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正视的三个问题

2009-07-13王建立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杜郎品析深层

王建立

目前,山东茌平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犹如一股旋风,给中小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全国各地许多教育朝圣者不远千里到杜郎口中学取经探秘。笔者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观察,认为语文学科推行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正视三个问题。

一、语文课堂的精美朗读如何传承

有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美读、吟诵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学科要求。但是,遍观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学生对文本字词句篇的释疑问难,滔滔不绝的学生口讲答题和络绎不绝的学生爬黑板板演展示……而很难听到学生如痴如醉的琅琅读书声,更看不到教师在课堂上精当指导学生朗读的场景。

笔者认为,为了传承语文课堂的精美朗读,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让语文课更像语文课,可以安排下列三个环节进行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弥补:一是在预习课时体味美读。二是在展示课上表演、指导美读。三是在反馈课上检测美读。

在“预习、展示、反馈”这三种课型上,可以通过自由朗读,听录音范读,个性朗读。互动朗读,点评朗读,检测朗读等形式,进行多种美读活动。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层次、读出情感、读透角色,更要读出作者的心声和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要让美读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声音、主旋律。真正的语文朗读,不是泛泛而读,也不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是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朗读、体味、点评、指导,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来自学生中的、有个性的、高水平的朗读濡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语文学科的独特品析怎样体现

语文课上除了有个性的、有情趣的琅琅读书声外,还要体现一个重要的学科特色,就是要品味语言辞藻之美,揣摩语言含蓄之意。

1.预习课上通过个性朗读、画记词句、整体感知等方式进行品析。“展示、反馈”这两种课型的效益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预习”课。因此,在预习课上做好饱读课文、画记词句、了解大意等表层次的、基础性的品析,也是很有必要的。

2.展示课上通过朗读点评、讨论质疑、复原背景等方式进行品析。关于展示课上品析文本的形式,大家一看上面就明白了,笔者不想作过多赘述。笔者想谈谈在语文“展示”课上,如何克服为了追求课堂上学生话语权的最大公平性,而导致的“展示时间”的最大平均化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展示”课上,每个小组的“展示时间”不要平均分配,每课的“展示重点”也要根据具体文本有所侧重。要通过设置课堂的主问题,并通过主问题的讨论,达到对文本进行独到的有特色的品析。假如每班分成六个小组,每节“展示”课设置两个主问题和四个次问题,可由两个小组做“重点展示”,其余的四个小组作“次要展示”。只有这样集中时间、突出重点,“展示”课上的品析,才能有所侧重,并取得深层品析的效果。

3.反馈课上通过整理笔记、笔练测评、比较阅读等方式进行品析。为了巩固“预习”、“展示”课上的品析成果,在“反馈”课上,可以指导学生把主问题和次问题用双色笔将课堂笔记整理好。并进行各种形式的笔练测评。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或学生选择相关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以达到深层品析和拓展品析的目的。

三、语文教材的深层意蕴怎样挖掘

现在,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同时代的佳作,其中不泛千古名篇。要深入理解挖掘这些文章的内涵,需要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较长的阅历沉淀。对于上面这两点,十几岁的初中学生很难达到。而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由于过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致了课堂上教师作用的相对弱化。

而要体味这些名篇佳作的深层意蕴,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层解读,需要纠正杜郎口中学这种片面强调教师少讲或不讲的偏颇。韩愈就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必要的课堂讲解、点拨解惑还是必须保留的,必须为教师的“讲”正名。

笔者认为,一是教师要精当指导学生揣摩文本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体味文章语言之美;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揣摩文本中的独特构思,让学生体味文章结构之美;三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揣摩文本的微言大义,让学生体味文章的含蓄之美。只有在课堂上把握好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才能充分彰显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有意弱化任何一方,都是过左或过右的表现,都是有违教育规律的,也是对教育和教师的亵渎。

此外,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质疑问难,讨论追问、朗读揣摩来进行教材的深层解读。

猜你喜欢

杜郎品析深层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过骊山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空城
感受杜郎口的“课改旋风”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我看杜郎口的课堂
探求杜郎之道 走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