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创新

2009-07-09董红云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创新教育

董红云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转化功能无论我们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但是重视语、数、外、理、化教育,轻视思想政治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相当一些学校领导和师生中还没有根本解决。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关键词:创新;思想品德 ;教育

一、营造创新教学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旧习,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通过不断设疑把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 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最后教师要对思想品德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创设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

二、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自己定位在做一名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点拨者的位置,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传统的教师"权威式"的教学使学生形成了唯师是从,唯书是真的心态,闭锁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创新的火花,"民主式"的教学让学生自觉地、目标明确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从高尚的动机出发,最终达到了自我调节,自我安排,并经过教师的点拨与教师的教学协调配合。因为关系的平等,学生便能比较容易地进入思维自由驰骋的宽松式的创造性学习状态,就完全成为活动主体。学生不仅十分投入地主动探索学习,而且其个人爱好,个性品质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创新的欲望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敢于质疑,大胆发问,想自己所想,发自己所感。在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应鼓励学生多问个“为什么”让学生敢于质疑,不迷信前人,不迷信课本,敢向权威挑战,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摆脱老框框、旧思路的束缚,提出不同凡响的新问题和新见解。教师更不能因为学生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或非常敏感的问题,而不让学生提问题。这样只能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窒息了他们的创造力。

三、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我们采用了“三类思路”:一是抛出“二难推理”,即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二是“主体尝试探究”,引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多种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热点课”,讲清热点的内涵、形成、发展、知识联系和学科内、学科间分析的角度。开放型试题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进行开放型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所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书本上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说,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独树一帜、独创一说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肯定与支持。

四、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实践活动中社会调查能发挥学生创新的能动性。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就需要有创新环境和空间。通过社会调查,学生在实现自身的社会角色转换中,内化情感升华理论,指导行动,进而实现知行统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调查给学生提供了崭新的思维空间,平时在课堂上不敢做,不敢想的,社会调查给他们提供了机会。例如,在讲授爱国情操这部分知识前,学生对爱国没有深刻的认识。如果脱离学生实际,给学生一味灌输,肯定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组织学生采访老八路、老红军以及战斗英雄现身说法,介绍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使学生对新中国的建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正如学生说的:“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可以说新中国是用亿万人的鲜血换来的。我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呢?过去我只是肤浅的认为爱国只是一句空话,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爱国情操。”

未来的发展将由知识和创新来推动。“创新是一个民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思想品德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熔炉中去,与学生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创新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