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校长在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职能
2009-07-13刘火亮
刘火亮
作为校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办好学校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教师,而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走教育科研的路子。事实证明,教育科研不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教师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教师从事研究,不仅可以改进教育实践,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享受教师职业带来的快乐。我认为,进行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从营造氛围和搞好培训上下工夫。
一、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浓郁的校园氛围可以为教师搞好研究创造条件。为此。我校提出了“学习、工作、科研一体化”的治校理念,要求学校的每一个机构都是学习型组织和研究型组织,每一位教师和管理者都是学习者和研究者,为工作而学习,为工作而研究,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1、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以适应当前课改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也是关系到课改成败的关键。对一个学校来说,建立学习型组织,让每个教师都参与到学习研究中来,在学习研究中提高整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校每年都订大量的教育教学刊物供教师阅览,并要求每个教师订一份适合自己学科的刊物。我们规定:每个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论文或一篇教育典型案例,上一堂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研讨课。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两万字的读书摘录。并通过读书研讨会共同分享读书的收获。
2、建立健全教科研机构及制度。为了使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以教研室为依托,教科研工作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教学副校长为一级责任人,教研室主任为二级责任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为三级责任人。制订并完善了教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期工作计划,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义务,并把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的时间定为全校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每次教研活动必须有课题,有记录。做到期期不重复,周周有重点,校领导直接参与各类教研、教改活动,以研促教,带动、辐射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3、借助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校把课题研究列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每个备课组在课题的引进、制定到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学校有关领导和全组教师都要全程参与。每个备课组、每个处室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本组的科研课题,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目前,我校有38个备课组。7个年级组。7个教研组。组组有课题,级级有重点。学校由骨干教师任课题组长,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所教班级的实际,确定自己的教研课题,课题来源于班级,来源于学生,来源于教学。课题确定后,教师通过设计方案。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进行个体研究,提高教科研能力。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保障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这样,教师通过“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突出了教师的个性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成绩。近两年来,我校有8项课题被定为市级课题,5项课题被定为省级课题并获奖。
二、搞好培训,促进教师向“科研型”转轨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重研讨、重反思、重互助,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1、同伴互助。搞好教师之间听评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实践。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相联系,与身边的教学相联系,与学生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要求教师每星期至少听两节课,听完课后搞好集体评课、集体反思。评课不仅评出优点。还要指出不足和建议,教研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这样使教师能够克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2、专题讲座为教师开启思维的闸门,每学期学校都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校内外资深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等举办讲座。讲座主要包括现代教育发展动向、各学科新课改理念、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教研工作常规、教书育人的艺术和方法、师德师风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与规律等。讲座为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想,大家在每个专题后的研讨或体会中受益匪浅,
3、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古语说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我们不能闭目塞听,不能画地为牢。而要主动、积极地借鉴各地同行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浏览专业报刊,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事实证明,教改、教研基于学校,但不能局限于学校。如果局限于学校。其结果可能导致在低水平上发展,教师业务水平要向高层次迈进,必须有专业引领作保障。基于此,我校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联系,组织优秀教师外出听课、参加研讨等业务学习,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同时,购买名师教学光盘观看他们讲课的实况和课堂分析,帮助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经过努力,我校已先后涌现出数名省级、市级骨干教师。
4、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为全面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向骨干教师“借力”,聘请师德高尚、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本着热情关心、细心指点、严格要求的原则,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进步,业务成长,勉励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一方面在思想作风、师德规范上为青年教师做出表率:另一方面主动热情地介绍教育教学经验,指导教学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同时又言传身教,引导青年教师严谨治教,勤奋工作,通过示范课、讲座、“结对子”等形式,实现以点带面,形成一个骨干联动群体。学校定期检查帮带情况,使其共同提高,这样,既培养了教师的协作精神,又避免了教师各自为战。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本栏责编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