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古典诗歌鉴赏本体论
2009-07-13王旭东
王旭东
“新课标”对诗歌课有这样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
借用“评价标准”中的几个关键词,换句话说,诗歌鉴赏就是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以兴起“感情的共鸣”的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象和意境”是对象,“想象和联想”是方法,“理解和感受”是过程,“感情的共鸣”是结果。这几个关键词既是诗歌阅读教学的立足点,也是诗歌鉴赏命题的控制点,对课改后的诗歌鉴赏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特质,来探索适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形式,探讨提高诗歌鉴赏命题有效性的几个原则。
饮水思源: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特质
诗歌鉴赏应该是基于诗歌本体特质的审美活动。所谓“饮水思源”,就是要观照诗歌存在的三个逻辑过程——创作、主体和接受,就是要运用传统诗论和现代文论来剖析古典诗歌的本体特质。
北朝齐梁时期的重要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由于四季冷暖(“气”)不同,所以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和草木鸟兽的形态(“物”)也各有不同,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外物的这些变化而生发出种种联想与想象,从而引起写诗的感动。能引起写诗感动的外物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界的“物象”,如陆机在《文赋》中说的“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一类是人事界的“事象”。如钟嵘所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官;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人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是诗歌的创作论,主要关注“诗人为什么感动”的问题。
毛注是《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注本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洼本,其中《关雎》的序最长,起着总论的作用,所以叫做《大序》。《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孔颖达在《左传正义》里也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可以说,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诗人的“情志”在心中活动,这种活动如果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诗。这是诗歌的主体论,主要关注“诗人注入了什么感情”的问题。
南宋诗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是谈诗的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其《诗辨》一章中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接受美学和符号学有一个“显微结构”的概念,是说评价一首诗的好坏关键要看诗歌中各种细微的质素传达出多少效果和功能。好的作品都蕴藏着很丰富的“潜能”,潜藏着很多使读者产生联想的可能性。接受美学进一步认为,一篇作品是不能由作者单独完成的,只有读者通过阅读给它注入生命的力量,它才成为一个美学欣赏的对象,才有了意义和价值。周振甫在《论语译注·引言》里把“诗可以兴”的“兴”理解为“感发志意”。可以说,“兴”就是引起读者内心的兴起和感动,是读者给作品注入生命的过程。这是诗歌的接受论,主要关注“读者有怎样的感发”的问题。
概括的说,我们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要把握它三个方面的本体特质:一是《诗品序》所说的引起写诗感动的外物是“物象”和“事象”;二是《毛诗·大序》所说的诗歌是“情动于中”的结果,以抒“情”言“志”为主要内容;三是《沦浪诗话》所说的诗歌的无穷之“意”能引起读者内心的“感发”。换句话说,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搞清楚诗人为什么感动,诗人注入了什么感情,读者有怎样的感发。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根本。也是诗歌鉴赏命题的核心。
追本溯源:古典诗歌教学的三点关注
诗敢课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的最有效的课程。在诗歌教学中,对诗歌传达出的内容和感情的感受和感发是鉴赏诗歌的重心,对引发诗人创作的形象和引起读者接受的形式的探究是鉴赏诗歌的途径。我认为,古典诗歌这三个方面的本体特质就是诗歌鉴赏的“本”“源”。
李商隐的《锦瑟》是新旧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但是对该诗的解读却五花八门。这种理解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一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下面,将从古典诗歌的三个本体特质入手。对《锦瑟》进行“非主流”的鉴赏。
