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空间的德育特征和影响

2009-07-16徐敏娜

中国德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伦理空间德育

徐敏娜

摘要空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投射,包含有一定的社会性、伦理性,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学校空间作为学校教育的物质基础,这一功能表现得尤为显著。学校的围墙、教室的课桌椅、办公室的门、学生的教室、学校建筑布局、教室监视镜头等都揭示出了学校空间所隐含的差异性、等级性和控制性等德育特征,对处于学校空间中的学生和教师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空间;学校空间;伦理;德育

在道德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空间问题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问题。学校空间被认为不过是由学校建筑所包围起来的一块土地而已,至多以“环境育人”的口号以蔽之。至于这一自然的、物理的环境使用和社会关系之间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其是否包含有一定的伦理功能,会对生活在空间内的人产生什么样的道德影响等问题鲜有人问津,亟待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加以关注。

一、空间的社会性与伦理功能

一种客观的、不受价值观影响的空间观是将空间仅视为自然和物理意义上的概念。事实上,空间能否完全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呢?卡斯腾·哈里斯在《建筑的伦理功能》一书中说:“如果我们满足于客观解释就是正确解释的话,就不能全面地了解人类。如果把空间降格为客观存在的话,人类甚至不可能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换句话说,空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为人的主观体验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真正重要的,或者说有意义的是人的主观体验。事实上,人的出现会使空间的自然性和物理性慢慢消退,社会性慢慢凸现。

空间所具有的社会性最初是以空间的“占有”形式表现出来的,即人们对空间分配和使用的权利。从古时部落首领具有选择住所的优先权,到村落、城镇的形成,这种空间的“占有”就和社会关系之间构成密切的联系,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投射。“空间里弥散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除此之外,建筑物作为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也蕴含了一种强烈的社会关系。所有的建筑物自筑成之日起就无时无刻不以其存在向人们暗示了这种社会关系:建筑物是为谁而建、为何而筑。作为基本功能,建筑物就是对环境进行控制和改造使其符合人的要求:建学校和建监狱的要求是不同的,修建教堂和炮台的要求也不同,建造飞机场和商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建筑物不仅要符合人的生理要求,还要符合人的社会性要求,并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后者往往是建筑物能够存在的更重要的原因。

当空间以这种形式成为人类资源的时候,空间已经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人的社会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性关系和精神性关系。前者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后者则可具体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和道德关系。当我们把人们对空间的使用看作一种特殊的人文文化时,就很容易发现空间与伦理、空间与道德之间具有的相关性。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对空间的处理,对建筑的安排,实际上是针对生活在这一空间里的人的。因此,空间的使用既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也反过来约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学校空间为例,很多学校校长办公的地方都位于校园的中心点,它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校长是学校的核心。生活在这一空间里的教师和学生可能会明确意识到这样一点,进而受到影响,也可能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因为久居其间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会产生伦理和道德上的外延。“上”与“下”、“左”与“右”、“内”与“外”……这些代表空间方位和关系的概念,在伦理学意义上被赋予更深远而抽象的涵义,代表了一种身份、地位、人际间的亲疏关系,进而代表了礼仪的必须遵循和道德上的不可僭越性。

既然空间里弥散着社会关系,建筑环境散发着伦理的气息,那么学校空间就应该被纳入学校德育研究的视野。正如英国学者伯史所认为的,学校的建筑、学校的景致、学校的空间和内在的设施以及布局装饰,是学生的“第三位老师”。

二、学校空间的德育特征和影响

(一)差异性

学校空间既指学校的建筑,如教学楼、操场等,还包括校园内的围墙、草木,教室门的朝向,教室内的课桌椅等等。

围墙是学校与外界隔离的最直观的建筑,其作用自然是说明“此墙之内即为学校”,而隐含的意思莫过于“内外不同,闲人免进”。那么除了校外人员、机动车辆……学校这一堵墙究竟隔离了哪些事物,又述说了学校“内”“外”之间的哪些不同呢?

学校是一个单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知识是学生奋斗的目标,成绩是学生成功的标准,没有无望、嫉妒、权力、操纵、欺骗……似乎每个人的起点是一致的,竞争的平台是公正的,聪明和勤奋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刻苦和努力,成功就在不远的彼岸向你招手。

学校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宣扬的永远是道德、正义、善良、美好……即使在一个已经是合理消费(以不浪费为底线的适度消费)的年代,学校的教材还是倡导极端的、不合情理的节约,要求学生像过去的伟人一样将衣服打上补钉再打补钉:在这个和平发展、倡导个性的年代,学校还是塑造了大批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乐于以战争来突显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在这个依法治国的时代,高校还坚持于法无据的各种规定,比如本科生不准结婚、女研究生不准生育等等。

