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与外国译论比较研究
2009-07-06刘伟丽
刘伟丽
摘 要: 将信达雅与国外译论进行横向比较,从而验证了信达雅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关键词: 信达雅;翻译标准;泰特勒的三原则;奈达的理论;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 G623.3
1 引言
三国支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是我国最早的翻译理论,之后道安在佛经翻译时又提出了“案本而传”。到了唐朝,随着佛教的进一步普及,玄奘发展了魏晋翻译理论,谓“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翻译领域的不断扩大,翻译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近现代,几乎每一位翻译大家都有一说。
1898年,严复运用中国古典文论思想,吸收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总结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升华,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翻译原则和标准。它是中国传统翻译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里对“信、达、雅”作了精辟的厘定:“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信达雅问世之后,被赋予了各种称号:翻译原则、翻译标准、翻译规范。还有人赞之曰 “三字经”,也有人骂它作“紧箍咒”。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从提出到发展成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的过程。这三个字影响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因为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字影响的。经过无数翻译家的努力,我国独特的翻译理论体系已经构成。在中国历史文化大系统中,前辈翻译家揭示了译论之间的继承关系及其共同的历史渊源,梳理归纳出由“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为主线的理论系统,并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标准理论体系。但是很多人在谈及翻译理论及翻译学时习惯强调中国特色,从而忽略了理论的共同性,导致了拒绝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那么到底孰好孰坏呢?
2 信达雅与外国译论
任何学科都应借鉴前人的经验,翻译学也不例外,而前人也应该包括外国人。西方国家一直有悠久的翻译传统。国外的译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也有很多具有深刻学术价值的理论。下一步,如果把目光移向国外,看看外国各家译学理论同信达雅有无相通之处,有无融合的可能。
2.1 泰特勒的三原则
1790年,泰特勒提出翻译必须遵守以下原则:①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②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与原作属于同一性质。③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这三原则讲的还是一个信的问题,只是对信的较正确的诠释,即内容的信,风格形式的信,原文流畅性方面的信。严复的“信”可以完全包括泰特勒的三原则。“达”与三原则中的“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非常接近。严复本意的“雅”指的是古雅,雅洁。这是严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吸引特定的目标读者而采取的特殊手段,而三原则中并未提及此意。由此可见,泰特勒的三原则与严复的信达雅有相通之处,但涵盖面没有其广。
2.2 奈达的理论
翻译家奈达对翻译提出的定义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他所提出的检验译文质量的最终标准,即:①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既忠实于原文;②易于理解;③形式恰当,吸引读者。分析起来可以说是信达雅的翻版。忠实于原文其实就是“信”,易于理解与“达”相似,而“雅”的含义没有提到。第一条要求忠实于原文,第二条又要求译文易于理解,那么原文本身就不易于理解,那译文如何易于理解呢?第三条,吸引读者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永远无法达到。
2.3 目的论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和汉斯•威米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认为:原文和译文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会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作者通过源语文本提供信息,译者则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的传递给目的语的接受者。目的论的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根据目的论,所有的翻译都必须遵循三个法则:一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它认为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由翻译行为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一项翻译任务的目的决定了翻译一个文本需要直译、意译或者两者中和。二是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 环境中有意义。三是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 指原文和译文中应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
虽然目的论与信达雅的产生背景差异很大,但两者还是有相同之处。信达雅中的“信”即忠实于原文,与目的论中的忠实法则相似。“达”与连贯法则有共同点,都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理解问题。尽管如此,信达雅当中的信是首位,而目的论中的忠实法则却是从属于连贯法则的。同时,信达雅不过是三条抽象的翻译标准,而目的论则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严复的信达雅与外国翻译理论有共通性。
3 结论
在百年的探索与发展之中,将信达雅逐渐与外来的译学新理论融合,给信达雅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内涵。我们也应虚心学习外国先进的译论,在善于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建立卓然独立于世界译坛的翻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傅国强. 对“信达雅”说的再思考[J]. 中国科技翻译, 1990,(10).
[2]@冯世则. 翻译匠语[M]. 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1).
[3]@苏福忠. 译事余墨 [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1).
[4]@沈苏儒. 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1):89.
[5]@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3):6869.
[6]@于德英. “隔”与“不隔”的循环:钱钟书“化境”论的再阐释[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1).
[7]@朱纯深. 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