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究
2009-07-06胡娟娟
胡娟娟
摘要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极大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本文阐释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含义,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发展现状,对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哲学中的主体与客体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理论基础,主体性是指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生成并表现出来的主动、主导、积极能动的性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不只是指教育者的主体性,更为关键的是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网络交互机制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的能动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发展现状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宽了大学生获取教育信息的来源,也拓展了他们获取教育信息的时间和空间。丰富的网络信息极大增强了大学生自主选择接受信息的可能性。同时,网上各种观点,各种文化和思想的激烈碰撞以及不同思维方式的存在,可以拓展他们原有思维的单一性、狭隘性,使他们从中学会如何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其自我教育意识,网络文化在极大提高大学生群体主体意识的同时也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发展带来冲击。由于网络世界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法律来规范网民的行为,完全依靠网民自己的内心信念和道德素质来约束其网络行为。相当一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迈入网络世界后,道德责任感削弱、自我约束力降低和自由意识泛滥。
2 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2.1 培育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常言道:“环境启发人,环境教育人,环境改变人。”可见创设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对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多么的重要。马克思也曾经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中国先进文化导向领航,就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阵地,注重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与生动性,合理配置网站的教育和娱乐资源,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娱乐性,增强其感染力和亲和力,将服务性、思想性、娱乐性、和政治性融入一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走进大学生的心灵。总之,要让大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自觉地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要营造一种健康、宽松、民主的网络环境。这样大学生就不再只是单纯的接受教育者,也是积极的教育参与者,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发挥它的正向效应。
2.2 坚持科学灌输和互动交流相结合
我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法宝就是科学灌输,在现代信息社会,我们要占领互联网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高点,仍然要依靠科学的灌输。科学的灌输并不是强制性、“填鸭式”的硬灌,而是指给大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方式来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如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满足于主动灌输,仅仅把屏幕当成黑板,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势必会大大折扣。互动交流是网络世界的显著特征,我们要运用互动交流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灌输,及时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输送入大学生的头脑和内心。如在校园网上开展各种调研活动收集思想信息;设立专家热线,开展各种讲座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设立“BBS论坛”,对社会现实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在调动大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以隐性的方式加以正确引导,塑造一种对人切实关心、循循善诱、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形象,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入脑入心,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3 充分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只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因,自我教育才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因,“教是为了不教”自我教育是衡量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落实的归属。因此我们要注重启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引导他们通过自觉参与、自主学习以及反省、反思、自我思想改造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而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着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地投身网络文化培育,让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通过自觉的内心体验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实现对正确价值取向的认同。教育者要及时把好方向盘,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阵地,我们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167.
[2] 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
[3]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