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发展电子政务问题的思考
2009-07-06余勇伟
余勇伟
摘要 电子政务的应用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必须更好地加强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高校发展电子政务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从加强软环境建设、提高师生员工信息素养、健全和完善校园网等方面发展高校电子政务。
关键词 高校 电子政务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将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它的进一步发展将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政府、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日益加大。同时,高校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如何应对新的生存处境和发展形势,更好地加强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既创造了新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实现的契机。
1 电子政务概述
简单地讲,电子政务就是管理的信息化,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来提高管理水平。原则上,电子政务一词适用于包括企事业管理在内的所有管理,而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讨论大多是针对政府的管理。就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作为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现代化价值取向相结合的产物,电子政务被认为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高效率的有效载体。
在信息社会中,电子政务的出现,使政府能高效和科学地扮演好“服务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三重角色,真正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而高校内部管理就是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在校园这一局部范围内行使部分政府管理职能或代行政府某些职能,因此,电子政务的崭新理念和具体做法对于高校适应新的形势,更新管理观念,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 高校发展电子政务的基础和条件
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政府级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但高校发展电子政务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1)高校有很好的校园网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平台。校园网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信息提供针对性强、媒体具有多样性,这都决定了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建立在一个极具效率的网络平台上。
(2)高校工作人员素质高,高层次专业人才多。行政人员的电子化素质和理念是实现电子政务的重要保障,电子政务的完善,离不开既通晓行政管理又精通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本科、研究生高层次专业人才较多,完全能满足这一需求。
(3)高校部门内部业务办公自动化高。各部门内部业务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只有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电子政务,主要有公文流转管理、文件管理、档案管理、人事管理、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等系统以及各种业务系统。
(4)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对象明确,业务规范,不像政府级电子政务服务对象那样复杂多样。
(5)高校电子政务系统所处理的业务相对于政府级电子政务系统,具有单一性与集中性的特点,也就是说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表现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即内部可以采取比C/S模式更加有效的集中式处理。尽管C/S模式具有跨平台信息传递的优点,但效率较低。
(6)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一方面,在校园网上可以实施更高级别的安全性策略;另一方面,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集中式处理模式相比于C/S模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7)高校信息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者和消费者来说,相对对称。这一特性,决定了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可以由高校相关部门和消费者共同来建设。实际上,高校管理层既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者,也是消费者,其双重身份决定了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及功能确定的明确性。
(8)高校上网率高,不存在严重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数字鸿沟,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服务对象,有90%以上的人上网或能够上网。高校作为业务相对简单的行政管理机构,其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更具迫切性。一方面,高校的科研优势要求高校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上应走在其它行政部门的前面,另一方面,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也要求其政务系统尽快实现电子化。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众多人的参与使高校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3 高校发展电子政务应采取的策略
积极转变行政职能,明确内部各管理部门职责及优化事务处理。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同时要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必须打破各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下转第183页)(上接第179页)更新和维护;推动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充分认识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转变行政人员思想观念。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将面临全球范围的竞争。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把电子政务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上,采取必要的对策,加快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上至决策层,下至具体的执行部门,都应积极地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加强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要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就必须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首先,要加强信息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反病毒、反黑客技术,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制定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对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保障信息网络的规范安全运行。其次,应使人们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理念,改被动防范为主动预防。
提高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加快培养和吸纳“复合型”人才。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信息知识培训,提高他们获取、使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再一方面就是吸纳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到机关任职,对他们进行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传输。行政部门应该广开门路,吸纳英才,充实自己,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暂时的不足。
健全和完善校园网,以“渐进式”策略,逐步实现电子政务的高级化。要遵循“适应校情,量力而行,结构灵活,便于更新调整和扩展升级”的校园网建设原则建好校园网,基本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化。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档案管理、外事管理、医疗管理、后勤管理、综合查询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全校统一管理电子化。二是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校园网,将实现各种最新信息的共享,包括校园信息,国内、国际信息,内容可涉及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教学、科研、管理乃至软件服务、会议通知等。三是图书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通过改造原有图书检索系统,建设电子图书馆,实现远程计算机图书检索和借阅,从而既做到资料共享又提高了图书利用率和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四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实现各种基于网络的电子教学,如电子论坛、电子题库等,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还将实现电子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总之,高校发展电子政务应按照“审慎规划,小步快走”的指导思想进行。
电子政务的建立和发展,为高校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将在职能的转变、效率的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政务的公开透明以及行政成本开支的节约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