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构建
2009-07-14李洁红
李洁红
〔摘 要〕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以及读者需求的日益个性化,高校图书馆必须要适应现代网络环境,建立全新的读者个性化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多样化需要,始终立于当代科技发展的不败之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是采用读者表述和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技术以及信息分流和推送技术,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的主动性信息推送服务模式。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2-0025-03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tion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Li Jiehong
(Library,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igital inform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the needs of individuation service to readers,a new mode of individuation service to readers should be made to adapt to modern network environment,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This mode is to adopt the way of combination of readers expression and data mining,information diffluence and push technology.
〔Key words〕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individu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信息化社会”。在这个新的信息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因特网跨时空、跨地区检索,使信息的能力得到无限的扩大[1]。但是,网络的信息数量庞大、类型多、不规范,同时信息资源的类型以及数量每天都在迅速变化,信息的发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通过网络检索出来的信息良莠不齐,使用户很难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因而,图书馆便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即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
1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状
首先是服务观念还没从“上门型服务”转变为“用户为中心”的以读者需求为依据的新型服务观念,信息服务人员仍是坐等读者上门查找资料的被动方式,缺乏从高层次主动满足读者的超前服务意识。其次服务模式的落后与用户需求提升的矛盾。高校图书馆虽然已购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和相应的配套硬件,并已启动基本项目,但由于数据库没开发完善,缺乏导航系统,自动化管理的优势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工作人员还多是利用卡片式、书本式的目录索引及文摘等手工检索工具,为教研人员提供口头咨询、文献借阅、定题检索信息服务,服务手段相对单一滞后。而教师的教研任务繁重,查询时间越来越少,需解决的问题却越来越多,造成了服务模式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再次是职校信息咨询工作起步晚,基础差,馆员的个体知识结构、相关专业搭配方面不尽人意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不能熟练掌握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影响了服务质量[2]。
2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其所藏的印刷型文献学科种类多、专业性强、富有特色,如高校图书馆所藏图书就是在以理工科为重点的基础上突出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的质量技术监督特色,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鉴定规程的收藏较为齐全[3]。同时,面对迅速增长的电子资源,许多高校图书馆都购置了各类数据库等。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都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
2.2 知识专业化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读者,他们文化层次较高,大多数还进行科研活动,对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教学相关专业上,加上电脑日趋普及化,相对而言他们的知识信息的吸收与综合分析能力较强,对信息的需求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因此对信息服务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他们往往要求提供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信息服务[3]。
2.3 技术优势
个性化服务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服务,现在高校图书馆都普遍加大了自动化、网络化的建设,现代化的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开通了校园网,这些都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3 建立个性化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根据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信息服务对象的特点,笔者认为应积极采取措施,围绕以下几方面问题开展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开拓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工作质量。
3.1 通过信息检索提供个性化服务
信息服务是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依据,面向用户所开展的一切服务性活动。当代信息技术是图书馆读者服务从传统模式走向现代化信息服务最坚实的物质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从内容到形式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我们要致力于信息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变“以藏为主”为“藏用结合”、变“方便管理”为“用户至上”、变“单一的服务”为“全方位的服务”、变“浅层次的文献服务”为“深加工的信息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起步的首要问题。
3.2 制定远距离获取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
构建个性化馆藏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各种阅读需求是学校图书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信息资源是开展读者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应是:根据学校未来的办学方向、科研教学情况、主要读者群的需要以及馆藏基础系统文献资源布局,制定图书馆的近期和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形成自己独有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科学的信息资源结构体系,以个性占据一席之地[4]。
