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理中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2009-07-01鲁丽敏姜宇宙吴维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鲁丽敏 姜宇宙 吴维平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理中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00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脾阳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人,对照组50人,观察临床症状、治疗前后血常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PaCO2)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50例,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50例,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两组有效率、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理中汤能较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常规、改善肺功能,降低PaCO2,升高PaO2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加味理中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51-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100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脾阳虚型﹚的患者,附合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人,对照组50人。男51人,女49人,年龄在54-78岁之间,病程12~26年。症状:反复发作的咳嗽、痰多、气喘、胸闷,继发感染时有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加重。体征:两组病人肺部均有干啰音及哮鸣音,X线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肺纹理增多、增粗;动脉血气分析均有不同程度氧分压(Pa 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肺功能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PEFR)均下降,提示肺通气功能障碍。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体征上均衡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加味理中汤:人参30g,白术30g,干姜30g,炙甘草30g,半夏30g,茯苓30g,橘红30g,细辛30g,北五味子30g。参照国家药典(2000年版)中药饮片,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附属医院中药局制备,150ml/袋。加味理中汤每次一袋,每日2次口服。同时给予西医治疗:①持续低浓度(35%)吸氧;②控制呼吸道感染:选用头孢曲松钠4g/d,每日一次静点;③缓解支气管痉挛:氨茶碱0.25g,加在5%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点;④祛痰镇咳:氨溴索片30mg,每日3次。

1.2.2对照组只给予上述西医疗法。以上疗程均为十天,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1.3疗效观察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急性发作期疗效判定标准。

2结果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治疗10天后治疗组50例,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50例,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两组有效率、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的PaCO2降低,PaO2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肺功能测定:FEV、PEFR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

3讨论

慢支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相当于中医的咳嗽、喘证、痰饮等病症。加味理中汤出自宋•杨士瀛所著《仁斋直指方》,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半夏,茯苓,橘红,细辛,北五味子组成。方由理中汤合二陈汤加细辛、五味子而成。方中理中汤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以治其本,二陈汤燥湿健脾化痰以治其标。佐以细辛温肺化饮,配伍五味子酸收敛肺,一开一合,开无耗散肺气之弊,合无敛遏邪气之虞,为开合理肺之妙剂,止咳定喘之效尤为显著。现代药理学表明,人参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工作能力,减轻疲劳;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半夏能镇咳、祛痰、镇吐,还具有抗溃疡,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的作用。白术能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具有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等作用。干姜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陈皮水溶性总生物碱具有升高血压、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茯苓具有利尿、镇静、加强心肌收缩力、抗肿瘤等作用;细辛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平喘、祛痰、强心、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五味子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

(收稿日期:2009.02.08)

猜你喜欢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系统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