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性大学内部资源配置初探
2009-07-03欧阳谦上官辉郑木明
欧阳谦 上官辉 郑木明
摘 要:多科性大学做好内部资源配置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注重效率和力求公平、“培育大师”与“建设大楼”、稳步发展与超前规划、政府扶持与自我造血、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等五方面的关系,切实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益,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资源配置
多科性大学是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院校而言的,它既不像综合性大学那样具有齐全的学科门类,也不同于单一专科性院校仅局限于某一类学科。我国现有多科性大学绝大多数由单科性院校发展起来,且多属地方高校,其经费来源渠道较窄,往往很难满足学科快速拓展的需要。因此,做好多科性大学内部资源配置,可以使有限办学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使资源配置和使用真正围绕教学科研中心任务,聚焦到学校内涵建设上来。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创造性。[1]笔者认为,为做好多科性大学内部资源配置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注重效率与力求公平、“培育大师”与“建设大楼”、稳步发展与超前规划、政府扶持与自我造血、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等五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注重效率与力求公平的关系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成为内部资源配置的当然主体,高校依据自身发展定位、规模、层次、历史特征等进行内部资源配置。高校内部资源的配置实际上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职能机构、不同的事务之间进行分配。
当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成为高校,特别是多科性大学生存和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国现有的多科性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省属院校,多数既不是“211”院校,更不是“985”院校,经费来源渠道偏窄。多科性大学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明确定位,突出特色,以特色求发展。这就要求多科性大学在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时,必须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采取政策倾斜,确保重点投入,形成本校的优势学科和拳头专业,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率。
这种基于“效率优先”原则下的资源配置,是多数高校的通行做法。从集中资源办好重点学科的效率角度来看,可以在短期内产生一些看得见的成果和利益。但如果处理不好,片面追求效率而舍弃公平,出现资源“霸占”或资源“垄断”,致使对弱势学科、新建学科所投入的资源严重不足,不仅对于弱势学科的师生是极不公平的,而且可能因为“木桶现象”而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为实现公平原则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达标而置公平于不顾,都是不足取的。在教育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效率优先的公平观。
高校内部的资源配置,在兼顾以“效益”为主的原则下,还应提倡合理竞争。在学校内部体现“优胜劣汰”规律,保证经济建设急需的学科和专业及学校的特色专业“吃饱”,支持一批有发展前途的新学科、新专业尽快形成规模,使现有的学科、专业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上,尤其是对大型教学科研仪器的购置或需要大笔投资建立的设施,应从多个学科和专业共同需求来考虑,注重基础建设,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夯实基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各学科、专业对资源的拥有应从学校发展的全局来考虑,以能“为我所用”而感到满足,而不以“为我所有”为目的。
二、正确处理好“培育大师”与“建设大楼”的关系
大师是大学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大楼是确保教学的基础设施,是大师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办好一所大学,第一位是“大师”,第二位是“大楼”。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是对它的理解要与时俱进。在当今的教育发展领域,优秀人才的集聚、重大科研项目的完成,仅靠简陋的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是无法保障的。必要的“大楼”建设与“大师”建设同样重要,既不能用大楼来代替大师,也不能用大师来否定大楼。
人力资源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高校必须将人力资源摆在高校资源配置的第一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发展需要,发挥最大效益。[2]为此,第一,要重视教师待遇,建立合理、公正的薪酬机制,使他们能够安于工作。第二,要大力实施岗位津贴制度。通过改革,强化岗位,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废除职务“终身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尽快成长和充分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第三,要加强内部管理,在用人育人政策上多下功夫,积极做好为教师申报科研成果、晋升职称等工作,让教师安心发展。学校还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该鼓励教师到国外进修,拓展学术眼光,了解学术最前沿的知识。第四,要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实行“非升即走”制度,合理地安排教师工作量,有效地实施激励措施。不同层次的多科性大学应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比如教学型大学应把评价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而不应太注重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教学研究型大学对于教师的评价应以教学和科研并重,但对于一些科研能力强,在科研上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则不必定期或限期对其考核,应允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对其要求工作量,让其专心工作,以期在科研上取得突破。第五,要多关心新进教师,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尽早融入学校和社会。同时,要注意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互补性和相容性,引导建立和谐的团队关系。只有做到对人才引得进、留得住,高校的师资队伍才会趋于稳定。
与此同时,高校的校舍、教室、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学校的重要资源,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最直接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学校所拥有的办学条件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配置和利用程度如何,不仅对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制约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
三、正确处理好稳步发展与超前规划的关系
高等教育改革,不仅基本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也给各地方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科性大学趁此良机不断扩大招生,办学规模迅速膨胀。高校为了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政府对高校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校迅速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各高校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上,这将使高校承担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同时有些高校在内部的财力配置上,往往缺乏全面、长远的规划,盲目投资,搞小而全。有些高校各校区功能划分不合理,造成重复建设。有些高校人员超编严重,非教学人员膨胀,人员开支过大,等等。资金紧张对高校发展的直接制约已显露端倪。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摆在各多科性大学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多科性大学要正确处理好稳步发展与超前规划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在建设上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要措施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为此,第一,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使学校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加速资金周转,并使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保持合理的比例。第二,要建立贷款监督机制。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学校对贷款项目的论证必须实行“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第三,要加强贷款资金使用和管理。高校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第四,要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贷款学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要考虑偿债因素,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保证还款资金来源。
