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
2009-07-13余雷
余 雷
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流行看没有图画的书。手里有一本厚厚的,没有插图的小说比今天捧着最新出版的《哈利·波特》还得意。这是因为那个时候好看的书很少,其中很多被叫做“毒草”,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因为很难找到一本好看的书,我们只能像猎狗一样警惕地竖着耳朵,打听到哪里有一本好看的小说,就想方设法去借到手。
我们最羡慕的是班里一个妈妈在废品收购站工作的同学。常常有人把旧书卖到废品收购站。收到一本旧书,他就通知大家去看。他在院子里的桉树上挂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同学借书的排序。每天放学的时候,大家都要去看看,今天是不是轮到自己借书。他家在一个厕所后面,自从他开始借书给大家,我们就没有觉得那个厕所臭。
最惨痛的借书经历来自一本谍战小说。一天晚上,好朋友阿青说她哥哥借了几本好看的书。于是,吃过晚饭就到她家去了。阿青的哥哥是一个中学生,平时很严肃,一般不太搭理我们。我们不敢挑,每人在桌上随手拿了一本就开始看。我拿到的一本叫《插入敌人心脏里》,这本书讲的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下党冒着生命危险潜伏在国民党的重要部门。如果他们中有人被抓住了,就要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许多传说中的酷刑在书里被仔细描述着,让我看得心惊胆战。
时间很快过去,我手里的书还没看完,阿青的奶奶已经开始催促我们回家睡觉了。今天晚上要是不把这本书看完,我肯定睡不着。我紧紧抱着书,小声和阿青的哥哥商量:“我今晚看完,明天一早还给你。”
阿青的哥哥居然同意了:“嗯,你明天一定要还给我!”
那个夜晚,我躲在被窝里借着手电筒的光亮看完了那本小说。好像刚刚睡着就被外婆叫起来上学了。慌慌张张跑到学校,看见阿青时才发现,忘了带那本书。阿青安慰我,放学的时候陪我一起到家去拿。
放学了,我们一起来到我家。我找遍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找到那本书。外婆说:“别找了,刚才你表哥说他拿去看了,星期六还给你。”
今天是星期二。表哥家在城市的另一头,那个时候没有公交车,走路要两个小时才能走到。我胸口很疼,像是有什么插进去了。
阿青推了我一把:“我不管,你自己去跟我哥哥说。”
我大哭起来。
外婆说:“不就是一本书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抽空过去拿回来就是了。”
我不哭了。阿青放心地回家了。
下午放学回来的时候,还没进院子就听到外婆的笑声,心想:完了,外婆肯定没去表哥家。果然,家里来了几个外婆的老朋友,外婆自然不能出门。
晚饭后,阿青来了,说她哥哥问起那本书。我盯着自己的鞋尖想了好半天,小声说:“我的那根橡皮筋你拿去玩吧。”
阿青拿走了那根橡皮筋,把还书的日期又往后推了一天。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催着外婆去表哥家拿书,外婆不高兴了:“你让我去我就要去啊?又不是我拿了你的书,我不去!”
晚上,阿青来了:“我哥哥叫你还书。”
“我明天还。”
“你骗人!”阿青愤怒地说,“你表哥家那么远,明天拿不回来的。”
我拿出搜集了一年的糖纸,递给她:“再给我一天时间。”
又一天过去了。
阿青急匆匆地跑到我家:“我哥哥叫你过去。”我不想去,胸口很疼,我宁可现在得心脏病死掉。但我没有死,只好跟在阿青后面慢慢走向她家。路上,把那本书里的酷刑都想了一遍,不知道阿青哥哥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我。
阿青哥哥在楼上看到我们,大声说:“不要上来了!”
他要下来对付我吗?我手心出汗了。
阿青哥哥走下来:“书带来了吗?”
“没有。”
“最迟……”他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最迟星期天你要还给我。记住了啊!”
星期六的下午不上课。吃过午饭我一口气从家里跑到了表哥家。姨妈看着满头大汗的我,惊讶地问:“你怎么来的?那么快就到了。”
那本书就放在桌上,我没有回答姨妈,抓起书就往回跑。
书还回去了。胸口一点都不疼了。呵呵,明天又可以再去借书了。
余雷作家。住在四季如春的春城,喜欢琢磨故事。代表作《老师是个笨精灵》《儿童散文探论》等,曾获冰心散文理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吴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