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色经典文本的传播历程

2009-07-05李林楠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22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议程设置红岩

李林楠

摘 要:经典文本在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段后,会经历种种变迁,有的在历史变迁中逐渐淡弱、消逝,有的经历历史的考验后仍旧活跃在现实的舞台上。以《红岩》为例,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传播模式,来探讨这样一部红色经典是怎样在时代变迁中传承,并且逐渐辉煌的。

关键词:红色经典 《红岩》;议程设置;沉默螺旋理论;满足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22602お

1 《红岩》的传播历程及变迁

《红岩》的母体是《在烈火中永生》,1956年底,罗广斌、杨益言把口述的材料加以记录、整理,出版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该书印数达三百万册。1958年,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建议罗广斌等将这一题材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加以表现。小说写作几易其稿、反复加工整理,终以《红岩》为名于1961年12月出版。

小说一问世,就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多次重印,累计达四百万册。而到今天为止,这部小说仍在大量印刷发行,可以说是当代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不仅如此,小说还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十几种文字,受到海外读者欢迎。评论者称其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1999年,《红岩》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并入选“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团中央将此书定为“人生路标”系列丛书之一。这些事实表明了这部作品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思想艺术价值。

小说问世以来,还不断得到其他艺术媒体的青睐而不断被改编或衍生。先后就有20世纪60年代的歌剧《江姐》,话剧、电影《烈火中永生》和一批歌曲、曲艺佳作。到20世纪80年代后,又衍生出长篇小说《秘密世界》、大型《红岩魂》专题展览、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戏剧《华子良》,电视连续剧《红岩》、《双枪老太婆传奇》,以及形象报告剧、交响清唱剧、电影艺术片等,显示了这部小说故事题材旺盛的生命力。在电脑游戏昌盛的当今,以《红岩》题材为依据,制作网络游戏,小说中的两位人物小萝卜头和华子良将成为游戏中的主角。这样,由1961年出版的小说《红岩》的人物故事不断衍生出各种红色艺术经典作品系列,对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仍然魅力依旧。

2 《红岩》的传播学分析

2.1 议程设置理论与《红岩》的传播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

《红岩》的传播与政治和国家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烈火中水生》本来就是一部对革命历史事件的回忆录,这个事件本身的政治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后,罗广斌、杨益言更是如饥似渴地阅读领会,获得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由此,他们才得以比实际生活站得更高,比个人实际经历过的生活时空看得更宽和更深,进而坚定不移地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开始创作他们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岩》。在这当中,《红岩》作者一直重视这部小说的创作目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揭露关蒋罪行,歌颂烈士精神,要艺术地再现大形势敌弱我强,小形势敌强我弱的典型环境中,被拘禁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视死如归、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压倒敌人的典型形象。大而言之,他们这是在自觉地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小而言之,他们这是在执著地追求革命功利性与艺术完美性的辩证统一。这明显就体现了国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进行了政治干预和议程设置,在这种议程设置的强烈氛围影响下,人们对《红岩》形成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在强烈的舆论氛围下,红岩精神愈演愈烈。当时的这种传播不排除很大程度上有“皮下注射”的成分在其中,也就是说国家所设定的这个“议程”在人民大众当中就像子弹射入一样,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映。这种反应就是人民的普遍接受,人们对红岩精神的膜拜,对共产党员坚强意志的敬佩和学习,对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的认可,对共产党必胜这个坚定信念的确立。另外,就是人民群众在大众之间对《红岩》进行进一步人际传播,广泛普及。这种议程设置的收效不仅体现在那个时代,纵向来看,它一直延续至今。在《红岩》传播的将近四十年里,无论是它的传播形式怎样改变,无论是它的传播内容侧重何方,这种红岩精神一直作为它的传播主旨鼓舞着人心,流传至今。在这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中,我们的政治工作重心也一直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红岩精神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一直是与我们的传统民族伦理道德和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相契合的。《红岩》虽然是我国建国前期的作品,但是贯穿其中的革命精神,以及江姐等人物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是跟我们的社会主义时代一脉相承的,这也就是在我们当今的政治环境下,《红岩》一直传承,并且始终鼓舞人心的关键所在。

