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与发展哪个更重要
2009-07-07曹中原
曹中原
最近在新浪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就觉得这个问题还有讨论的必要。这则消息是这样的:
一个来自农村的状元学生,说他考到北大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因为他会做题、会考试的优势,在北大却显得“很无知,很无能”。因为他“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也不会踢足球”,“英文歌曲和摇滚我闻所未闻”,“不知道米兰·昆德拉等作家的小说”……
于是,他愤怒地写道:“我被应试教育教傻了!虽然在高中时,我是同学们中公认的比较喜欢读课外书、知识也比较渊博的人,但是眼界一旦打开,我就发现,我的那个考上北大的分数,实在没有什么意义,能够背诵死板、僵化的教科书上的教条,能够做一些低层次、而且并无实际意义的题目,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昔日让家人和乡亲们感到骄傲的高才生,吃惊地发现了自己“12年的读书生涯,几乎没有学到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感到非常自卑,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则消息,恰好映射出了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人们过多地关注的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并不是学生将来的发展。这是我国绵延了一千多年的考试文化根深蒂固的表现,是应试教育所结下来的苦涩之果。虽然国家早就提倡并推行了素质教育,但考大学一直以来仍是“挡不住的诱惑”,是广大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人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是“成绩才是硬道理”,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将来的事情,那有谁看得见呢?在这个充满了种种诱惑力的社会,我们又似乎只能“失语”了。
过分看重眼前的成绩而不问其它是应试教育的死结,然而实际上,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这种做法显然是非常愚蠢的。与我国辛苦的中小学生相比,美国的中小学生是十分轻松快乐的。他们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热衷于扛着天文望远镜,去探索金星、木星、火星、土星、流星……尝试着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热衷于调查和研究诸如“狗靠什么选择玩具?”“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老鼠有决策能力吗?”“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因为在美国人看来,让孩子自己用木头做一把椅子,这就是素质教育。如今,在美国的中小学校里所开设的选修课中,就有木工、机械、园艺、建筑设计之类。而我们呢?我们搞的是“封闭式”教育,让学生一头扎进书本里,扎入题海中,“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课本成为载运知识的马车,课堂成了教师推销知识的店铺,以至于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太多的学生背着他们本不应该背着的过于沉重的书包,眼睛上过早地架上了不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眼镜,更有甚者就是日益下降的体质指标。照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孩子的未来还有希望吗?我们的民族还有希望吗?
所以说,我们不要老是抱怨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考试成绩那么厉害,而后来的创造发明却很少了。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是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的学生所拚出来的成绩,那只是一种解题能力,除了这一项能力之外,还有什么呢?而且,这种“能力”毕竟只是暂时的,是急功近利的,它并不能代表学生将来的发展,更不能代表学生素质的全部。
我们理智地想一想:这还是高考升学率的百分数里的“分子”的感受,如果说“精英”尚且有如此的失落感,那么,那些作为“分母”的更多的学子们呢?还有那些在中学时代只学会了解题,却最终没有靠解题能力考进大学的学子们呢?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知识视野狭窄,人际交往能力也很差,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我们教了他们哪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个问题早就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成绩与发展,一个是眼前的浮华,一个是将来的未知数,两个词之间表面上看来是成正比例的,然而在现行的中国,它们之间又似乎没有必然的因果。因此,我们切不可用功利的眼睛去看待学生的成绩,而要有长远的眼光,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