2—3步呼一口气?为什么弯道跑时右臂摆幅大于左臂?教师连续启发诱导,自然构成了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动作,掌握动作。这是典型的以思维为主线的引导过程,是“以导为主”教学特色的体现。

生动直观是体育教学的突破口,而积极思维是使学生通过现象理解本质,使他们知其所以然。形象直观与积极思维相结合,这是体育教学过程最显著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学中既要启动感官(视听、肌肉本体感觉等),又要启动思维机器。要在丰富的身体练习引导中激情、激趣、导思、育体。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能,培养品质。而且还要发展学生体能、掌握运动技能。为此,我们讲解时力求少而精,在教师的启发诱导、科学组织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提高体育意识,培养体育兴趣、爱好、特长与能力,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动力投身于体育行为实践中。

三教学组织,形神兼备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新旧教学理论的不断转换,老师们对体育教学会产生一些分歧。课上得很规范,学生听话,组织很严密,有人却称之为死板。利用“少集合几次”,“给学生点自由练习的时间”,“开展互帮互学等要求把课上得“活”起来,有人又说课上得乱,这是“放羊”。这些观点是围绕课堂秩序和课堂氛围产生的。但我们认为,这里问题的关键不是“死”与“活”,症结在于课的“形”与“神”的把握上。

所谓“形”就是形式,是课的组织形式和氛围;“神”则指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注意力深度和思维指向。在我们以往的教学里很重视练习效果,强调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即重视“都在活动”和“整齐划一”的“形”。而对学生们的内在积极性是否被调动,头脑是不是随着教学进程在思考的“神”注意不够,于是往往形在而神不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思维是否被启迪,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更好地掌握技术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我们教学组织管理的最终目的。只要能使学生去认真地想,积极地练,那么课再活也不会乱,再严谨也不至于死板,但没有学生“神”的放开,就形同“放羊”,没有学生“神”的满堂练,就只能是木偶剧了。

由此说来,“组织严密”和“给学生点自由时间”,以及“规范”和“互帮互学”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我们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设计并随时修正教学过程,那么管理、氛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就会“活而不乱”、“严而不死”,达到“形神兼备”的教学境地。这也是南通中学教学“以活见长”的精髓。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学科体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们的“体育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