四、正确处理好政府扶持与自我造血的关系
多科性大学内部资源不仅需要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而且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和发展。我国是一个通过政府推动建立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在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过程中仍是最重要的主体,但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紧缺、对高校投入不足将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即使最富有的大学,也必须不断寻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也必须谋求资源的升值和发展。固守既有资源、守摊子、靠维持度日的大学,迟早要坐吃山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保障,而各种资源又以资金为基础。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大学校长都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筹集办学资金上,对各种专项经费和科技产业收入显得更加青睐,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注重办学收入的增加。
多科性大学要大力拓展经费来源渠道。首先,要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加强交流与合作,同时注意发挥好校友资源,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体制。第二,要特别重视争取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尽管多科性大学往往往难以得到“211工程”、“985工程”等高额度专项经费的支持,但当前仍有不少专项经费,如各级各类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资金、国家教育质量工程项目、“973”、“863”计划项目等均为专项,这些专项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大学发展的强大支持。第三,要特别重视科研人员和教师在资源发展中的巨大潜力,盘活优质人力资源,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他们的教学、科研以及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创造条件,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来,并为学校创造资源。第四,要给予学院在资源调配上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各学院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更多地吸引和调动国内外各种资源,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五、正确处理好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的关系
当前,不少高校对资源的配置管理存在着随意性,存在着无偿占有和使用资源、成本意识淡漠、办学不计成本、资产不能发挥应有效益、资源被严重浪费甚至被非法利用从事经营活动、办学费用节节上升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校内资源缺乏优化配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很多高校盲目设置所谓“热门专业”,使学校资源的投入与使用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而在资源的分配上,各二级学院、专业争抢有限的资源,致使教学、研究机构重复设置、设备重复购置。同时,由于缺乏相应配套政策与制度的制约,投资论证不充分,而造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料利用率不高,使原本紧张的资源与资金未发挥出应有的效率。二是高校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校舍等公共服务性资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高校每个大学生所占教室、实验室面积并不低,但由于管理不善,重复购置,搞小而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资源浪费。据统计,一般高校60%的高档教学设备年开机时间不足1000学时,图书利用率也仅有30—40%。此外,一些高校由于多校区办学,增加了办公、交通、能源、生活等设施设备,办学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运行成本明显加大。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大学的进一步发展。
杜绝浪费、厉行节约是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基本准则。要下大力气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校内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一,要建立校内资源的共享机制。打破封闭式管理模式,实行资源共享。特别是价值比较高的科研与教学仪器、计算机及公用性强的实习与实验场地、图书资料、体育设施等,应打破按单一课程或单一专业设置与管理的传统模式,互相提供方便,克服“小而全”的狭隘思想,最大程度减少各类资源的冲突和内耗。
第二,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精减管理人员。加大改革力度,重组学科专业,使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设备配备趋于科学合理,裁减冗员,明确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与范围,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形成合理的生师比和校内资源利用率。
第三,规范使用资源。校院预算制度改革要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变开口预算为闭口预算的基本原则。要严格预算制定的时间,严格预决算的相应程序,对未列入预算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开支。此外,要加强监督和审计,规范资金管理,提高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防止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第四,要使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校办企业改制进程。后勤企业应坚持收支平衡,体现非营利性和服务性;校办产业则应利用规范划转的经营性资产,组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经营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市场经济规律运营,使高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第五,要积极推行全额成本核算。将大学办学成本项目化,制定标准,动态管理,分级核算,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体系。按照谁受益谁承担成本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内容,通过定额管理、有偿使用的方法,将实际占用额度分级计提核算单位对大学资源的占用及使用成本。通过成本核算经济杠杆合理调配资源。一方面,将非教学工作中所占用的大学资源和成本核算出来,合理提取这些成本并将其返回到学校财政;另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经济责任制,消除“大锅饭”侵占、滥用资源和不合理使用资源的现象,从制度上遏制资源浪费,以科学规范的方式配置资源,使大学经济运转建立在合理有效的基础上。
总之,多科性大学内部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必须将上述五个方面的关系协调得当,切实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益,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加荣.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4(1):80-84.
[2]张喜梅,韩立新.我国多科性大学建设与发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