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支部与党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9-07-02郑玉杰
郑玉杰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大力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加快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人才投入,努力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抓紧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几个坚持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工作的总体谋划和宏观指导,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各类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人才队伍的旺盛活力。
2.坚持以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为重点,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把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和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力培养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3.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加大人才开发的投入,加强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素质,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围绕创
新能力建设,改革教育培训机制、内容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力增强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1.着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大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努力建设一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加强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机遇意识、发展总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2.选拔优秀领导人才充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控制规模、增强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来评价和使用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是要选好配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以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做好干部选拔工作,注重培养和选拔熟悉宏观经济管理、财政金融、意识形态、法律和现代科技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人才,进一步优化党政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
3.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并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推进干部考核工作科学化。改进考试方法与测评技术,完善考察办法,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研究制定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交流人员职务、级别和有关待遇的衔接办法,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干部交流新机制,推进党政干部交流、回避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完善干部辞职、降职和辞退制度,进一步推进干部能下能出。研究建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切实加
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三、适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培养造就富有创新意识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现代企业家是企业创新人才的凝聚者、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和管理创新的组织者,要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培养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家作为培育大批创新企业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来抓。研究制定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的指导性意见。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围绕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适应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战略眼光、市场开拓创新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适应提高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努力培养一批熟悉国际金融、把握现代金融运作规律和特点、具有防范金融风险能力的银行家。建立优秀企业家信息库,中央与地方直接联系和掌握一批优秀企业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2.切实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大力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能够忠实代表和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出资人代表,建立规范的出资人代表选派制度。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加大知识更新和国际化培训力度,拓宽吸引人才渠道,抓紧培养和吸引企业自主创新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方面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加快培养一批政治坚定、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擅长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群工作者,通过强化培训和岗位交流,着力提高企业党群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
3.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人才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适应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需要,加大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消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成长、引进和发挥作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在政府奖励、职称评定、教育培训、成果申报、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积极为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整合各类人才培训资源,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培训纳入人才培训总体计划之中,加大培训力度。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非公有制组织重视和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科技创新、自主创业、合理流动、自我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保障合法的个人权益。
四、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培养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
队伍建设
1.发挥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级各类人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改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人才集聚工作的意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形成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的集聚中心和培养基地。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实施国家紧缺和特殊人才专门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职前与职后教育的沟通,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推动终身学习全民化、制度化,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创新“充电”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加快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研究制定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一些重要专业技术领域,以提升创新能力和更新知识为主要目的,以重点行业领域的中高级人才培训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进一步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体系。抓紧实施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若干关系国家竞争力和安全的战略科技领域,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为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把优秀青年人才推向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结合实施重大专项、承担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科学技术前沿科研任务,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重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作用。要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和博士后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重视工程教育,强化工程实践,培养更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艺等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与各领域高级专家的联系工作,建立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信息库。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遏制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
五、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人才资源开发摆上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竞争将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才工作还存在着人才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等问题。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又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对于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人才竞争力,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军川农场社保局
(责任编辑/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