学校是一个非真实的内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学校所教授的内容永远都是自我验证、自我解释、自成体系。学校需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其内容必定要具有可传播性、可教授性。在这一条件下,无论是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不得不在学校自己理论的轨道上按惯性运行,学校的德育课程更是不得不需要照着一定的知识逻辑、概念体系开展,而学生的需要、学生的现实生活则成为“德育之光”无法降临的“虚幻空间”。

教室中课桌椅的安排是与学生关系最为直接的环境因素。我国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室座位安排是传统的纵横排列模式,即教室讲台居于黑板前的中间位置,将课桌椅以纵横成行成列的模式放置,而学生座位的安排则考虑性别、身高、视力情况、学习成绩等等,如此,学生个体之间就产生了微妙的关系,不仅在于个体与黑板之间的距离、光线的强弱等物理上的差异性,而且关系到学生接受学习的条件和质量,学生个体在班级的人际关系、班级地位以及群体亲和力等。

另一个问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如课桌椅所放置的具有核心与边缘之分?教师所处的讲台居于教室正前方的中间,这显示了教师在班级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教师的话语会形成一定的指令性、权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受到全班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相反,对于学生而言,座位是安置在教室周围的,学生的视线往往集中于教师,或者聚焦于前边同学的后脑勺,前后顾盼是思想开小差的表现。由此,师生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显而易见。

这种由学校空间所造成的差异还表现在很多

地方,例如,教室分布所表现出的年级差异、男女生在学校操场上可利用的空间差异等等。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这些差异,更需要知道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毋庸致疑,学校是一个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地方,因此,校内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正是学校的特点之一,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校园环境。然而,一旦这种“美好”与现实之间反差太大时,这种隔绝性的、虚空化的倾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包括品德发展,显然会有负面作用,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形成双重人格。这绝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而对于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师生差异、生生差异,则需要教师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平等的教育观。

(二)等级性

学校是一个要求学生遵守秩序、规则的场所,这种秩序和规则往往是以一种制度的形式出现的,无论是学校的校纪校规,还是班级的班规纪律等,其目的主要是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规定了何人在何种情况之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因而制度的存在对于人的行为起到了限制和约束的作用,提醒人们对行为的合理性进行衡量,其结果之一便是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空间,作为学校实施教育的场所,也为这种制度化所造成的等级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如果说学校中教室的门只是提醒学生上课与下课的区别,象征着自由和束缚的转换,那么教师办公室的门则要含义深远了。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进入教师的办公室是一件严肃而又胆战心惊的事情。立正、敲门、喊报告、获得教师的允许、毕恭毕敬地走到教师面前……这一切,都意味着教师之于学生的威严感、权威性。可以说,办公室的门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竖起了一个坚固的屏障,将空间分成教师的世界和学生的世界两个部分。在门内,教师是一个群体,他们是成人,是知识的拥有者,他们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他们管理着学校的各项事务,被赋予管理、监护、评价以及惩罚学生的各种权利。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等待着教师的召唤、命令,或许还有批评和责难,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被教师们看在眼里,甚至作为其它班级学生学习的“教材”。

办公室的门不过只是学校空间建筑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而已,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这个时而紧闭、时而敞开的门却是通向一个需要仰视、并为之肃然起敬的世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恐怕和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本身所具有的等级性密不可分。“尊师重道”这一思想是学生自入学起就被不断灌输的,从家长“听老师话”的叮嘱开始,直至学校教育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无不渗透了学生对教师服从和尊重的要求。服从的前提是认可和承认教师指令的正确性,很难说中小学生是否会思考教师指令的正确与否,或者对他们而言,只要是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的。而尊敬则是基于学生对教师的爱和感恩,要求学生必须对教师尊崇和敬重。由此,师生之间的等级便产生了。教师是权威,教师的话语必定正确,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应该对教师心生感激。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那就是教室,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可以说,学生是教室的主人。然而,这种主人翁的感觉是否能被真正感受到呢?

现在很多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常常人满为患,一个小小的教室里塞进六七十个人。如此高密度的空间使用方式,使得教室显得非常狭小、局促,学生能真正占用的空间是很小的。然而,即使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学生对于空间的使用也是受到很大制约的。不仅如此,在空间的布置上学生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教室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的空间,学生在其间居留的时间比任何教师都长,但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意图来布置教室。例如,将教室布置成一个严肃、压抑的备战室,考试的紧迫感通过时钟、条幅的形式充斥着整个教室。如此的教室布置显然不是学生所向往的,它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意志的强加。

除了教室空间的使用,在学生座位的安排上也隐含了一定的等级差别。中间稍靠前方的座位往往被安排给所谓的“优等生”,最靠近教师讲台的座位常常被安排给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容易开小差却有一定进步潜力的学生,至于教室的后排则成为“差等生”的聚集地。在明确的或潜在的以学习成绩安排座位的教室里,能够坐在前面或中间就变成了一件光荣的事情,成为个人学习成绩和能力的证明。当学生因为成绩原因从前面被调往后面时,他们往往在自我认识上会形成很大的落差。同时,座位中的这一等级差别促使了学生小群体的产生,扩大了学生之间原本就存在的差异,形成特定的强势群体、弱势群体,以及隐含的权力场域。

