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2009-07-02王杰芳
王杰芳
摘要:河南机专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存在供需脱节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基本思路,并针对存在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供需脱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25102お
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需求来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也日益成熟。2009年,互联网权威评测网站——艾瑞网显示:中国上网人数已经快突破3亿,手机上网用户也已经达到1亿多,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种形势下,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电子商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据IDG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要量超过200万人。据专家预计,未来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 所以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电子商务人才将来一定是成为职场抢手的职业。然而目前高职高专类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供需的严重脱节,因此急需对目前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1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有超过300家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有数十万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本应是人才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可事实却刚好相反,由于人才缺乏,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进程比较缓慢,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是为数众多的学生处于失业状态;另一方面是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情况在众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表现尤为突出。其中缘由,供需脱节是造成电子商务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其中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得当以及学生缺乏电子商务就业岗位的实践训练是阻碍学生就业的首要原因。因此,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方法如何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这一决策,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河南机专于2000年建立了电子商务专业,原属于市场营销教研室。2006年才从市场营销教研室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教研团体,并成立了电子商务教研室。因此目前还属新兴专业,开办之初由于缺乏经验与市场检验,与新形势的发展及要求不相适应,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合理,还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全面积极进行以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手段、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办出高职的特色,努力开创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基本思路
2.1建立“三位一体,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三位”指的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目前河南机专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还是营销,偏离专业定位。主要还是由于现行的才培养模式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应按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的若干能力要求和知识累进转化规律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电子商务综合职业素质为重点,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实际工作的适应性,建立“三位一体,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2.2改革陈旧僵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河南机专电子商务专业目前的教学体系应沿用了从市场营销教研室分化出来时的体系,虽然2007年进行了部分变动,但是大部分课程与市场营销专业雷同,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专业特色。因此,我们应按“实用、实际、实践”的原则,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2.3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目前河南机专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课堂讲授、教师进行灌输为主,少数课程用多媒体,大部分课程仍是以黑板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我们改革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大信息量与新技术手段结合,课堂讲授与商务操作实践相结合,模拟仿真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2.4改革师资的知识结构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目前应改革教师队伍理论知识较强、实践知识相对较弱的知识结构,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既懂理论又能实践,既会讲授又会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5改革单一的课堂考核体系
河南机专目前的考核体系单一,主要还是以考试为主。我们要改革以前主要以知识继承为主、只注重书本理论内容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开放式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需要探索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的考核模式(包括设计、答辩、讨论、调研等),增加技能性考核,以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以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特别是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行“双证书”制度。
2.6改革人才培养途径
利用商务技术优势,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在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在本专业成立之初,系里就购买了德意通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电子商务实训室的成立,使学生亲自参与电子商务的各种交易模式,扮演交易中的各种角色,在实训中掌握专业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应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教学软件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德意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功能仍显单一,不能完全反应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流程,与现实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目前实训室的电脑数量太少,而且配置有些低,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
本专业目前虽然已经与省内外近5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但是利用率不高,而且很不完善。因此今后应不断建立和完善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同步或交替训练,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引进高职称人才,多派出教师进修、挂职,进一步加强师资带队伍建设
为适应高职教学要求和本专业教学规模需求,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紧跟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对教师的职称岗位设置方面应积极引进“双高”(即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并选送、安排中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报销学费,鼓励、并支持其他教师进修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应积极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教师。通过挂职,一方面可以将理论用于实践中,锻炼教师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的需要,明确今后学生的培养方向。
3.2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优化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已经编制了符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每门课程均编制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严格按大纲执行。但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类型、知识与能力结构等要求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变化,使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为此,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坚持对人才市场进行调研,并根据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进行一定的调整,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为了满足未来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与层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使学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3.3改革考试手段,专业主干课程增加技能的考核,使考试手段灵活、多样化
对于部分主干课程,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考试方式由传统的笔试,改为“机试+笔试”,增加技能操作考试,强调技能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一些课程还可采用其他方式测试。如《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可以通过口试的方式,既能促使学生对去了解电子商务有关案例,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4编写实训教材,建立校内实习基地
课堂与课外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体。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应该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体现高职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可以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实训室,通过购买相应的交易软件,使学生亲自参与电子商务的各种交易模式,扮演交易中的各种角色,在实训中掌握专业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应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目前很多实训项目虽然存在严重缺乏教材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行业的需要编写而成,编写实训教材并出版使用。
3.5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尝试“订单式”教学
开展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为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基地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更加紧密地贴近市场、贴紧企业。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零适应”。从而增加上岗就业的机会。
“定单式”培养在培训过程中学生参与到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去,一方面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公司也从中发现人才,为公司招聘人才做准备。通过校企合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实现了校企的“双赢”,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