2.2 沉默螺旋理论与《红岩》的传播

沉默螺旋理论认为,一切公众难以逃脱媒介意见的诱导,反对的意见渐渐沉默着消失了。1973年伊莉莎白•内尔-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发表了《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宣称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能产生强大的效果。纽曼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意识的累积性、普遍性及共鸣性,不同的报纸、杂志、电视和其他媒介的报道对一个事件或一个议题的一致反映,能发展出一致性,使大部分人看待议题的方式与媒介表现议题的方式一样。

纽曼强调,大多数个人都力图避免因单独持有某些态度而造成孤立。一个人一旦了解哪些观点是占优势的或普遍得到支持,便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真观察,确定了自己的意见同占据优势的观点不一致,便沉默起来;随后大都改变自己的看法,和优势意见相一致。什么观点占优势,经常是由传播媒介确定的,或者由周围多数人对这一观点的支持造成的。如果自己的观点居于少数,因为害怕孤立便不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当本人保持沉默时,持有少数观点的其他人也保持沉默。这样,本来占支配地位的意见就更加得势,而原来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纷纷转变观点,形成了一种螺旋式过程。在这个“沉默螺旋”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我们在研究《红岩》的传播过程中,难免会注意到大众传播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小说《红岩》1961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出版一年多的时间就发行了500多万册,创下当时长篇小说发行的最高记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有人起早排长队等候购买《红岩》。这一现象并不仅仅限于50年代到70年代。“文革”后,《红岩》重印,到1984年又发行了300多万册;90年代以后仍有多家出版社再版重印,如果再加上《红岩》正式出版前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的300多万册“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红岩》的发行量已经远远突破1000万册。这一发行量在当代文学史上称得上前无古人,就目前文学发展的态势而言,恐怕也是后无来者的。评论者称其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1999年,《红岩》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并入选“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团中央将此书定为“人生路标”系列丛书之一。由此来看,《红岩》的大量出版,红色精神被高举提倡,《红岩》被当作“人生教科书”,在这种氛围的熏陶渲染下,越来越多的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团结起来,整个社会充斥着红色的坚定意志,个人的意志也坚定不屈的服从着“组织”的意见。

纵向来看,《红岩》在传播过程中一路昌盛,被拍成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制作成网络游戏等等。这除了《红岩》故事本身的魅力所在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20世纪60年代传承下来的红色思想、红色精神在社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不断被提倡,在社会中作为一大主题影响着各个年代的人,在人们的意识里这成为了爱国情操的标志和伦理道德的标准之一,所以说各个年代的人对《红岩》的基本认识是统一的,是始终不渝的。

2.3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红岩》的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经后人的补充和发展,综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过程。这个理论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该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同时,它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

在《红岩》的传播过程中,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和传播侧重点的转移,这不得不归结于受众的选择倾向性。大众传播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不断贴近受众的喜好,迎合受众,以至于《红岩》顺利广泛的传播。最初的《在烈火中永生》是一部回忆录,后来编纂成小说《红岩》。相比较,小说本身的性质就比回忆录曲折、离奇,更为吸引受众。小说有明显的冲突、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在重重矛盾和多条线索的萦绕发展中,带领读者满足好奇心和审美需求的过程中,让读者潜移默化的领略红色精神。然而,《红岩》中,江姐、许云峰、成钢等人物角色本身的平民性成为了大众乐于接受它的一个重要桥梁,这些正面人物最后都成为了英雄,普遍的英雄崇拜心理又成为了人们追随《红岩》的一个关键诱因。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审美趋向逐渐倾向于视觉和听觉艺术,《红岩》被改变成舞台剧、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等,在这些改变的艺术形式里,江姐、小萝卜头等英雄形象都更加凸显,甚至独占舞台,这些都是在满足受众需求,迎合受众喜好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游戏和网络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红岩》在网络上以各种方式兴起,满足了当今受众对互动的需求,当今受众以自主的方式接受着《红岩》,人们不断在网络上发表的正面评论,以及对英雄的进一步崇拜,唤起了更多网民的关注和共鸣。在这其中,网民则作为“意见领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传播作用。所以,《红岩》在适应受众的同时,受众也不断配合着《红岩》的传播,使之愈演愈烈,不断辉煌。

参考文献

[1]@何云贵.对《红岩》的接受美学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2]@刘莺.政化文化语境下写就的《红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9(02).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议程设置红岩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让红岩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