一、关注“诗人为什么感动”
“锦瑟无端五十弦”,诗人以“锦瑟”起兴。“锦瑟”给人的感受,一是它装饰得非常漂亮,是美好的事物;二是它是中国传统中“知音”的媒介,能传达内心的情意。传说素女弹瑟发出的悲哀声音使听者泣不可止。“五十弦”所传达出的就是那最繁复、最悲哀、使人不能忍受的感情,每一根弦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对过去的“年华”的深沉追思。
李商隐这种幽微的情感不仅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诗歌的文字本身也是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无端”,无缘无故为什么要这样?锦瑟无法选择“一弦一柱”的悲声,李商隐也无法选择他与生俱来的敏锐感受力,这种感情也就无法回避,这就带来了一种宿命般的深刻的悲哀。
二、关注“诗人注入了什么感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当诗人梦为蝴蝶的时候,是那么美丽、自由、快乐,他完全耽溺在这种美好的感情之中。可是这种感情,如同破晓时候的梦一样,短暂易逝,只留下短暂的幻影。
“望帝春心托杜鹃”,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短暂的,是无可奈何的。就是死去了,也像望帝一样的多情,一样的魂牵梦萦。那追求向往美好事物的心,变成蝴蝶,变成杜鹃,都不会消失。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么圆润、光洁的珍珠,每一粒上面都带有晶莹的泪点。“蓝田日暖玉生烟”,陕西的蓝田山据说是产美玉的,当暖日晴明的时候,山上总是有一层迷蒙的烟霭。李商隐把最美丽的东西和最悲哀的感情结合在了一起。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得到完美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永远是和悲哀和失落结合在一起的。
《锦瑟》列举的四个景象都是李商隐对自己“年华”的回忆。诗人说,这些触动我心弦的情事可是要等到今天成为回忆的时候才使我怅惘哀伤吗?不是,在当时我就已经怅惘哀伤了。
三、关注“读者有怎样的感发”
一首诗中的形象、语言和结构都可以给读者直接的感发。可是,有很
多传统的读者认为只说感受是不够的,一定要用理性去说明。于是,对于《锦瑟》主题的解读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诗,怀念他死去的妻子;有人解说这首诗说的是党争,李德裕被贬死在崖州(“沧海”);有人说这首诗写的是李商隐和幕府主人家一个女子的爱情故事;有人认为李商隐是在感慨自己仕途不遇。
其实,给《锦瑟》一个狭隘地理性说明只能局限了读者的感受空间。李商隐的这首《锦瑟》和他的很多《无题》一样,表现的正是他内心深处潜在的意识和感情的活动,很难用显意识明确地表达。
《锦瑟》虽然在理性上难以说明,但是在感性上可以探寻到诗里面的情感的本质。李商隐的诗所表现的一个基本情调就是怅惘哀伤。“怅惘”就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寻的一种感情:也许你曾经有过,现在找不到了;或者你想追寻,但一直没有追寻到。这种执着却不可得的追求和向往,这种即使得到了也无法保全的、永远的失落,这种在追寻和哀悼之间的怅惘,就是我们要体悟的最深沉的感发。
正本清源:诗歌鉴赏命题的审美观照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它既是教学的终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教学的起点。因此,诗歌鉴赏命题就应遵循诗歌的审美规律,观照诗歌的本体特质。正本清源。
细数2008年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从体裁上看,18套试卷20首诗歌中,宋诗8首,唐诗5首,宋词3首,元散曲2首,金诗1首,清诗1首。仅看其中的几首近体诗,宋诗多于唐诗就未能体现文学史的特点。宋诗之中诚然也有佳作,但已少有“魏晋风骨”“盛唐气象”等近体诗的典型风格。“唐诗过后是宋词”,话虽简单,却蕴涵着文学样式发展演进的必然规律。不按常规命题,会让学生不注意归纳诗歌的体系和流变,知识缺乏系统性,学生缺乏整体观念。
从作者来看,考生熟悉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等9位,不熟悉的有10位。命题人的用心也可谓良苦,为了防止师生押题,就去选择“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于是,试题中的很多作家和作品没有引起历代诗评家的关注,却深受命题人青睐。试题选用的某些作品因缺乏审美价值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其实,哪怕我们找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用恰当的形式或角度来命题,也可以避免“宿构”,考出学生的水平。
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除文学常识、风格、形象、意境外,近年来主要考查炼字(语言)、情感、内容和手法四大方面。一首好诗的产生最需要的是诗人的才情和感悟,是一种自然的感发。命题人忽视作者和读者对形象和情感的感受,就不能深入诗歌的感情内核,鉴赏诗歌成了单纯的解构,而不是深层的审美。语言和结构只是诗人抒情言志的途径,过于重视形式就是本末倒置。观照古典诗歌的本体特质,就应把形象、主题和感情作为基本考点,而把对语言和结构(包含手法)的考查作为解读以上三点的途径。
诗歌鉴赏的选材和命题,我们最好选择能反映诗体演变进程的代表作家,选取能反映诗人典型风格的代表作品,命制能引起读者审美感发的开放式题目。
源不深岂望流之远,根不固何求木之长。诗歌鉴赏教学应该疏浚泉源,抓住课改契机,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