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分析
2009-07-01战云苗辉李爽左溢华
战 云 苗 辉 李 爽 左溢华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乳腺癌的发生率在我国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早期正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可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本文对77例住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做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旨在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肿块;血流
【中图分类号】 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86-0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77例患者年龄19~69岁,全部为女性,均行高频彩超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细胞学检查证实,其中良性40例,恶性37例,肿块最大5.6CMX4.9CM,最小0.8CMX0.9CM,肿块分布情况,位于外上象限占60%,位于内上象限占9.8%,位于外下象限占21.9%,位于内下象限占5.8%,位于乳头后方占3.5%.
1.2方法使用HDL5000,探头频率10MHZ.,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按一定顺序对乳腺四个象限及乳晕进行扫查,发现肿块后,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周围有无包膜,并加压探头,注意形态有无变化,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周围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对彩色血流显示好处进行脉冲多普勒取样,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60度,测量平均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VS)阻力指数(RI),同时扫查腋下有无淋巴结肿大,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并与对侧乳腺进行对照。
1.3彩色血流分级依据血流信号的形态和数量,将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分为4个等级[1,2]:0级: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1级:少量血流信号,可见1~2处点状血流;2级;中量血流,可见3~4处点状血流或1条管壁清晰的血管,其长度接近或超过肿块半径;3级:血流丰富,可见4处以上点状血流或2条管壁清晰的血管。
2结果
7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乳腺癌37例,其中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32例,误诊率13.5%,超声诊断良性肿块4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5例,漏诊率12.5%,诊断正确率87%,见表1、表2。
3讨论
本组对77例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由表一可见乳腺肿块二维图像表现,良性肿瘤多边界清晰,规则,而恶性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缘呈蟹足状,锯齿状,毛刺状,侧缘有不规则的强回声影,在病理基础上这与恶性肿块呈侵润性生长,无包膜及周围纤维组织反映性增生有关,而良性肿块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故其境界清晰,其对周围组织发生的是推移压迫的占位效应,不侵润外周组织,探头加压可见相对运动,恶性肿块因其侵润外周组织与周边组织发生粘连,无相对运动,良性肿块内部回声均匀一致多为低回声,少见钙化斑,后方回声不衰减,由于恶性肿块生长较快,部分组织变性坏死使肿瘤回声不均,坏死组织钙盐沉积产生微钙化,呈簇状分布,后方回声衰减。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本组恶性肿块有17例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近似球形,长径/短径<2,髓质的强回声消失,结构破坏,整个淋巴结内部呈低回声,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淋巴结数目越多,预后越差,因此,及早发现淋巴结肿大,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彩色多普勒大大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率,恶性肿块因受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组织产生新生的毛细血管从肿块周围伸入内部,并随肿块生长更新血管分布,增加血管数量,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肿瘤提供了病理生理学基础,肿块不断生长增加血管分支,故血流信号显示率高。本组乳腺恶性肿块86.4%周围有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而良性组仅10%有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率较高,其形态呈条状,弧形或间断半圆形,经脉冲多普勒证实为动脉血流,且血流速度明显增高,阻力指数高,由表2可见,乳腺恶性肿块的平均收缩期最高流速≥20cm/s占70.2%,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肿块阻力指数≥0.7占83.7%,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PVS值与RI值与良性肿块有显著差异,与大多数报道相同,因此彩色多普勒可以作为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据报道肿块周围血流与肿块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肿块越大,血流越丰富,肿块分化越差,血流越丰富.总之高频彩超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而且图像清晰,可以明确肿块的大小,性质,内部情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同时结合肿块血流信号显示及PVS值,RI值来综合判断,为临床对乳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治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和瑞芝.病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8-179
[2]陈曼,陈伟国,龚新环.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疾病的应用及相关因素[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7):540-543
(收稿日期:20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