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09-07-05田海江
[摘要]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建设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因此,拟从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20149-02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校园文化,主要指教育者依据自己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它是以校园为阵地、以师生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科研、娱乐等精神活动和由此而产生的精神产品。其核心是高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常常对高校的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高校的精神面貌,左右着高校教育的方向。
一、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是教化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区别其他组织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外显形态是优美的学习环境,内隐形态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形成的观念体系。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使师生在获得精神需要满足的同时,使个体内化于心、外施于行,使师生受到影响、感染和熏陶,增强主体意识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是导向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师生健康向上发展,而且可以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矫正作用。
三是凝聚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师生的参与意识,使师生增进交流,由个体逐渐向群体发展,形成健康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进而增进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四是激励作用。良好的文化氛围呈现的是精神追求和理想愿景,能够引导师生在活动中认识自身价值,找到展示自身特长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我的行为规范、行动指向和践行目标,引导师生认同校园文化中包含的发展目标、团队意识和价值理念。
五是控制作用。校园文化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具有强大的心理约束力,使个体行为通过自我调节,趋向共同的目标。
六是辐射作用。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通过日常交往活动向周围扩散,向社会扩散。这种辐射不仅对校园内的各个群体形成内聚力,同时可以在社会上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核心。对高校而言,教育理念的体现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人的教育教学为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关照人的发展,把推进学校的发展与促进师生个体发展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生参与校园人文建设,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使校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全面发展,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各方面相得益彰,形成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进而实现教风、学风、校风的全面提升,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保证校园文化各要素的协调。建设上,不能出现此强彼弱、此长彼短的现象,要保证各要素的均衡发展。活动中,既要注重思想性,也要注重活动形式;既要注重活动过程,也要注重活动效果。只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统一,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才能使师生在其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使个人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使个体素质得到发展。最终构建起充满活力、底蕴深厚、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搞好校园文化要着力开展四项建设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的器物文化。主要包括高校创造的教学科研环境、师生员工的休息娱乐环境、各种文体设施、校容校貌等。
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文化,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是一门“隐性课程”,它直接影响师生员工的感性认识。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其它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一方面受校园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人们感受校园文化存在的外在形式,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其一要加强工作学习环境建设。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产生群体凝聚力,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管理者应从高校的特点出发,为师生积极创造恬静、愉悦的环境。其二要加强生活环境建设。管理者要着力改善师生的生活环境,力争做到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形成疏密相宜、错落有致、深浅有度、文化寓意浓厚的特色校园。其三要加强校园标识建设。高校要结合自身的风格特点,搞好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并确保执行的统一性和长期性。其四要加强校园的规划布局。根据办学的目的、性质,在设计新的建筑物时,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注重人文性与科学性、历史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注重布置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创造适合文化生成的环境氛围。
(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工作、学习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高校教风、学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折射出学校的精神和价值观。从人员结构上分,校园行为文化包括管理者行为、公众人物行为、教师员工行为、学生行为等。
管理者行为是校园行为文化的主要导向,管理者的灵魂之光决定校园文化的健康与优化程度,决定师生员工对学校的信心,决定学校在未来竞争中的胜负。因此,作为管理者,不仅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更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通过自己的行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公众人物包括高校的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和先进人物。公众人物是高校的中坚力量,是最受人尊重的群体,他们的行为在校园行为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常常被师生员工所效仿。因此,公众人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率先垂范,言行一致。
教职工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其内容、形式等有先觉于学生并对学生给以引导、扶持的职责,教职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因此,高校的每一名教职工,作为“传道”者,在学识上应最渊博;作为示范者,在行为规范上应最完美;作为管理者,在为人处事上应最公正。
学生行为是校园行为文化的主体,学生的群体行为不仅决定高校总体的精神风貌和校园文明,而且具有辐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努力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大力提倡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教育过程;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锻炼独立能力,充实业余生活,松弛紧张情绪,净化个人感情,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内隐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高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所高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目的是使师生员工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师生员工与学校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校园内形成群体意识,使师生员工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师生员工的参与性,使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其次要加强协作精神教育,通过协作改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价值,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的实现;其三要加强奉献精神教育,成员没有奉献精神,团队将会黯然失色;教职员工没有奉献精神,学校将会止步不前;个人没有奉献精神,人生旅程将越走越窄。因此,师生员工首先要有奉献精神,才能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指校园人在交往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是校园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校园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保证。包括针对教职员工的制度和针对学生管理的制度。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具有约束作用,它可以使被管理者产生自我警觉,起到约束自身行为,达到“自我管制”的效果。二是具有激励作用,制度的制定、实施,是和奖惩密不可分的,通过即时奖惩,从而维护更多员工的利益,保证公平和公正,起到“自我激励”的效果。三是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通过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有利于减少内耗,促进系统的有序化,对于师生的作风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制度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与长远发展目标相适应,做到规范标准,规范过程控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建设要以教师、学生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整体约束规范和个性张扬的关系。三是搞好制订与完善。制订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以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和学生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同时要随着客观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四是抓好制度的实施。有了制度并不等于就可以形成制度文化。因此,制度的实施过程,一要对师生加强宣传,使广大师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和作用,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二要健全制度运行机制。明确分工、量化责任,加强跟踪管理,使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只有认清其功能和作用,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行为文化为动力,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制度文化为保障,采取体系化、全方位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具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
田海江,男,工商管理硕士,太原工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