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总—分—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2009-07-14程俊花彭小明
程俊花 彭小明
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型。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对教学内部规律的揭示,是对复杂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结构化研究的产物。它可以用简约的形式,再现性地描述现实存在的复杂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行为过程以及操作要领等结构要素被直观地表现出来,成为人们认识和操作教学过程的一种便捷的工具。
语文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没有良好的语文教学模式,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孙春成说:“课堂教学模式化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由之路。”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语文教学无论怎么改却始终没有一个适当的模式。基础教育改革,说到底是一个教育创新的问题。近年来具有较大影响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实质是教学创新的结晶。要搞好语文教育改革,就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
一、“入—总—分—出”语文教学模式的提出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教育体制僵化、教学理念滞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程序呆板、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无理、教师素质不高等。特别是传统的教学程序“旧五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语文教学程序“新八股”(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词—划分段落—分析课文一归纳中心—总结特点)消极影响极大。进入新时期后,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解构与建构,如“三主四式导读法”“六步课堂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都对语文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有的教学模式赖以存在的教育哲学主题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功能目标与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在已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新的教学模式。这里结合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入—总—分—出”四步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一方面继承了语文教学传统,另一方面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发展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
“入—总—分—出”语文教学模式图示如下:
二、“入—总—分—出”语文教学模式的诠释
(一)入——背景参考,情境导入
“背景参考,情境导入”就是组织者先行,就是在新的教学内容开讲或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设计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的行为。它要求教师能够迅速运用恰当的方法,通过简短的言语或活动,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内容。
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主旨、题材、结构、手法等的理解有作用的材料或资源,通常包括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社会背景等。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语文教材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历史文化和无穷无尽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充满奇思退想的学习境地。背景资料是极具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如果我们能合理地、持久地开发和利用它,将能更好地指导和深化我们的教学。
设置情境,巧妙导入。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要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导语。好的教学导入,“如同磁铁,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如同火花,激发着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新知与师生感情: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一堂课只要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入犹如发动机,直接影响整台机器的正常有效运转,它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一个良好的高效的导入将会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是一种通过文本媒介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过程,是大脑对经由视觉摄入的语言符号进行感知、理解,获得意义,同时进行情感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心理过程。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语文能力。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总”首先是对全单元课文的整体浏览,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对组成本单元的各篇课文有个大略的了解,从而把握编辑意图。其次是对课文的“总览”。大致了解课文是谁写的,写于何时何地,是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想表达什么等,以求整体把握。正如高中新课标指出的:“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形成表象,见形入境,从而激发美感,产生美的愉悦。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即在阅读时不要一味追求“理性分析”,而应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和“整体直觉”。从教学的角度看,“整体感知”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朗读、诵读、品读、赏读、美读等多种感知语言的方式把握文本整体内容和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应注意学生的个体感受。
阅读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读通文本,包括扫清文字障碍、理解典故和写作背景等。读通课文,知其大略,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整体感知便成了空中楼阁。在扫清阅读障碍后还要理清思路,归纳大意,这是整体感知课文的又一重要环节。在通读课文知其大略后,还要细察作者在文中留下的思维的痕迹,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
(三)分——文本研习,对话讨论
文本是相对于言语(口语)而言的,是记载、传播、交流符号的物质呈现。文本研习是指对文章的研究与学习。文本研习是语文新课改特别提倡的教学理念,是“研读课文”提法的创新表述,是对阅读教学理念的一种新的探索。文本研习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通过文本学习与研究,从文章意蕴、语言运用、写作技巧等方面欣赏文章的有效途径。
具体来说,文本研习就是选择重点或从不同角度研究学习文本,即“分层…‘分点”“分类”研习文本。研习文本,可以从语言入手,可以从形象入手,也可以从主旨入手,还可以从技法入手。拿语言研习来说,可以从词语锤炼入手,可以从句式选择入手,也可以从表达方式或者修辞手法入手,还可以从整体风格入手。没有角度就没有路径。研习研习,边研边习,千万读者有千万双眼睛,就会多元,就会含有个性,也就能看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这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了反馈。在学生自学、感知、吸收、积累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一
步理解、消化,这就需要进行思考、辨析、研究、讨论。因此,语文教学就进入了下一阶段——对话讨论。
对话讨论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听、说、读、写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关键。阅读一篇文章,需要分析才能理解:写一篇作文,需要审题、立意、构思才能进入言语表达,这都离不开思维。思维的结果是否正确,需要交流、切磋和讨论,经过推敲、商榷、修正、补充和反馈等活动,以求得到交流,寻求共识,从而把探究引向深入。这一阶段十分重要,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思考、表达、讨论和语言实践练习,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话能力。
“对话”是由海德格尔奠基,并由伽达默尔创建的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西方哲学家那里,对话被赋予了存在论的意义,他们认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话的关系。人类正步入对话时代,对话正逐步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反映。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高中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新课程的语文课堂,呼唤着生命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师生与作者的对话、师生与编辑的对话。因为,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
(四)出——总结训练,拓展延伸
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贵在创新。学生在这一阶段要对之前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总结、梳理和归纳,以求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一阶段的“训练”,就是在积累和消化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进行实践操作练习。通过实践运用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训练操作一方面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我们教学语文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训练的归宿。
拓展延伸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引进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学习。高中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拓展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立足课本,跳出课堂。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高中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语文,需要我们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诚然,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闪烁着前人的睿智,净化着后人的灵魂,显示了语言的魅力,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文章吮吸营养,砥砺人生,但是我们决不能囿于教材,而应该超越教材,让教材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火把的星星之火,让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
三、“入—总—分—出”语文教学模式的意义
当前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一种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完整的教法和学法体系,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建构和运用语文教学模式,可以直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可以推进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稳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入—总—分—出”教学模式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求者;不再是应试教育的囚徒,而是平等的教学环境下的主人。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再是全面操控教学活动的导演,而是参与研究、对话过程的伙伴;不再是是非优劣的评判者,而是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资料和咨询的顾问。在这一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域,都能找到体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都可以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入—总—分—出”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全部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去,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入—总—分—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传统应试教学思想偏差的纠正,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标准,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提高学习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入—总—分—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新,符合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符合教学是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有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入—总—分—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运用得法,它必然成为教师和学生通向成功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