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企业简介的翻译

2009-07-10李锐文

文学界·人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改写功能翻译理论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为应用类语篇的翻译提供了较为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根据该理论的核心:翻译目的和预期功能,探讨汉语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通过例证证明该理论的可行性。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简介;交际翻译法;改写;删减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27-03

作者:李锐文,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翻译;广东,广州,510000

一、引言

企业简介( corporate profile)是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家企业的形象、业绩、文化内涵的缩影和对外沟通的窗口。作为客商了解该企业概况的首要信息来源,高质量的企业简介能给客商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而功能翻译理论突破了“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强调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该理论为一些不遵循传统的翻译标准但实践证明相当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本文根据“功能目的论”理论,尝试探讨汉语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与方法。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翻译的贡献

现代功能翻译理论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流,其代表人物包括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J·费米尔(Hans J. 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妮·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是译文在译语环境中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而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功能目的论”不注重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它强调译文应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能相似、一致或完全不同,这是受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所致。因此,要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主要以广义上的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它突破了翻译“对等”理论的束缚,认为按照目的语文化的准则对原语进行“删减”或“改写”是可行的。因此,该理论对于应用类语篇的翻译表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对翻译研究的贡献在于它对应用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一些不遵循传统的翻译标准但实践证明相当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该理论“具有评价与规范意义。评价意义包括对所处文化情景中翻译功能的鉴定;规范意义是指对未来的专业翻译工作者进行培训,要求他们译出好的(即具有某种功能的)、满足客户需要的译作,并且要求译员寻求充分的论据来保护其译作免受委托者和使用者的不合理批评”。总之,功能翻译理论大胆地摆脱“对等”理论的限制,以目的论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翻译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三、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语企业简介英译的启示

在翻译目的论者看来,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须由翻译目的来确定。 “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这一传统概念由此受到了挑战。在“目的论”中原文的地位降低了,故为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增删和改写使译文具有可读性,能让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就汉语企业简介英译而言,由于汉英文化心理、思维模式、风土人情、价值观和语言风格的不同,要达到交际目的,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根据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学说,提出了翻译中的三种文本功能形式: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他指出,翻译时应根据不同文本功能分别采用“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这两大翻译方法。依照纽马克的观点,语义翻译法适用于“表达型文本”而交际翻译法适用于“信息型文本”和 “呼唤型文本”。第一种翻译法要求译文接近原文的形式,在结构与词序安排上力求接近原文,第二种翻译法则注重接受者的理解和反应,即信息传递的效果。

根据纽马克的划分,企业单位简介属于“呼唤型文本”,具有“信息+鼓动类”语篇的特点。其文本的“核心”是“读者层”,重要的是信息的传递效果与读者的情感呼应,其目的是为了对外宣传企业单位的形象,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让国外读者或消费者了解自己。因此,此类简介的翻译不仅要做到“信息对等”而且须发挥强大的“诱导”功能去“煽情”和“诱说”, 能在瞬间引起国外读者的注意,刺激其心理需求,并使其保持记忆,预期译文功能是在译语语境中使国外读者对该公司及其所生产或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产生 “购买”欲望与“购买”行为。

由于汉、英语言文化及价值观上的差异,各自这类简介的语言表现形式不一样,“通用文体规范(general style conventions) 不尽相同,读者的期待和关注点也不太一样。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价值判定。中英文企业简介所立足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中文简介主要立足于企业价值,着重于展示企业的形象;而英文简介是以消费者为出发点,集中展示产品的消费价值或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关系。正因为这样,中方企业简介中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在外商眼里可能会变得索然无趣。这时候,译者应对中英双方的语言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有一个大体的把握,把外方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翻译的重点.“故在这类文本的翻译中,要想吸引读者,常需根据翻译要求,在文本形式和内容上作较大调整与改动:

1、文化知识的差异要求对原文明示的信息和暗含的信息进行调整;

2、特有文化类型对文本的不同期待要求译文形式按目的语文化语境和文体规范进行改写。这样的译文既有效传递信息并为读者理解和接受,又使其语言和文本形式符合译文的通用文本规范。

