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德育量化管理的误区
2009-07-16刘彦
刘 彦
学校的德育工作现在普遍采用量化管理模式。学校制定出一系列德育考核标准,配以一定的分数,对班级进行考核。同样,班级也将学生行为规范分解成若干项,每一项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每完成一项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在一定阶段结束后学生所得分数总和就是他这一阶段表现的终结性评价,德育考核的等级评定就以此为依据。这种方法操作起来较为方便,管理效果也较为明显。然而,如果把学校德育工作仅仅等同于量化管理,就会使德育工作误入歧途。表面上看,这种管理方法公平公正,实际上这也是在德育工作中讲“分数第一”,其负面影响决不亚于“应试教育”。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学生管服贴、管规矩,而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富于现代精神又极具创新意识的“四有”新人。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德育量化管理将导致的误区及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探讨走出德育量化管理误区的策略,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量化管理的误区
1,德育只有量化才好管理。量化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量化管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提高生产者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德育管理上引进量化管理方法后,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于是很多人就片面地得出结论:德育只有量化才好管理。其实这些人忽视了管理的真正目的。管理最终是为了有效,而不是简单。纯粹的量化简化了管理,但丢掉了管理的灵魂。
2,德育只要量化就好管理。在量化管理中,指标的设计或选取非常关键。在实践中有很多内容似乎是不可衡量的,衡量不了的,也就难以做到,更不能加以量化考核。在德育量化管理中,同样存在评价内容和考核标准的问题。很多人试图将与学生品德有关的所有内容都进行量化评价,认为只要能够将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就便于进行德育管理。实际上,学生的很多外显行为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量化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怀疑。
3,德育量化考核越全面越好。在实施德育量化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力求德育考核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完整,涵盖学生在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自美其名为“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实际上,量化指标面面俱到,表面看来是“样样都重要”,反而导致抓不住重点,实际变成“什么都不重要”。
4,德育量化考核越精确越好。很多学校在德育量化管理中,要求班主任公布每个学生的奖分扣分情况,做到日统计、周公布、月分析、期末总评,甚至实行德育量化计算机辅助管理,将有关数据进行微机处理。然而,指标越精细,重点就越不突出,而且离目标越来越远。何况学生的品德行为有许多方面是难以量化计算的,更谈不上量化精确,这种片面强调量化精确的管理办法,只会是适得其反。
二、德育量化管理的负面效应
1,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德育量化管理涉及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分值划分具体而固定,缺乏弹性。由于指标具体全面,学生必须提高警惕,平均用力,力保每一项都不失分,结果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特长。由于分值缺乏弹性,某一项活动完成得再好,也就只能得到有限的分数。所以全面而具体的量化管理,客观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严格的量化管理使得学生只能在众多的条条框框中生存,学生不必考虑对错,允许做的就是对的,不允许做的就是错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完全彻底的听话和顺从不能作为评判学生道德品质优劣的标准。只求听从、服从、顺从,只求管理简便易行,只能扼杀学生的个性,抹杀学生的创造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助长了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品德水平高低的量化管理并没有使学生把内在道德水平的提高当作追求的目标,而是把标在各项活动上的“分数”当作追求的目标。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德育变成了这样一种局面:有“分数”的好事,大家抢着去做;没有“分数”的好事,老师叫了也没有人愿意去做,并且有些学生在做“好事”之前,还要与管理者“讨‘分还‘分”,学生把“分数”看得比自己的责任还重要,这是误导的结果。
3,影响后进生的健康成长和进步。量化出来的“分数”,也许对于那些好学生来说是荣耀的记录,而对于某些“差生”来说,则是他们难堪的记录,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这样的量化方式下,“差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都受到挫伤,很少能有成功的体验,也就不会心悦诚服地紧跟教师继续努力学习,甚至会出现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
4,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量化考核”这根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成了考核制度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只要不折不扣地按考核标准做,多做那些能加分、加高分的工作,就可以“一俊遮百丑”,结果使德育工作局限在考核内容的范围内。如此下去,会违背教育规律,导致德育工作走入“局限性、表面性、虚伪性”的误区。德育实施量化管理,如果打分项目太多,考核过细过死,往往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对于班级来说,由于学校有这项规定、那项规定,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就束手束脚,循规蹈矩,不敢大胆探索和实践,势必造成一个学校的所有班级一个模样,缺乏特色,缺乏风格,同时也不可能造就优秀的班主任。
5,容易造成学校管理重量轻质。德育量化管理促使学校管理重点关注量的变化,忽视质的提高。高的升学率和各项达标率等不约而同地成了学校追求的目标。德育实施量化管理,会使一些学生的品德行为只求数量而不讲质量,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甚至出现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三、走出德育量化管理误区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人为本是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每个学生既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培养对象,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尽管不同的学生在思想、性格、能力、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处于主体地位,都应该得到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来自对学生实际,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和需要的关心、理解、把握,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和可操作性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触动人的心灵,引起人的共鸣。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来自于尊重学生,心系学生,既教书又育人,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既立言又立行,既有真理的力量又有人格的魅力,使学生感到德育内容可亲可信,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那样滋润人的心田。
2,倡导“内化式”德育管理模式。所谓“内化式”德育管理,就是通过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各种德育理念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办学思想等“外在”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内化”为学生自己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以实现德育管理目标。简言之。就是“内化观点,外化行为”。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而兴师动众的量化评比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领悟、体会、反思、践行。如果学校德育量化管理只对学生个体的外部行为起作用,而对学生的心灵世界无所触及,就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德育量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学校的各种制度和纪律最终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所以德育量化应以激励为主,教育工作者应在探索教育方法上多下功夫。
3,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注重模糊性评价。学生行为动机和意图的隐蔽性要求对学生行为应该采取模糊性评价。单纯地把某种行为赋予不同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行为的依据,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行为状况和行为性质。学生的品德固然需要有一定的尺度加以衡量,但更需要精心地塑造和引导。学校德育管理应把定量定性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注重总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从静态评价转变为动态评价,注重吸收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等等,科学地去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评价的模糊性并不等于武断性和盲目性。评价的模糊性主要应体现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要粗化条款,在具体的评分标准上使用模糊性的语言,给学生的行为发展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的实效性不能要求立竿见影,我们也不能够把眼前学生在我们的严加管束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的水平简单地理解为德育的实效。德育是一个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道德判断、能够进行道德自律的过程。其中既需要点滴的滋润。又必须有较深层次的理性提高;既要有外在行为的量化管理,又要把外在道德约束内化为学生的道德需求,让学生从内心完成对学校管理的认同,这样才能产生长期的、稳定的道德行为。德育量化管理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与时俱进,力戒量化管理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