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2009-07-02石海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7期
关键词:社会性别自我教育主体意识

石海玉

摘要:当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作为一个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她们在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挫折容易引起思想波动和感情冲突,甚至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她们的心理特点,创新内容和方法。从女性心理的视角,就社会性别观念、社会主体意识、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别;主体意识;人际和谐;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262-02

一、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

在中国,“男女平等”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得到宪法及相关法律的承认和保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影响,从家庭到学校和社会,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不但根深蒂固,而且还很有市场,这很容易造成女大学生错误的社会性别观念。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女大学生认为男性的实质权利和机会比女性多,愿意做男性,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对自我性别持肯定态度的83%的女大学生认为,女性事业上的压力比男性小,一事无成也无所谓,情感上也不必如男性那样控制自己。只有17%的女大学生充分肯定了女性的特质,并以此为骄傲,她们自信地认为,女性决不比男性差,同样可以做出不凡的业绩[1]。社会性别差异的实质是男女不平等,要引导女大学生认识到社会性别差异是由历史造成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政治法律制度上保障了妇女和男子一样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平等参与的权利,社会主义也为生产力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当然,社会性别平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需要很多人为之奋斗。

要培养女大学生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可以在党课教育中纳入优秀女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还可以组织观看一些反映优秀女性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请事业有成的女性来学校做报告,用她们的成功鼓励女大学生树立撑起半边天的自信和使命感。另外,针对女生事业相对狭窄、不太关心时事的现象,可以采取灵活形式加强时事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思想的教育,使她们把自己从自我小天地和身边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投身于广阔的社会,做到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关心国家民族未来。

二、教育女大学生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体意识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心理断乳”的关键期,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事事依赖别人,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女大学生更是如此。对于依赖性很强的女大学生来说,要使她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自由人”和“社会人”,也就是要培养她们的社会主体意识。在当今社会,女性已不再是“第二性”,而是和男性一样,都是社会主体,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要引导女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加深对自身角色的理解与把握,从而立足现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让女大学生明白在智力竞争中,两性优势旗鼓相当,甚至有些方面明显优于男性。只要建立起社会主体意识,在人生道路上敢于竞争,扬长避短,女大学生同样会取得事业的辉煌,实现人生的价值。

发展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善于了解自己,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尤其是女大学生,不是自视过高,就是低估自己。因此女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就必须对个人有正确的估价,既不能自轻自贱、自惭自卑,也不能自骄自傲,自我中心,而应该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作为女大学生强化自己社会主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唯有自尊,才能承认自我价值,并为实现自我价值而确定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唯有自信,才能百折不挠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唯有自立,才能为实现理想而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唯有自强不息,奋发成才,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用对社会的贡献赢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2]。

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女大学生独立发展的氛围。应以“四自”教育为核心,举办各种女大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营造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塑造女大学生良好的思想人格于无形之中。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女大学生学习研究中外妇女运动史、女性教育学、女性心理学,使她们进一步增进对女性的了解,理解女性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多层面、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独立品质和社会价值;还可以结合女性特点,开展特色活动,如邀请妇女研究专家和成功女性做讲座,从而为女大学生树立习的榜样和前进的方向;以三八妇女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办“女生节”、“女大学生成才之路”讲座、“女大学生风采大赛”等专题活动,让女大学生悦纳自己、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三、帮助女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也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平衡和完善个性发展的有效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是很理想。一项调查表明,大约15%的女大学生对人际关系敏感,有忧郁、孤单、苦恼、自卑、自责、情绪低落的感觉[3]。主要表现为,同学之间的关系疏远、在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情绪欠稳定、猜疑与嫉妒、羞怯孤僻、社交恐惧、角色障碍等。同时由于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转化负性情绪的时间较长,这些负面反应反过来再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女大学生必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尽快被社会认可和接纳积累经验。

首先,要培养女大学生成功交往的心理素质。成功交往的心理素质是指要具备真诚、互助、热情、自信、谦虚、谨慎、不卑不亢、理解宽容等重要的人格品质,而且主要是指在遇到人际矛盾时,要敢于面对及时化解,不要回避遮掩[4]。女大学生要培养成功的交往素质,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修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能力,能够极大增强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心。其次,必须掌握一些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高超的交往技巧,可以打通与人接近和沟通的渠道。还要增强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维持健康正常的人际交往。

其次,要为女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拓展生活空间,有利于事业的成功。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心理训练及实际的交往环境。校园文化活动在展示个性和才华的同时,也能增进互相的了解与沟通,潜移默化地实现团队精神教育的目的,应当很好地利用。也可以依靠班级和各种团体开展活动,鼓励大家在相互支持中建立信任关系、协作意识,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增进感情上的默契,进而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尤其要重视培养女大学生与异性健康交往的能力。与异性交往是女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内容,不少女大学生由于处理不好这个问题而造成了遗恨终生的悲剧。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与异性正常交往的正当性,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与异性交往的罪恶感。要培养女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礼仪与技巧,在保持正常交往的同时重视自我保护。要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增加女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培养与异性交往的能力。要教育女大学生以学业为重,避免过早涉入爱河,正确处理学习与社交的关系。

四、培养女大学生的可持续自我教育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是将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做到以自我教育为主。以“四自”精神为重要目标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应该重视培养她们可持续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自我教育,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之说,孟子也说过德行培养依赖“自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5]。

首先,培养女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方法是指受教育者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她们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生理、心理发育状态已经具备了自我教育的条件和可能,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启发她们认识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在道德教育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品德结构,通过亲身的实践,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其次,要培养女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当代社会环境为女大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文艺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知识讲座、学术研讨会、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征文大赛、论文宣讲、主题班会、系列团日、社团活动等,让她们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假期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她们张扬个性、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促进她们提高品格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是非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从而真正懂得自尊、自立、自爱、自强,进而增强她们竞争的动力和参与的能力。另外,在教育形式上要力求灵活多样,做到寓教于乐。我们要根据女大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发展的关系,针对她们喜欢竞争、参与的特点,采用她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参观革命纪念地、中共历史图片展,利用校刊、板报、报纸、文艺汇演等,进行教育,寓教于乐。

培养女大学生可持续的自我教育能力,不仅能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还能使女大学生终生受益,对她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去重视和探讨。

猜你喜欢

社会性别自我教育主体意识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国梦与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微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对当代大学生国际时事关注度的社会性别分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