四、汉、英企业简介的比较

总的说来,汉语简介突出企业至上,以我为核心,惯用第三人称表述自己,竭力为读者树立一个强大而可靠的形象,以赢得他们的信赖;英语简介则强调客户至上,宣扬消费者利益高于一切,形式上多用“YOU-FORM”与读者交流,行文简洁通俗,易读易懂便于记忆。具体而言,汉语简介习惯使用抽象、夸张的大词、套语和诗词成语,用词华丽但无实质内容;英语则常用日常口语,用词通俗易懂,使用鼓动性语言,常有用词新异、奇特,善用修辞手法等特点,富于表现力;在句法结构上,汉语以陈述句为主,喜用四字成语或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等并列结构,讲究工整对仗,篇章布局讲究起承转合;英语则大量使用陈述句、祈使句以及名词、形容词、非谓语动词和介词短语且多用一般现在时和被动语态。从内容上看,汉语企业简介包括企业的经营性质和目的、创建历史、股东情况、注册资金、从业人员、市场优势、产品介绍、理念与口号等,描述一些西方读者不理解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如大量使用概念式及空洞夸大的描述性套话,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等;大专以上毕业生及中、高级职称的人数;直属某某部委管辖,由某某部定点生产等;罗列权威机构的认证及所得的各类奖项;英语企业简介则常常分几小块组合而成,强调客户至上,注重突出企业的特色形象及产品,充分表述事实,传达实质信息,用事实与数字说话,内容往往包括企业概况、主营业务、业务流程、企业员工、主要客户、企业宗旨和文化与奋斗目标等等。

五、汉语简介英译的原则

(一)信息性

译文提供的信息必须具体、正确、简明,不符合英文简介“通用文体规范”的内容与形式应进行不同程度的“删减”与“改写”;

(二)规范性

译文语言应符合译语使用规范,符合译语简介的通用表达规范;

(三)得体性

译文应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接受习惯。

六、汉语简介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众所周知,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决定语篇的内容与形式,企业简介的特殊功能及其语篇类型的习惯模式,决定了译文应立足于目的语读者,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出发点,因此,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汉语简介英译的三大原则, 汉语简介英译的策略应采用交际翻译法。交际翻译侧重目标语,强调准确传达原文的语境意义的同时,其内容和形式更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删减与改写在企业简介翻译中是常须借助的手段因为此类语篇的“宣传鼓动”和“施加影响”的特殊功能及该语篇类型的语言和结构形式明显受特定文化制约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习用语言结构模式的表达方式,使译文语言对译语读者发挥良好的影响力。所谓改写,是指为达到译文预期目的,考虑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和语篇特点,从符合译文读者接受期望的角度对原文内容或形式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删减是指从阅读效果出发,为使外国读者易于理解而删去冗词、说法夸张、无足轻重的信息。我们尝试应用上述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于汉语简介英译之中。

七、功能翻译理论在企业简介英译中的应用

在汉语简介英译中,原作者处于“匿名”的地位,原文文本成了“信息源”,而译文须符合“通用文体规范”。为此,翻译时就要敢于打破原文的束缚,对原文信息大胆概括抽象,提取译文需要的实质性内容,选用恰当的译文表达形式,有效实现译文的功能。请看以下一则实例,看看文字的翻译是如何调整和处理的:

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主要经销全国各大机床厂的名优产品,并以加工中心,数控设备为主导,经过几年来的市场运作,公司已成为厂家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并和省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竭诚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良产品,以报答用户对我们的一贯支持。

理想:把我们的不懈努力,变为您的最终选择。

方针:倾注自己全部心血,向社会奉献最能表现自己能力和特色的产品。

经营:市场引导技术,技术推动市场,生产保证质量,监督维护健康,管理提供保障。

Established in August 1998, xxx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deals with the sales of the nation-known quality products manufactured in the major machine tool works in China, based on our processing cent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Through years of the market-operation, we are now well established and have a long-term cooperation with the major enterprises in Shangdong Province, supplying the products well received by the customers.

Your final choice will be satisfied by our untiring efforts to offer you our best products and services.

为了使汉语简介符合英语企业简介的“通用文本规范”,译者采用了删减与改写这两种翻译手段,化“虚”为“实”,对原文信息删繁就简,省去次要的词句或用笼统的词句加以概括,对句子进行必要的简略化和压缩处理,得出实质性的内容,如原文“已成为厂家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和“以报答用户对我们的一贯支持”是汉语简介的特有说法,不为英语所有。故译者用“well established”对前者加以概括而对后者则略去不译, 译者还从语用角度考虑对原文中的“省内”中的“省”,根据所指省份,给予明晰化处理;原文的口号有汉语的“八股”痕迹,如照直译,不符合英语企业简介的“通用文本规范”,也不为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译者把原文的“理想”与“方针”合在一起翻译,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其进行了删减与改写,原文的“经营”口号属汉语典型的六字并列结构,工整对仗,但无实质内容,译者将其略去不译。这样,整篇简介的译文内容更为实在,行文更通俗,读者更易明白,从而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达到预期效果。

八、结语

本文的目的是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汉语简介英译的实践。我们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我们要重视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把关注点从原文转移到目的语文化与目标读者身上。译文的形式、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都是取决于翻译目的与译文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李建军.英汉应用文互译[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6]仲合伟,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3(3)

[7]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0(4)

[8]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改写功能翻译理论
从相同情节的改写看李氏形象的嬗变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基于兴趣培养的续写和改写方法探研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