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2009-07-13蒋笃运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新课程教材

蒋笃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课程改革作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龙头和战略抓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阶段,总结其得失,明确其方向和目标,对于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恢复重建、改革调整、基础教育全方位变革三个阶段。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8年~1985年)

“文革”后,我国教育事业千疮百孔,百废待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在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上的全面拨乱反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教育事业进入了复苏期。同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在课程设置上,小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8门课程;中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4门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以“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和彻底消除‘文革的不良影响”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清除了极“左”思想的影响。并注意用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在课程实施方面,规定中小学必须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提出教学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等。此次课程改革恢复了基本学科应有的地位,突出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性质,对结束课程教材的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学科设置的不足,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增设了思想品德课,在四、五年级恢复了地理、历史课。同年4月,发布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增加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时,并提出逐步在高中开设选修课,以劳动技能课代替农业基础课。这次课程体系的调整,一方面为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提供了标准: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当时高考的需要。

这一时期,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文革”中被否定的学科教材体系重新得到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步入了正常发展轨道,为基础教育课程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调整阶段(1986年-1998年)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到依法治教的新阶段。自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始以“义务教育一高中”两阶段的设计取代“小学一中学”的传统分段设计。同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金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学制分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课程结构方面,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块,初中开设少量的选修课程:课程管理方面,除了国家统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外,北京、上海、浙江可以编写地方通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全国义务教育教材规划会议,正式确立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改革方向,我国中小学多样化课程方案与教材体系的格局初步形成,昔日“大一统”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其间,国家教委组织力量编写了8套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教材,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1992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1994年又将“活动”调整为“活动类课程”。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分成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3种。该课程计划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核心,实现了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管理上的重大突破,强调了对知识的尊重并提出了发展人的较为全面的素质的要求。但是,由于受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冲击。课程评价过于侧重结果、轻视过程,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基础教育全方位变革阶段(1999年~至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日益凸现出来。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同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了一系列教材管理的文件,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18种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审定了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中小学课程实验教材。2001年秋季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全部进入了新课程。

2003年3月,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发,《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南》等相关文件发布。2004年秋季起,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验计划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省(自治区)进行;2007年秋季,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这次改革力度之大、动员之广、内容之多、程度之深,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未有过的。主要精神是纠正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的偏向,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纠正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纠正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纠正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纠正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

在素质教育思想理念的引导下,这次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

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实施、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性进展。在课程改革由点及面顺势推进的过程中,从认识到实践经历了激情进入、点面调适、理性反思等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转型与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改革实施过于笼统,缺乏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关照,评价与考试体系改革滞后等。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明确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不断地总结与学习,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旨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改革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旧思想的碰撞、本土化和全球化理念的碰撞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恰当的判断和选择,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等,用新的教育观念去思考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以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二)科学地继承与创新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扬弃。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传统的教育教学,继承传统教育教学的精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而不是为了追求新奇,就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教学。比如:强调拓展教育教学时空,就否定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教学形式: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就让教师当“甩手先生”,推行“放羊式”教学法:强调评价多样性、多元化、重过程,就放弃考试:强调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把接受性学习批得一无是处: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放松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误解,从根本上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种在新的认识基础上的主动选择。我们必须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敏锐性、紧迫性,在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科学新成果新成就的同时,对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

(三)科学地认识改革的起点与尊重教育规律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内在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要弄清楚改革从哪儿改起,这是课程改革启动的基础与前提。要认真分析现行课程究竟有什么问题,哪些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哪些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只有认识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知道改革从哪里开始,改哪些地方,也才能明确改革的目的与方向。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模糊有着直接关系。课程领域的改革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扬长补短、长善救失,使之不断完善,以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四)科学地认识知识的课程价值是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根本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关系。知识传授和学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倡导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并不矛盾。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防止从过去片面注重知识传授的极端,走向无视知识重要性的另一个极端,知识教育始终是课程和教学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绝不能把掌握知识看成是第二位的事。教师传授知识,就是让学生不仅去认知、掌握知识,而且去体验人类知识产生的途径,领会其中的情感、思想,欣赏其中的美并学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这样来认识知识和传授知识,就会使新课程改革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也充分体现了知识本身的教育力量和传授知识的教育价值。

(五)提高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最终看教学。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理解与配合,课程改革走偏方向或者流于形式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绝不可低估乃至忽视广大一线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改善教育质量与个人进步的内在要求,让教师理解课程文化,拥有课程意识,掌握基本技能,积极实践与探索,才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关键。

(六)坚持实事求是、依法治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保障

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如在课程研究领域对国外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热切关注多于对本国实际问题的思索和探求,缺乏对本国具体情况的切实分析以及对富有民族特色的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国情。虽然放眼全球、面向世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但是认真走好本土化、民族化课程改革发展的道路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同时,要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也受来自改革政策本身和改革过程中各种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民主法制国家、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进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治教、严格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流水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新课程教材
初中生体质健康实施运动干预的实践研究
教材精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新课标对教学计划灵活性的要求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