建立个性化馆藏第一是要处理好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关系。网络资源是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但要重视实现馆藏的数字化建设、二次文献的深层开发和利用、馆藏主题目录索引的编制,更要科学地筛选可用价值的网络信息,增加虚拟馆藏[5]。第二是处理好一般馆藏和个性馆藏关系。学校图书馆的重点应是建设教学科研急需的、具有专业个性的、能够取得显著使用效益的数据库体系。(1)专业个性。即系统地收藏本校重点学科专业、相关专业或专题的信息资源,具有自己的专业个性。(2)本校个性。围绕为满足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而开设的新专业内容等收集文献信息从而形成本校个性。(3)区域个性。针对具有地域特点的某专业或学科类型信息进行系统的收藏形成区域个性。第三是馆藏数据库的先进性。馆藏数据库要求内容新颖、功能突出、集成化强、覆盖面广,并有一定深度,足以反映学科前沿、水平和热点[4]。信息数据可检索性强,能适应脱机、光盘、联机和网络检索,直接获取一次文献。尽可能吸收成熟而先进的建库技术,在构成体系和整体发展思路上要有较高的起点,向“多馆联合共建”及国际标准靠拢,能适应信息化特点要求,支持个性化的服务。
3.3 建设特色数据库完善导航系统以获取增值服务
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本馆影响力和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在建库中特别强调要有针对性地、全面地创建体现本校重点学科、示范性专业相关信息的主题指南[5]。只有优先发展重点学科,才能以点带面,进而推动整个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除了自建库重点建立系统的重点学科、相关专业或专题的数据库外,应大量引进权威性相关的专业数据库,积极建立馆际、省际资源联机检索网络,实现文献共享。此外,笔者还设想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以下几个数据库。(1)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建立示范教案及题海数据库;(2)为及时了解分析各层次读者的信息需求,收集他们提出的问题,建立用户咨询资料库;(3)利用本校现有的电子资源和馆藏资源,建立学科专业数据库;(4)综合导航系统。现代学科越来越向纵深发展,渗透、交叉类型的信息日渐增多。信息人员将信息资源经过加工和处理,推出系统专业搜索引擎。在这些搜索引擎中,按照学科分类的特点,把Internet中可能需要的分散、无序的信息线索进行筛选,整合在同一主页面上,编制专题的、研究性的、并尽量是免费的网站。实现从简单链接发展到直接链接,使读者通过一次利用就可获得所有资源和服务。
4 目前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 开展多种多样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情报系统应该把国内国际的信息网络连结起来,成为读者通向整个信息环境的枢纽,及时为读者提供最新信息[6]。此时的图书馆恰似一个信息中介机构,只要读者提出信息需求,即使本馆无此信息,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从其他图书馆或信息机构获取。各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寻求自主开发情报信息的研究项目,不断开拓信息服务功能,扩大信息服务方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并以自身的优势成为信息服务中最具有活力的信息服务中心。高校图书馆要善于为各类读者做好信息加工、信息咨询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高校图书馆打破原有的封闭体制及其运行机制,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开展信息服务[4]。
4.2 基础性服务
读者可以通过“读者留言”将预约专业阅览室信息发送至信息咨询信箱,信息咨询部门与读者网上协商达成共识后,读者即可到本馆使用专业阅览室。届时,工作人员将根据读者需要调集馆藏图书资料,为读者提供对口的物理和数字信息服务。如果读者了解到有符合本馆特色、学术价值高的图书,而本馆尚未入藏,可通过“馆藏建议”信箱提出馆藏建议。图书馆也要将图书采购详细情况,包括图书采购的数量、图书到馆的时间、图书上架的日期等回复给读者信箱。读者可以通过网上的“学术交流”、“馆长信箱”或“读者留言”等版块,与馆长及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网上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传递咨询信息等。
4.2.1 数字化制作服务
(1)音像资料制作。读者将要求制作音像资料的信息发至数据处理部门信箱,双方约定后,数据处理部门指派专人上门录音、录像,并编辑录像资料,制成光盘,实现拍摄到制作的一条龙服务。(2)Powerpoint制作。读者通过网上读者留言与数据处理部门联系后,提供个人的数字或物理演讲稿,数据处理部门人员专业设计和制作出符合读者要求的演示稿。(3)光盘刻录。读者提出光盘刻录要求,将有关录制资料传至数据处理部门后,数据处理部门人员遵照读者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加工、刻制成光盘。(4)数据库研发。可根据读者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根据读者提供的资料进行数据标引、数据输入、数据集成制成光盘数据库。需要制作光盘数据库的读者可通过网页上的“读者留言”与信息处理部门联系[8]。
4.2.2 远程教育课程服务
(1)远程教育课程传递。合法读者通过网上身份认定可以点播网上的远程教育课程。(2)专门课程点播。读者若需要某一专门课程,可通过“读者留言”与数据处理部门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将按其要求专门录制该课程,挂在网上,供读者点播。(3)课程光盘录制。读者提出有关远程教育课程的录制要求,可发信至数据处理部门信箱,工作人员将按其要求刻制有关课程的光盘,并通过快递、自取等方式送到读者手中。针对读者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服务,读者无须花费过多精力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大海捞针,只要在图书馆网上开设个人账户,输入个人信息及需求,就能及时获取经过加工的最新信息资料与信息产品[9]。因此建立网络环境下新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满足不同读者阶层的个性化需要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4.3 课题协助服务
在普通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衡量该校师资队伍水平和办学能力的一个尺度,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任务就是为教学科研服务,因此,图书馆应主动地承担课题研究全过程信息服务的责任,掌握他们研究课题的方向、内容、进度和所需的信息资料,对所需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加工,及时为课题组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料,以满足课题研究的个性化信息需求[8]。
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个性化服务,基本上都依赖读者的主动参与。在服务的智能性、主动性与实时性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读者更希望能把各种个性化服务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在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系统之中,这样读者通过任何一个服务器终端,都能得到图书馆服务系统的“一站式服务”,满足其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的个性化的服务系统的开发使用已指日可待。届时,高校读者“针对性、及时性和新颖性”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张爱梅.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1-3.
[2]王富民.新时期图书馆信息个性化服务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3,(5):118-120.
[3]赵继海.论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5):63-65,84.
[4]张晓林.基于Web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机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1):25-29.
[5]许红梅.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5):77-79.
[6]曾伟清.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0):147-149.
[7]孙红娣.网络在线参考咨询——高校图书馆提供即时信息的个性化服务途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2):60-61.
[8]罗式胜,房艳焱.高校图书馆网站检索系统个性化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4,(6):200-203.
[9]曹蓓.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