除此之外,教室里排座位的权力掌握在教师手中,进而说明,学生在学校的地位是教师赋予的。教师是学生的“主宰”和“保护神”。座位的身份标志既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重视及所折射出来的师生关系的意义,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等级关系。

如果说差异性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在学校空间的使用中所隐含的等级性则是一个需要我们消除的问题。从知识结构来看,教师确实比学生掌握有更多的知识,然而学校不是一个知识比较的大擂台,因此知识占有量的多少是无法形成等级关系的。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将知识、技能、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态度,树立起一定的价值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那么,教师与学生也不存在等级关系。最后,从爱的出发点来看。教师对学生的爱一方面是基于人性的本能,另一方面则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学生对教师的爱则是对教师教诲的一种感恩,而爱,又何来等级之别呢?

(三)控制性

与空间的等级观念相联系的是空间使用当中的控制性。何为控制?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控制是指通过对某一行为或思想的比较,对发现的(行为或思想的)偏差采取改正措施,从而得以遵循原有行为或思想的一种方法。学校空间的控制性就在于学校空间通过为教师监视学生提供便利,从而有助于教师掌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阻止学生非正常行为的发生。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校建筑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分散型的建筑结构,用水平连廊或行政、辅助用房连接班组单元。在这种结构之下各年级教研组常常被置于教学楼里,从而使得教师可以随时从办公室进入教室。一旦学生动静过大,或产生过度的喧闹声,就能很快地吸引教师的注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类型的学校建筑结构使学生的言行处于“安插”进来的教师的“零距离”监视之下。二是集中型的建筑结构,例如,很多学校都是四座楼围成一个圆形,其中三座是教学楼,一座是教师办公楼,教学楼走廊往里开。办公楼常常处于教学楼的正侧面,在办公楼里不但可以隐约看见教室里的情况,又因为是圆形结构,学生的活动空间集中在建筑的中间

空地,因此对于下课后学生在教室外的活动情况,教师也可以一清二楚。

面对无处不在的教师的“眼睛”,有些学生是谨小慎微的,以教师所希望的那样去表现自己,力求成为教师所喜欢的那类人,反正一天之中在学校里的时间毕竟不长,只要回到家里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是很多家长感觉奇怪的地方:为什么孩子在学校里和家里不一样。有些学生则采取躲避的态度,在教室的角落里坐着,在学校的操场边上玩,总之,只有在不是教师视线焦点的地方,才会经常出现他们的身影。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在教室里安装监视镜头,成为很多学校标榜现代化的资本。对于学校而言,这种控制方式便于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等等。然而,监视镜头的安置,把教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完全暴露在镜头的面前。镜头后面的可能是学校领导,也可能是某些“热心”的家长,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变教师和学生“命运”的权力。面对这种自身行为可见而监视者的不可见、不确定的情况,教室里的老师和学生最理智的行为就是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按注视的“镜头”所期望的方式说话、做事情。

对于学生来说,上课时不能开小差,要集中听讲,下课后不能做一些出格的动作,要避免与同学之间产生行为冲突……教室里监视镜头的存在象征着老师就在身边,学生的行为举止必须要符合老师的要求,真正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而对于教师来说,监视镜头的出现让他们置于一种约束和表演并存的环境当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得更为充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慎重,遵循原有的、更加保险的教学方式,避免创新,因为创新意味着承担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针对镜头后的那一双双眼睛投其所好,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组织教学过程,犹如公开课上的表演。这些对于教师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外界强加的压力?

上述学校环境所隐含的监视功能,于师生而言是一种“控制”,于学校而言是一种“管理”。什么是管理?美国的费里蒙特·E·卡斯特等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而监视的作用无外乎是观察被监视者的行为是否正常,而判断的标准则是是否与学校既定的要求相一致。当学校发现某位教师或者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就会采取相应的纠正行为。这种监控的现象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提的“全景监视”有一定的相似。“全景监视”源自“全景建筑”,这种建筑多用于监狱: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全景建筑作为监狱样态,其好处在于进入环形建筑的犯人,房间被安排成正对着中心瞭望塔,这就使他有一种向心的可见性,其每一个动作随时都可以被瞭望塔中的监视者看见。而处在环形建筑中的犯人却看不见中心瞭望塔中的监视者,无法确知监视者是否在看自己。一方是彻底可见的,另一方是不可见的、无法确知的,结果是使监视者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中,开始自己监视自己,最终实现“由看守监视到犯人自我监视”的效果。“全景监狱”作为一种社会监视机制渗透于整个社会,被加以广泛地运用。学校,这个被视为社会缩影的地方,也无法幸免,即便他们面对的只是一群情感、理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猜你喜欢

伦理空间德育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