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数学课堂中的“超限效应”

2009-07-09张凤占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

张凤占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超限效应”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好分寸、尺度,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容量、教学难度、问题的呈现方式、课件使用等方面加以注意。

关键词:数学课堂;超限效应;教学难度;课件使用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魅力的学科,然而为什么有不少学生却不喜欢甚至惧怕它呢?仔细分析一下,这都是数学课堂中的“超限效应”惹的祸。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杰米扬的汤》,大意是: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天,一位朋友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烧了最拿手的菜——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招待客人。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杰米扬就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认为喝多了。可杰米扬没有觉察,仍然一个劲地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丢下碗,拂袖而去。

这种由于某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人们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有的现象,像给学生传授的内容过量、同一内容用同一种方式大量重复、教学课件的滥用等等,结果使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超限效应”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尊重学生。它没有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考虑到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好分寸、尺度。

为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适量

人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因此,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注意数量上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索柯洛夫的实验表明,一次识记的材料数量与识记的效率呈负相关,数量越大,效率越低。因此,向学生传授知识时,数量上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教师应控制每堂课的信息投入量,注意克服教学中比较普遍的“信息量越大越好”的错误倾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课上的消化和吸收,也会因识记材料数量的适当控制而提高识记的效率。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容易使教学进程加快,造成学生忙于追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的讲解进行领会和理解。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往往得益于灵感。研究表明,灵感出现的基本条件是个体必须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长时间的思考,直至思维饱和。灵感出现的契机是个体在紧张思维后处于精神放松、悠然闲适的时候。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因为紧张后的释负、轻松之时,大脑灵活、感受能力强,最易产生联想、触发新意,从而出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转机。一张一弛是捕捉灵感之道。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控制教学进程和节奏,适时适度的留白。当教学内容需凝神思考时,速度要慢,要给学生思考、咀嚼、消化的时间。另外,习题量也应要求适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解答。解题后要留有反思的时间,以求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和启迪。这样的反思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系统性。

二、把握教学难度

很多教师的做法是:“按课标要求,不越雷池半步”、“只用减法,不用加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心理学原理也指出,如果注意对象过于复杂、难以理解,那么就容易导致疲劳,引起注意的分散。如果教学内容过难,容易使学生产生分心现象。对学生要求过高,会造成学生的畏惧心理,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不符合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提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不能超出标准中的学习内容和“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要求。训练题目的选取要科学、合理,难度适中。要立足于大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能完成为宜,且训练要把握好阶段性,避免拔苗助长。

三、注意变换问题的呈现方式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荀子·解蔽)任何心理过程离开了注意都将无法进行。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形式单一的活动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和疲劳感,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反之,多样化的活动则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兴奋性,维持有意注意的稳定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学习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弹性。或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不同的体验。问题呈现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们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而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要比一味机械地重复效果要好得多。

四、合理使用数学课件

不能否认,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诸多优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不是多多益善,过分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只会适得其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一直大量而广泛地存在着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的现象。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Flash、投影齐上阵,结果是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视、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也不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这样的教学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弊大于利。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切不可把所有内容都设计在课件中,一课到头围着课件转,抛开一切只要计算机就行了。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适量地用好课件资源,才能发挥它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多方面都应把握好“度”,“过度必失误”。我们要谨防数学课堂中的“超限效应”,绝不做杰米扬式的数学教师。数学是美的,我们要让学生能心情愉悦地“品尝”数学的美,感受它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关成志,《初中几何教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教育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